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924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底座,其系包括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以一中间脚架体枢接,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下方枢设有两侧脚架体,又中间脚架体与两侧脚架体间设有支撑条,藉此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床底座能进行折迭,在运送时可折迭搬运,使得送货便利,而且折迭后体积较小,可方便搬入屋内组装,达到使用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底座,尤其涉及一种置于床架中,可折迭的床底座,可达节省空间的功效,展开使用或折迭收纳都非常的便利。
技术介绍
按,习知的床架,有些会在床架中间连接数支撑条,然后于支撑条上放置床板,通过支撑条的支撑,使床板上可以供人体躺卧。另外,有些床架则会在中间放置一床底座,床底座上可以供人体躺卧,而一般的床底座都是不能折迭的,在制造完成后,如果要订货贩卖,需将整个床底座搬起才能移动运送,而且运送过程中,床底座占有相当大的体积,会造成贩卖者的不便。另外,若有使用者需要组装床底座,在运送到使用者家中组装时,因床底座无法折迭体积大,不易搬进使用者家中,也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展开使用或折迭收纳的床底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床底座,包括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有两第一侧边框,该两第一侧边框的一端相互连接有一第一横框,又该两第一侧边框的另端则为一第一枢接端,且该两第一侧边框间以第一连接条相连接;—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包括有两第二侧边框,该两第二侧边框的一端连有一第二横框,两第二侧边框的另端为一第二枢接端,两第二侧边框间以第二连接条相连接;两第二枢接端分别对应于两第一枢接端,使得该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形成一床面;一中间脚架体,该中间脚架体包括有两直立架,该两直立架的顶端各设有一枢接座,两枢接座分别承接相对的两第一枢接端与两第二枢接端,并各以固定件将两第一枢接端与两第二枢接端固定于枢接座上;另该两直立架间靠近下段处连接有一横架;两侧脚架体,该两侧脚架体包括有两侧立架,该两侧立架顶端分别枢接于两第一侧边框及两第二侧边框相对侧的位置上,且使两侧立架顶端靠近第一横框及第二横框位置处;另该两侧立架顶段朝第一横框及第二横框方向形成凸弧部,并使该两第一侧边框及两第二侧边框上设有对应凸弧部的定位件,藉以使两侧立架受到止挡定位。又该两侧脚架体间靠近中段处设有一中支架。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两第一侧边框与第一横框连接处设有一第一固定片。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两第二侧边框与第二横框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固定片。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两侧脚架体间靠近下段处设有一下支架,该两下支架中段处各设有一软垫体。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床底座还包括有两支撑条,该两支撑条分别设于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的下方,且该两支撑条一端分别枢接于中间脚架体的横架中段处,而两支撑条的另端则分别枢接于两侧脚架体的中支架中段位置处。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凸弧部对应定位件的位置设有一垫片。根据上述构想,本技术的两支撑条呈波浪状。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技术的床底座能进行折迭,在运送时可折迭搬运,使得送货便利,而且折迭后体积较小,可方便搬入屋内组装,达到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架体作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迭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第一架体101第一侧边框 102第一横框 103第一枢接端 104第一连接条 105第一固定片 20第二架体201第二侧边框 202第二横框 203第二枢接端 204第二连接条 205第二固定片 30中间脚架体 301直立架302枢接座303固定件304横架40侧脚架体 401侧立架4011凸弧部4012垫片 402定位件403中支架404下支架4041软垫体50支撑条60床架具体实施方式余下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后本技术床底座,如图I至5所示,包括一第一架体10,该第一架体10包括有两第一侧边框101,第一侧边框101的一端相互连接有一第一横框102,第一侧边框101的另端为一第一枢接端103,第一侧边框101间以第一连接条104相连接。