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针刺麻醉针,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专用于针刺麻醉下开展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针。
技术介绍
古代医家对疼痛和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已有一定认识,早在《内经》中即有疼痛产生原因和针灸对疼痛治疗的记载。如《素问 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灵枢 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中医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运行障碍,不通则痛;二是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三是气血运行异常,扰及心神,经神志感知,方能产生疼痛感。而针刺可“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灵枢 九针十二原》),并能安神定志。 针刺麻醉创始于1958年,上海、西安的有关医疗单位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以后,迅速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市引起强烈反响。至1959年底,有上海、陕西、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甘肃、广西等省市区推广应用,手术种类涉及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刺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麻醉针包括改良针灸针、针帽、胶垫和贴片,所述针帽下端设有斜面与所述胶垫固定连接,所述针帽下端中间有孔形凹陷部分;所述改良针灸针包括针柄、针根和针身,所述针帽顶端与所述改良针灸针的部分针柄牢固连在一起;所述胶垫位于针帽下端,部分与针帽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胶垫中间有孔,整体形状为类锥形,横断面为环形;所述的贴片为中空的环形单面粘胶贴片,通过将贴片的内孔穿过针柄、针帽套在针帽上将针刺麻醉针粘贴固定于皮肤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东,樊文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