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800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6:35
一种用于固定包括保持柱的首饰物品的首饰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包括主体并具有构建用于容纳柱的开口,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摩擦件,该摩擦件具有与主体相关联的第一端和构建用于随着柱的插入而与柱接触的第二端,所述主体额外地提供有邻接部,该邻接部用于支撑该柱并提供通过摩擦件的所述第二端施加在柱上的力的反作用力,所述开口至少部分地包括容纳区域,该柱能够基本自由地运动通过该容纳区域,且该柱能够在基本垂直于该柱长度的方向上从第一摩擦件和邻接部之间侧向位移并容纳在该容纳区域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物体固定在位的保持装置。特别地,但是不排他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首饰的固定,例如耳朵中的穿入物。
技术介绍
典型地,例如为穿入物、尤其是穿入的耳环的首饰具有笔直的柱或钩,其插入通过耳垂或耳廓中的穿孔。耳环通过耳环后部保持在位,或在笔直耳环柱的情形下通过夹子保持在位,或在钩的情形下通过重力保持在位。通常,当前将耳环保持在穿戴者身上的原理包括三类。第一种方法是,耳环具有笔直的柱,经常具有锯齿状的凸肩,其通过耳环保持装置 或“后部”保持在位,其中只通过摩擦夹紧耳环柱。由于摩擦的水平不能高到使得难以插入该柱,因此摩擦的水平通常不够高以有效地保持该柱,而后部可能由于摇晃和冲击而移位。此外,该类保持装置具有磨损该柱和自身变得磨损的趋势,因此随着时间而松开;这潜在地允许耳环更容易从穿戴者身上脱落。已经尝试着通过使柱上的凹痕更深或通过增加通过保持装置施加的摩擦来改进该方法。然而,这两种改进都对使用者具有有害的影响,因为需要更大的努力以将保持装置推到柱上,并且因此将保持装置移除也需要更大的努力。第二种方法是耳环钩状地通过耳朵而没有更多的保持装置,只依靠重力将耳环保持在使用者身上。第三种方法是耳环具有带螺纹的笔直的柱。此时提供合适的带螺纹的耳环后部,一旦耳环插入通过耳朵,该耳环后部螺纹连接到柱上。该类保持装置具有这样的趋势,即,由于穿戴者的运动而旋松,最终变为分开,而允许耳环从穿戴者身上掉落。这将花费相当更多的时间以装上该类保持装置,而螺纹可能成为不卫生的细菌的集中处。除了上述的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耳环“后部”可获得,然而它们通常要求专门改变穿入柱,因此只能够用作新耳环或穿入物的部分制造。上述第一种方法情形下的例子可以在WO 2007043179, FR 454161和CH295468中发现。最近,在WO 2008065380中描述了一种保持装置,其描述了关于上述第一种方法的至少一些困难,而本专利技术努力提供进一步改进了的装置。当前都用于项链和手镯的保持方法主要归为两类。第一种普通的方法是,项链或手镯的一端具有附接的环,而另一端具有弹簧加载的钩。尽管一旦连接,该方法是可靠的,但是连接和松开环和扣所需的动作通常可能较难,因为需要在将要连接的组件之间实现非轴向的对齐。采用的第二种方法是项链或手镯的一端具有槽舌,而另一端具有铰接的盒扣。将这两端连接在一起要求铰接的盒扣闭合在槽舌周围。该动作不仅可能难做,而且成功的保持依赖于该扣得以完全闭合。该扣还可能随着时间而磨损,使得其无意中解开,从而使得项链或手镯从穿戴者身上分开。显然地,用于耳环、穿入的首饰、项链、手镯和其他这些物品的当前可用的许多保持装置可能会意外从穿戴者身上分开。其结果是,在最好的情形下为不方便,在最差的情形下是丢失物品,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的潜在的感情和经济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这些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紧固包括保持柱的首饰物品的首饰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包括主体并具有构建用于容纳柱的开口,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摩擦件,该摩擦件具有与主体相关联的第一端和构建用于随着柱的插入而与柱接触的第二端,所述主体额外地提供有邻接部,该邻接部用于支撑该柱并提供通过摩擦件的所述第二端施加在柱上的力的反作用力,所述开口至少部分地包括容纳区域,该柱能够基本自由地运动通过该容纳区域,且该柱能够在基本垂直于该柱长度的方向上从第一摩擦件和邻接部之间侧向位移并容纳在该容纳区域内。 该主体可以是基本平坦的,而第一摩擦件可以与所述主体共面。可选地,第一摩擦件可以相对于主体和/或柱以斜角定位。