第一侧边框101与第一横框102连接处设有一第一固定片105。一第二架体20,该第二架体20包括有两第二侧边框201,第二侧边框201的一端连有一第二横框202,第二侧边框201的另端为一第二枢接端203,第二侧边框201间以第二连接条204相连接。两第二枢接端203分别对应于两第一枢接端103,使得第一架体10与第二架体20形成一床面。两第二侧边框201与第二横框202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固定片205。一中间脚架体30,该中间脚架体30包括有两直立架301,该两直立架301的顶端各设有一枢接座302,两枢接座302分别承接相对的两第一枢接端103与两第二枢接端203,并各以固定件303将两第一枢接端103与两第二枢接端203固定于枢接座302上。另外两直立架301间靠近下段处连接有一横架304。两侧脚架体40,该两侧脚架体40包括有两侧立架401,两侧立架401顶端分别枢接于两第一侧边框101及两第二侧边框201相对侧的位置上,且使两侧立架401顶端靠近第一横框102及第二横框202位置处。另该两侧立架401顶段朝第一横框102及第二横框 202方向形成凸弧部4011,并使该两第一侧边框101及两第二侧边框201上设有对应凸弧部4011的定位件402,藉以使两侧立架401受到止挡定位。且该凸弧部4011对应定位件402的位置设有一垫片4012。又该两侧脚架体40间靠近中段处设有一中支架403,且该两侧脚架体40间靠近下段处设有一下支架404,该两下支架404中段处各设有一软垫体4041。两支撑条50,该两支撑条50概呈波浪状,该两支撑条50分别设于第一架体10及第二架体20的下方,且该两支撑条50 —端分别枢接于中间脚架体30的横架304中段处,而两支撑条50的另端则分别枢接于两侧脚架体40的中支架403中段位置处。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要收折时,请参阅图3、图4,先将第一固定片105及第二固定片205取下,然后以中间脚架体30为枢转点将第一架体10向第二架体20方向折迭,第一架体10折迭时,可将第一架体10上的侧脚架体40枢转靠近第一架体10,使第一架体10上的支撑条50及侧脚架体40收折完成;另当第一架体10靠近第二架体20时,会带动中间脚架体30朝水平方向转动,此时再将第二架体20上的侧脚架体40枢转靠近第二架体20,使第二架体20上的支撑条50及侧脚架体40收折完成,而让第二架体20及第一架体10完全迭合成一扁平状。另请参阅图5,本技术可放置于一床架60中,若要运送到使用者家中时,床底座可折迭运送,搬运上具有便利性,而且不占空间,另外因为床架60都放在屋内,且床底座是折迭的,可方便搬进屋内,达到组装的便利性。由上所述本技术床底座折迭后为一扁平状,可使体积缩小非常多,在运送时非常的便利,而且折迭后体积较小,可方便搬入屋内组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床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有两第一侧边框,该两第一侧边框的一端相互连接有一第一横框,两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有两第一侧边框,该两第一侧边框的一端相互连接有一第一横框,两第一侧边框的另端则为一第一枢接端,两第一侧边框间以第一连接条相连接;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包括有两第二侧边框,该两第二侧边框的一端连有一第二横框,又该两第二侧边框的另端为一第二枢接端,且该两第二侧边框间以第二连接条相连接;两第二枢接端分别对应于两第一枢接端,使得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形成一床面;一中间脚架体,该中间脚架体包括有两直立架,该两直立架的顶端各设有一枢接座,两枢接座分别承接相对的两第一枢接端与两第二枢接端,并各以固定件将两第一枢接端与两第二枢接端固定于枢接座上;另两直立架间靠近下段处连接有一横架;两侧脚架体,该两侧脚架体包括有两侧立架,该两侧立架顶端分别枢接于两第一侧边框及两第二侧边框相对侧的位置上,且使两侧立架顶端靠近第一横框及第二横框位置处;两侧立架顶段朝第一横框及第二横框方向形成凸弧部,并使两第一侧边框及两第二侧边框上设有对应凸弧部的定位件,藉以使两侧立架受到止挡定位;两侧脚架体间靠近中段处设有一中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久商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谢正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