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锥度押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440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具有一个用于胶料进料和定型押出的贯通孔,沿胶料进料方向,所述贯通孔依次包括锥形段及定径段,所述锥形段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定径段为一个固定直径的通孔,所述锥形段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定径段的后端开口的内径相同且相连通,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各锥形分段的内径沿胶料进料方向逐渐减小,各锥形分段的前端开口与下一锥形分段的后端开口相连通且直径相同,各锥形分段的锥度沿胶料进料方向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锥度押出模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模具具有调节胶料与内芯线间附着力的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线胶料的押出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线胶料的押出模具都是由一段锥形段及一段定型段构成,胶料通过一具有单一固定锥度的锥形段与相对应的承线模间的空隙进料并挤出成形,押出模具主要是起到成型及导流胶料的作用。由于电线生产完成后都需要后续的加工如剥皮、打端子、 成型等操作,所以一般要求电线要容易脱皮,即胶层的附着力不能过大。但如果附着力过小又会造成电线剥皮后绝缘胶层内缩的缺陷,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要求电线易脱皮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胶料层具有足够大的附着力。在制备电线时控制胶料层具有适当的附着力,使胶料层包覆于内芯线上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这对于许多材料或产品都是很难做到的,采用现有技术的押出模具来制备电线常常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从而常常会出现脱皮不良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产品需要调整电线绝缘胶层附着力的押出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具有一个用于胶料进料和定型押出的贯通孔,沿胶料进料方向,所述贯通孔依次包括锥形段及定径段,所述锥形段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定径段为一个具有固定内径的通孔,所述锥形段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定径段的后端开口的内径相同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各锥形分段的内径沿胶料进料方向逐渐减小,各锥形分段的前端开口与下一锥形分段的后端开口相连通且直径相同,各锥形分段的锥度沿胶料进料方向依次减小。优选地,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向包含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前锥形分段与后锥形分段,所述前锥形分段的锥度大于所述后锥形分段的锥度。优选地,所述的前锥形分段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的后锥形分段的后端开口内径相同且相连通。胶料在本技术押出模具的锥形段中经过多个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由于胶料流动的方向和角度的多次变化,会引起胶料与电线内芯线间的压力产生变化,因此可以根据胶料的粘度、线材的结构及线材的附着力要求来调整各锥形分段锥度的大小和锥角变化,从而使胶料经过押出模具押出包覆于电线内芯线上达到不同的附着力要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多锥度押出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占-^ \\\ I、由于模具内设计多个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使模具除了具有成型及导流胶料功能外,还增加了其调节胶料与内芯线间附着力的功能;2、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胶料特性及不同的加工要求调节所需要的锥角及变化,从而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押出模具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100,所述的模具本体100内具有一个用于胶料进料和定型押出的贯通孔,沿胶料进料方向,所述贯通孔依次包括锥形段10及定径段20,所述锥形段10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定径段20为一 个具有固定内径的通孔,所述锥形段10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定径段的后端开口的内径相同且相连通。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锥形段10沿胶料进料方向包含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前锥形分段11与后锥形分段12,其中前锥形分段11的锥角为a,后锥形分段12的锥角为3,且a > P。前锥形分段11的锥度大于后锥形分段12。所述的前锥形分段11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的后锥形分段12的后端开口内径相同且相连通。胶料经由前锥形分段11进入到后锥形分段12时,由于锥角发生变化,胶料的流向和压力会发生部分改变,使胶料最终包覆在内芯线的压力产生变化,在胶料经过后锥形分段12后最终经定径段20最终成型,获得所需要的外形尺寸。因此可以根据胶料的粘度、线材的结构及线材的附着力要求来调整所述锥角a和@的大小,使胶料经过押出模具押出包覆于电线内芯线上达到不同的附着力要求。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具有一个用于胶料进料和定型押出的贯通孔,沿胶料进料方向,所述贯通孔依次包括锥形段及定径段,所述锥形段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定径段为一个具有固定内径的通孔,所述锥形段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定径段的后端开口的内径相同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各锥形分段的内径沿胶料进料方向逐渐减小,各锥形分段的前端开口与下一锥形分段的后端开口相连通且直径相同,各锥形分段的锥度沿胶料进料方向依次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锥度押 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向包含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前锥形分段与后锥形分段。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具有一个用于胶料进料和定型押出的贯通孔,沿胶料进料方向,所述贯通孔依次包括锥形段及定径段,所述锥形段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定径段为一个固定直径的通孔,所述锥形段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定径段的后端开口的内径相同且相连通,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各锥形分段的内径沿胶料进料方向逐渐减小,各锥形分段的前端开口与下一锥形分段的后端开口相连通且直径相同,各锥形分段的锥度沿胶料进料方向依次减小。本技术多锥度押出模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模具具有调节胶料与内芯线间附着力的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文档编号B29C47/12GK202540698SQ20122019286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林恒彬 申请人: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锥度押出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具有一个用于胶料进料和定型押出的贯通孔,沿胶料进料方向,所述贯通孔依次包括锥形段及定径段,所述锥形段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定径段为一个具有固定内径的通孔,所述锥形段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定径段的后端开口的内径相同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段沿胶料进料方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锥形分段,各锥形分段的内径沿胶料进料方向逐渐减小,各锥形分段的前端开口与下一锥形分段的后端开口相连通且直径相同,各锥形分段的锥度沿胶料进料方向依次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恒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