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鹤榕专利>正文

一种过渡组合延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1142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6:44
一种过渡组合延展装置,包括变向延展板和紧固套件,变向延展板中包括平行且等长的两个底板、两个顶板和一个矩形板,底板和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间距及矩形板的左、右端面间距相同,顶板上、下端面间距是底板的两倍;底板左、右端面间距和顶板的相同,是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2倍;在底板和顶板上端面,沿轴线设置相匹配的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均匀布设紧固通孔;左侧,顶板左端面与底板右端面固定,底板左端面与矩形板左端面固定,矩形板上端面与右侧底板左端面固定;右侧,底板右端面与顶板左端面固定;紧固套件将局部相对变向延展板固定。可以互相配合形成多斜率坡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紧固件连接的板材。
技术介绍
单独的板材尺寸一旦确定,即使板材本身采用多层压合工艺具有较强的承压性能,由于板材间没有可靠的连接固定结构,无法实现可靠的延展。整体承压性能基本无法保证,板材衔接固定随意,造成固定结构复杂和混乱,不利于利用板材灵活的搭建各种面积、尺寸的壁、层结构,如何使板材的结构有利于实现高承压条件下的延展,并不是将两块板材边缘开设通孔,直接用螺栓和螺帽作为紧固套件紧固所能直接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渡组合延展装置,解决板材拼接时由于连接可靠性差,无法实现高承压条件下延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过渡组合延展装置,包括第二变向延展板和紧固套件,所述第二变向延展板中包括断面为矩形,平行且等长的两个第一底板、两个第一顶板和一个第二矩形板,第一底板和第二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顶板上、下端面间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两倍;第二矩形板左、右端面间距与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间距和第一顶板左、右端面间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2倍;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顶板前、后端面的中心连线为其轴线,在第一底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凸台,在第一顶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通槽,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的断面形状相匹配;沿第一底板轴线和第一顶板轴线,均匀布设贯穿上、下端面的紧固通孔;左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与左侧第一底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两者下端面平齐;左侧第一底板的左端面与第二矩形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矩形板的上端面与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右端面与右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两者的下端面与第二矩形板的右端面平齐;利用紧固套件将局部相对第二变向延展板固定连接。所述紧固通孔的孔径在接近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上的下端面时扩大,形成预埋孔。本技术的过渡组合延展装置中,扩展板中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在面对面组合时,可以形成互相配合的咬合面,通过紧固套件夹持固定,会获得稳定的固定结构,相对的扩展板通过在平面内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位移移动完成互相配合,可以使众多相对的扩展板配合拼装成特定形状的一块完整的扩展板,这对于工业建筑领域的框架、面、壁的制造和装配具有正面意义。对于临时性应用,可以大量节省材料,实现扩展板的重复利用。利用各变向延展板连续连接可以延展出多种斜率变化的弯折形状,利用各变向延展板顺序连接各延展板的边缘可以形成灵活的整体框架,提升延展板在非平整应用环境下的应用。紧固套件利用弹性形变可以有效地保持紧固到位后的紧固力,抵消紧固到位后环境的震动,热胀冷缩造成的紧固失效。同时利用螺栓头部的单向旋进结构与螺帽的光滑顶部相配合,使得紧固结构无法解构,可以有效提高利用各变向延展板和各延展板形成的建筑构件的紧固可靠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的主视剖视图(可以展示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图2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一个头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一个头部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另一个头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另一个头部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一个实施例中螺杆径向截面中第一导向孔的分布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螺杆径向截面中第一导向孔的分布不意图;图8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螺杆径向截面中第一导向孔的分布不意图;图9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二种紧固套件的主视剖视图(可以展示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图10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二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壁展开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二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壁展开不意图;图12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二种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侧壁展开不意图;图13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的主视剖视图(可以展示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包括第一种形变连接环);图14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中螺杆的第二种形变连接环的主视图;图15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中螺杆的第二种形变连接环的左视图;图16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中螺杆的第三种形变连接环的侧视图;图17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中螺杆的第四种形变连接环的侧视图;图18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中螺栓头部的(局部)侧视图;图19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三种紧固套件中螺杆的步进连接杆的(局部)侧视图;图20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种延展板的主视图;图21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种延展板的俯视图;图22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另一种延展板的主视图;图23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另一种延展板的俯视图;图24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再一种延展板的主视图;图25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再一种延展板的俯视图;图26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种结合板的主视图;图27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另一种结合板的主视图;图28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再一种结合板的主视图;图29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又一种结合板的主视图;图30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各变向延展板与各延展板配合连接形成的一种曲折连接结构;图31为为本技术组合延展装置的实施例中紧固通孔的一种开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紧固套件实施例中,包括螺栓100和螺帽101,螺帽为一上、下端面平行的圆柱体,在螺帽的上端面中心,沿螺帽轴线向下开设正圆形的第一盲孔103,第一盲孔的底面与螺帽的轴线垂直,在第一盲孔中容纳一个挤涨柱104,挤涨柱为一圆柱体,挤涨柱与第一盲孔共轴线,挤涨柱的底端固定在第一盲孔的底面上,挤涨柱的顶端形成圆锥体,挤涨柱的表面上加工有沿挤涨柱长度方向的拉丝;第一盲孔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内螺纹105 ;螺栓包括头部110和螺杆111,螺杆为一上、下端面平行的圆柱体,螺杆的下端面中心,沿螺杆的轴线向上开设第一通孔112,螺杆的外侧壁下部设置第一外螺纹113 ;头部为一侧壁与下端面垂直的圆柱体,头部的直径大于螺杆的直径,头部的下端面与螺杆的上端面固定,头部与螺杆共轴线,头部的下端面上沿径向呈放射状设置有凸棱;沿第一通孔的径向方向,对称开设贯通螺杆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第一导向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渡组合延展装置,包括第二变向延展板(205)和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向延展板中包括断面为矩形,平行且等长的两个第一底板(211)、两个第一顶板(212)和一个第二矩形板(222),第一底板和第二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顶板上、下端面间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两倍;第二矩形板左、右端面间距与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间距和第一顶板左、右端面间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2倍;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顶板前、后端面的中心连线为其轴线,在第一底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凸台(213),在第一顶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通槽(214),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的断面形状相匹配;沿第一底板轴线和第一顶板轴线,均匀布设贯穿上、下端面的紧固通孔;左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与左侧第一底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两者下端面平齐;左侧第一底板的左端面与第二矩形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矩形板的上端面与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右端面与右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两者的下端面与第二矩形板的右端面平齐;利用紧固套件将局部相对第二变向延展板(20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榕
申请(专利权)人:张鹤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