第一摩擦件和主体可以是集成为一体的,或者可以是分开的组件,它们可选地可以相对于彼此不可松开地固定。主体和第一摩擦件中至少一个,或者它们之间的互相连接可以变形,由此,随着柱的插入,在摩擦件的第二端和邻接部之间的间隔可以通过主体、第一摩擦件和它们之间的任何互相连接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变形而增加,并且随着柱的移除而可以基本回到原始构造。所述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能够弹性变形的,以提供弹性特征用于允许所述变形。保持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摩擦件,其具有用作所述邻接部的第二、末梢端。第二摩擦件可以在基本与第一摩擦件从主体延伸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主体延伸出。两个摩擦件都可以位于主体的相同侧。第二摩擦件通常可以具有基本对应于第一摩擦件的结构和构造。因此,其可以相对于主体倾斜,和/或,当柱在两个摩擦件之间的原位时,这两个摩擦件可以相对于柱的长度对称地设置。在柱插入之前,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和邻接部(例如通过主体或第二摩擦件的末梢端限定出)可以互相靠近,可选地互相接触,或者最好通过小于柱的最小横截面尺寸的距离轻微地间隔开,从而有助于柱插入的容易性。如果间隔开的话,通过所述间距限定出的开口可以临近所述柱容纳区域,柱可以从该区域自由地撤离。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和邻接部中的一个或每个可以形成用于构成凹口状结构,以提供柱在侧向方向上的优先放置的位置,该侧向方向基本垂直于该柱的长度和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和邻接部随着柱的插入而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方向。通过保持装置限定出的开口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柱容纳区域,柱可以侧向位移到该区域中,以随后移除该保持装置。保持装置可以包括两个容纳区域,它们对称地位于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和邻接部的相对表面的各个端部处。第一摩擦件从其延伸出的主体可以基本是刚性的,或者可以变形,在此情形下,其最好可弹性变形,由此,在基本平行于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和邻接部彼此相对运动方向的方向上施加的力可以用于减小通过摩擦件和邻接部施加在柱上的摩擦力。主体可以提供有至少一个臂,该臂从主体突出并可运动,以在远离该柱的方向上迫压该摩擦件,这种方式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专利申请公开文本WO 2008/065380中。主体可以包括在该专利公开文本中关于可变形主体描述的其他特征,例如包括弯曲的作动臂的特征。主体可以包括辅助结构,当在柱插入的方向上考虑时,该辅助结构与邻接部和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间隔开,以用作对齐引导件,通过该对齐引导件,柱的端部可以引入,由此引导与在摩擦件和邻接部之间的位置对齐。主体可以为引导组件提供支撑,该引导组件限定出引导孔。所述引导组件可以通过所述辅助结构支撑。在包括主体和引导件的保持装置的情形下,主体和引导件可以相对于彼此在所述侧向方向上滑动,由此保持的柱可以通过该主体和引导相对于彼此滑动而松开。引导件和主体到原定向的恢复(在该定向中引导件将引导插入的柱位于摩擦件和邻接部的相对表面之间)可以是手动的,或者保持装置可以包括装置,例如弹簧偏置装置,其自动地偏置主体和引导件,以回复到它们的原始构造。尽管参考了上面,其中主体可以基本是平坦的,所述或每个摩擦件可以相对于主 体倾斜,从而使得摩擦件相对于柱的插入方向倾斜地延伸,但是当从侧面看时,底部例如可以是V形的,从而使得该底部可以包括两个部分,每个相对于柱插入方向成角度,且其可以与一对摩擦件的一个或每个成角度地共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紧固物品的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包括主体,该主体限定出构建用于容纳该物品的柱的开口,和第一摩擦件,该第一摩擦件具有附接到紧固件主体上的第一端和至少部分地限定出该开口并构建用于随着插入而接触该柱的第二端,该第一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布赖恩特
申请(专利权)人:布莱锁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