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379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床上的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其包括主体部、Z向支座、第一旋转装置、在XY平面上转动的旋转支座、由旋转支座承载的第二旋转装置,Z向支座与机壳固接,第一旋转装置由Z向支座承载,其旋转端与旋转支座固接;第二旋转装置的旋转端与主体部固接;主体部包括主电动机、主转动轴、中心套、砂轮传动主动齿轮、砂轮传动从动齿轮、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砂光轮、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多轴旋转小齿轮和砂轮传动从动齿轮。它克服了现有木制品的制作多采用人工制作从而造成的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成本高、不利于人身健康等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床上的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木制品的制作,尤其是异形产品的制作如门上花纹的加工多是由人工手工制成,由于木材加工业工作环境较恶劣,会对人身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再者手工进行效率较低且因工人的主观、经验差异制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规格不统一;另外一些复杂的花形及一些较长木件制作较难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很高,这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它克服了现有木制品的制作多采用人工制作从而造成的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成本高、不利于人身健康等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包括主体部、Z向支座、第一旋转装置、在XY平面上转动的旋转支座、由旋转支座承载的第二旋转装置,所述Z向支座与机壳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由Z向支座承载,其旋转端与旋转支座固接;所述第二旋转装置的旋转端与主体部固接;所述旋转支座所处的旋转平面与主体部所处的旋转平面相垂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体部包括主电动机、主转动轴、中心套、砂轮传动主动齿轮、砂轮传动从动齿轮、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砂光轮、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多轴旋转小齿轮和砂轮传动从动齿轮;所述主电动机通过主转动轴与砂轮传动主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中心套套装于主转动轴上,所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通过多轴旋转支撑轴承套装于中心套上,所述砂轮传动主动齿轮与砂轮传动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砂轮传动从动齿轮与砂光轮通过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穿过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前面板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通过多轴旋转数控电机座固接于主电动机的壳体上,所述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与多轴旋转小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多轴旋转小齿轮与多轴旋转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多轴旋转大齿轮与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同轴且相固接;所述砂轮传动从动齿轮至少为两个,它们之间间隔相同角度均匀分布于砂轮传动主动齿轮周围,每个砂轮传动从动齿轮连接的砂光轮可为不同尺寸,这样在生产加工时,因需用到多种不同尺寸的砂光轮,如此可省去更换砂光轮的时间,节约工时。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由第一电机、第一同步轮和第一同步带组成,所述第一电机与Z向支座固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同步轮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旋转支座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穿装于Z向支座中并沿Z向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由第二电机、第二同步轮和第二同步带组成,所述第二电机与旋转支座固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二旋转轴与主体部固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装于旋转支座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前面板中心处设有箱体闷盖。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砂光轮和砂轮传动从动齿轮均为四个。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的头端连接有对多轴旋转支撑轴承轴向定位的轴承压盖。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生产效率高,不受工人经验的限制,制成的产品质量稳 定,规格统一;无需工人直接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人身健康,节约了人工成本,多轴联动立体动作可加工出任意弧线及不同深浅的花形,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低。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 :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 :本技术所述主体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 :本技术所述主体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 :图5中B-B向剖视图;符号说明I.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2.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3.中心套,4.砂光轮,5.箱体闷盖,6.砂轮传动主动齿轮,7.主电动机,8.多轴旋转数控电机座,9.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10.多轴旋转支撑轴承;11.轴承压盖,12.多轴旋转大齿轮,13.多轴旋转小齿轮,14.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5.主转动轴,16.转动轴;20.主体部,21. Z向支座,22.第一旋转装置,23.旋转支座,24.第二旋转装置;30.第一电机,31.第一同步轮,32.第一同步带,33.第二电机,34.第二同步轮,35.第二同步带,36.第一旋转轴,37.第二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包括主体部20、Z向支座21、第一旋转装置22、在XY平面上转动的旋转支座23、由旋转支座23承载的第二旋转装置24,所述Z向支座21与机壳(图中未视出)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2由Z向支座21承载,其旋转端与旋转支座23固接;所述第二旋转装置24的旋转端与主体部20固接;所述旋转支座23所处的旋转平面与主体部20所处的旋转平面相垂直。优选的,所述主体部20包括主电动机7、主转动轴15、中心套3、砂轮传动主动齿轮6、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4、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I、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2、砂光轮4、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9、多轴旋转小齿轮13和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4 ;所述主电动机7通过主转动轴15与砂轮传动主动齿轮6同轴连接,所述中心套3套装于主转动轴15上,所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I通过多轴旋转支撑轴承10套装于中心套3上,所述砂轮传动主动齿轮6与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4相哨合,所述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4与砂光轮4通过转动轴16同轴连接,所述转动轴16穿过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2前面板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2转动连接;所述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9通过多轴旋转数控电机座8固接于主电动机7的壳体上,所述多轴旋转数控电动机9与多轴旋转小齿轮13同轴连接,所述多轴旋转小齿轮13与多轴旋转大齿轮12相啮合,所述多轴旋转大齿轮12与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I同轴且相固接;所述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4至少为两个,它们之间间隔相同角度均匀分布于砂轮传动主动齿轮6周围。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2由第一电机30、第一同步轮31和第一同步带32组 成,所述第一电机30与Z向支座21固接,所述第一电机30通过第一同步带32与第一同步轮31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31通过第一旋转轴36与旋转支座23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轴36穿装于Z向支座21中并沿Z向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24由第二电机33、第二同步轮34和第二同步带35组成,所述第二电机33与旋转支座23固接,所述第二电机33通过第二同步带35与第二同步轮34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34通过第二旋转轴37与主体部20固接,所述第二旋转轴37穿装于旋转支座23中;所述第一旋转轴36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旋转轴37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优选的,所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2前面板中心处设有箱体闷盖5。优选的,所述砂光轮4和砂轮传动从动齿轮14均为四个。优选的,所述异型砂光多轴头箱体法兰I的头端连接有对多轴旋转支撑轴承10轴向定位的轴承压盖11。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其特征在干包括主体部(20)、Z向支座(21)、第一旋转装置(22)、在XY平面上转动的旋转支座(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砂光多轴头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20)、Z向支座(21)、第一旋转装置(22)、在XY平面上转动的旋转支座(23)、由旋转支座(23)承载的第二旋转装置(24),所述Z向支座(21)与机壳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2)由Z向支座(21)承载,其旋转端与旋转支座(23)固接;所述第二旋转装置(24)的旋转端与主体部(20)固接;所述旋转支座(23)所处的旋转平面与主体部(20)所处的旋转平面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欣大荣数控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