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床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0513 阅读:19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1-23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床箱,其系包括有相枢接的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可相互收折迭合,藉此运送折迭的弹簧床箱,搬运者较为方便,而且可同时运送多个弹簧床箱,使得送货较具经济效益。二、要搬运到使用者家中组装时,折迭的弹簧床箱可方便移动至屋内,让组装者可以方便组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床箱,尤其涉及一种置于床座与弹簧垫中间的弹簧床箱,该弹簧床箱能进行折迭收合,以达运送及搬运的便利性。
技术介绍
按,一般的弹簧床,其包括有一床座,床座 上方会放置一箱子,箱子上方再放置有一弹簧垫,弹簧垫上可供人体躺卧。而弹簧床箱为一长方形的物体,且具有一强度,才能够支撑上方的弹簧垫。由于弹簧床箱要支撑弹簧垫,所以具有一定的体积及重量,以致于习知的弹簧床箱有下列缺点一、因为体积大,运送弹簧床箱时,会造成搬运者的不便,而且运送数量会受到影响。二、因为重量高,会让搬运者较为费力。三、因为体积大重量高,要搬运到使用者家中组装时,会造成组装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送、组装方便的弹簧床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床箱,包括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有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一底座;第一框架与第一底座间横向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框,使得第一框架与第一底座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一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滑轨,并使第一滑轨与各第一支撑框形成交错设计,第一底座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枢接端,第一底座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滑设于第一滑轨上,第一支撑部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一枢接端另端的第一支撑框上;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包括有一第二框架及一第二底座;第二框架与第二底座间横向枢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支撑框,使得第二框架与第二底座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二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滑轨,并使第二滑轨与各第二支撑框形成交错设计,第二底座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枢接端,该第二枢接端与该第一枢接端形成枢接,第二底座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滑设于第二滑轨上,该第二支撑部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二枢接端另端的第二支撑框上;以及,两侧枢接片,该两侧枢接片连接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的相对端,并以两定位件分别枢接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枢架上。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各第一支撑框呈等间隔设置。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各第二支撑框呈等间隔设置。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技术弹簧床箱能进行折迭收合,所以在运送弹簧床箱时较为便利,也可一次运送多个弹簧床箱,另弹簧床箱要搬入屋内组装也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架体作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迭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第一架体 11第一框架 12第一底座13第一支撑框 14第一滑轨 15第一枢接端 16第一支撑部 20第二架体21第二框架 22第二底座 23第二支撑框 24第二滑轨25第二枢接端 26第二支撑部 30侧枢接片31定位件40弹簧垫具体实施方式余下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后本技术弹簧床箱,请参阅图I至图5,其包括一第一架体10,该第一架体10包括有一第一框架11及一第一底座12 ;该第一框架11与第一底座12间横向枢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支撑框13,使得第一框架11与第一底座12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一底座12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滑轨14,并使第一滑轨14与各第一支撑框13形成交错设计,第一底座12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枢接端15,第一底座12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支撑部16,第一支撑部16的一端滑设于第一滑轨14上,第一支撑部16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一枢接端15另端的第一支撑框13上。一第二架体20,该第二架体20包括有一第二框架21及一第二底座22 ;第二框架21与第二底座22间横向枢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支撑框23,使得该第二框架21与第二底座22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该第二底座22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滑轨24,并使该两第二滑轨24与各第二支撑框23形成交错设计,第二底座22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枢接端25,该第二枢接端25与第一枢接端15形成枢接,第二底座22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支撑部26,该第二支撑部26的一端滑设于第二滑轨24上,第二支撑部26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二枢接端25另端的第二支撑框23上。两侧枢接片30,该两侧枢接片30连接第一框架11及第二框架21的相对端,并以两定位件31分别枢接于第一框架11及第二枢架21上。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折迭时,请参阅图3、图4,先将第一架体10的第一框架11及第一底座12相对移动,使第一支撑框13形成水平状态,同时翻转第二架体20,而能让第一框架11及第一底座12相互迭合,之后,将第二架体20往第一架体10方向迭合,使得第二框架21及第二底座22相对移动,同时让第二支撑框23形成水平状态,而让第二框架21及第二底座22迭合于第一架体10上。本技术弹簧床箱能进行折迭收合,运送折迭的弹簧床箱,搬运者较为方便,而且可以于一货车上摆放多个弹簧床箱,使得送货较具经济效益。请参阅图5,本技术弹簧床箱设于弹簧垫40的下方,因此要搬运到使用者家中组装时,折迭的弹簧床箱可方便移动至屋内,让组装者可以方便组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弹簧床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有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一底座;第一框架与第一底座间横向枢设有个个的第一支撑框,使得第一框架与第一底座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一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滑轨,并使第一滑轨与各第一支撑框形成交错设计,第一底座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枢接端,第一底座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滑设于第一滑轨上,该第一支撑部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一枢接端另端的第一支撑框上; 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包括有一第二框架及一第二底座;第二框架与第二底座间横向枢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支撑框,使得第二框架与第二底座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二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滑轨,并使第二滑轨与各第二支撑框形成交错设计,第二底座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枢接端,该第二枢接端与该第一枢接端形成枢接,第二底座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支撑部,该两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滑设于第二滑轨上,该两第二支撑部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二枢接端另端的第二支撑框上;以及, 两侧枢接片,该两侧枢接片连接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的相对端,并以两定位件分别枢接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枢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簧床箱,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支撑框系呈等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簧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支撑框系呈等间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床箱,其系包括有相枢接的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可相互收折迭合,藉此运送折迭的弹簧床箱,搬运者较为方便,而且可同时运送多个弹簧床箱,使得送货较具经济效益。二、要搬运到使用者家中组装时,折迭的弹簧床箱可方便移动至屋内,让组装者可以方便组装。文档编号A47C23/00GK202536802SQ20122009827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谢正祥 申请人:久商行国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床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有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一底座;第一框架与第一底座间横向枢设有个个的第一支撑框,使得第一框架与第一底座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一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滑轨,并使第一滑轨与各第一支撑框形成交错设计,第一底座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枢接端,第一底座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滑设于第一滑轨上,该第一支撑部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一枢接端另端的第一支撑框上;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包括有一第二框架及一第二底座;第二框架与第二底座间横向枢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支撑框,使得第二框架与第二底座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另第二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滑轨,并使第二滑轨与各第二支撑框形成交错设计,第二底座的一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枢接端,该第二枢接端与该第一枢接端形成枢接,第二底座另端两侧各设有一第二支撑部,该两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滑设于第二滑轨上,该两第二支撑部的另端则固定于第二枢接端另端的第二支撑框上;以及,两侧枢接片,该两侧枢接片连接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的相对端,并以两定位件分别枢接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枢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久商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谢正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联通] 2015年01月12日 11:32
    弹簧床垫属现代常用的性能较优的床垫其垫芯由弹簧组成该垫有弹性好承托性较佳透气性较强耐用等优点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