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分导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58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分导卫装置,具体讲就是一种一次可将单条的钢坯轧制出四条钢筋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它包括一个导卫体,导卫体固定在底座上,导卫体上有进料的入口导咀、出口导料盒以及前端切分辊组和后端切分辊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单条的钢坯分离为多条钢坯,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分导卫装置,具体讲就是在原有的单线连轧设备上进行四切分轧制而设计的切分导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材中的线材生产依赖于单线连轧机完成,在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线材需求量剧增,现有的单线生产设备已无法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而已有的两切分导卫装置的切分效率虽然已有改善,但仍未能显著改善市场严重的供需矛盾。迅速提高钢材中的线材的生产效率就成为摆在钢材生产厂家和设备制造厂家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可将单条的钢坯轧制出四条钢筋的四切分导卫装置,提高线材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切分导卫装置,它包括一个导卫体,导卫体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卫体前端有进料的入口导咀、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料盒,所述的导卫体上设有前、后两组切分辊,前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后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前端的上、下切分辊以及后端的上、下切分辊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采用切分轧制工艺时,仅对原有轧机的轧辊的轧制孔型作适当修改设计,使单条的钢坯形成多条相连的钢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切分导卫装置将其分离为多条钢坯,可以一次轧制出多条相等尺寸的钢筋,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显著优点。附图概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4分别是图1的A-A、B-B剖视图; 图5是钢坯的切分工艺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技术属于四切分导卫装置,一次可以轧制出四条钢筋,其主要组成部件有导卫体10、入口导咀30、前后切分辊组和出口导料盒40,具体讲本技术包括一个导卫体10,导卫体10固定在底座20上,所述的导卫体10前端有进料的入口导咀30、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料盒40,所述的导卫体10上设有前、后两组切分辊,前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50、60,后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70、80,前端的上、下切分辊50、60以及后端的上、下切分辊70、80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所述的前端切分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50、60为双刃切分辊,即前端切分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50、60上有两个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后端切分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70、80为单刃切分辊,即后端切分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70、80上一个彼此配合的切分刃。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切分辊设置两组,同时结合图5,多联的钢坯从入口导咀30进入导卫,经前端切分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50、60的切分刃将多联钢坯外侧的两条钢坯先行分离,多联钢坯继续前进,经过构成后端切分辊的上、下切分辊70、80的切分刃从中间将多联钢坯的另外两条钢坯再行分离,最后完成分离的四条钢坯通过出口导料盒40各自的轧制通道,最终完成成品的轧制过程。所述的上、下切分辊50、60、70和80由轴承组件51、61、71和81分别设置在辊轴52、62、72和82上,辊轴52、62、72和82的两端设置在导卫体10上,辊轴52、62、72和82的两端与导卫体10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辊轴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因为导卫的切分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磨损,切分辊50、60、70和80的上切分刃将不可避免地间距变化的情况,通过上述调节机构的调节可以恢复彼此配合的上、下切分辊50、60和上、下切分辊70、80的切分刃口处的配合精度。具体的调节机构如图3、4所示,所述的前端辊轴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包括上辊轴52的两端设置的轴套53,轴套53的上端有定位螺钉54、下方有弹簧55支撑,所述的弹簧55的上端位于轴套53底部开设的凹台部位,所述的弹簧55的下端抵撑在导卫体10两侧的位于水平方向的部位;这样可以保证弹簧55的位置固定;导卫体10位于两侧的上、下部位设置上、下桥板11、12,所述的定位螺钉54穿过其中的上桥板11抵压到轴套53的上部;所述的下切分辊轴62的两端有轴套63,两轴套63下部由自下而上穿过下桥板12的螺钉64定位支撑,轴套63的外侧连有调节板65,调节板65为多边形的板体,其上每个边至辊轴中心的距离各异,调节板65的处在上部的边缘抵靠在所述的导卫体10两侧的位于水平方向的部位,配合面处在导卫体10的中心平面上,即处在上、下切分辊50、60和上、下切分辊70、80的切分刃口所在的配合面上。结合图3、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调节定位螺钉54下端的上下位置来确定轴套53的水平高度,由于弹簧55的上端位于轴套53底部,在其弹力的支撑作用下,轴套53的水平高度位置将确定下来,辊轴52和其上固定的上切分辊50的水平位置也随之确定;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所述的下切分辊轴62的两端有轴套63及其外侧连有调节板65,根据调节板65的多边形边缘距离其回转中心的间距大小不同的特点,当不同的边缘抵靠在上述的导卫体10两侧的位于水平方向的中心部位时,辊轴62的水平高度也发生变化,再用其下方的螺钉64定位支撑,轴套63、下切分辊轴62和其上固定的下切分辊60的水平高度便确定下来了。通过上述调节机构的配合调节作用,可以实现切分刃口所处的水平位置高度,上述调节机构调节简单、定位可靠,由于切分辊在切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磨损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修磨,修磨后的切分辊50与60、70与80的直径变小,则可以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调整每对切分辊之间的中心距,以适应继续切分的要求,从而延长了切分辊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调节机构对于前、后两组切分辊来讲,结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所述的导卫体10的下方连有底座20,底座20与导卫体10的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杆21用于调节导卫体10的纵向位置,通过调节所设的调节螺杆21,可以方便地实现导卫体10纵向位置调节,调节完毕后再用定位螺钉之类的紧固件将其固定。所述的各转动部位和工作部位连有润滑通路和水冷管路,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部件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确保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加工产品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四切分导卫装置,它包括一个导卫体(10),导卫体(10)固定在底座(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卫体(10)前端有进料的入口导咀(30)、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料盒(40),所述的导卫体(10)上设有前、后两组切分辊,前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50)、(60),后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70)、(80),前端的上、下切分辊(50)、(60)以及后端的上、下切分辊(70)、(80)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切分导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50)、(60)为双刃切分辊,后端切分辊组中的上、下切分辊(70)、(80)为单刃切分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切分辊(50)、(60)、(70)和(80)由轴承组件(51)、(61)、(71)和(81)分别滚动设置在辊轴(52)、(62)、(72)和(82)上,辊轴(52)、(62)、(72)和(82)的两端设置在导卫体(10)上,辊轴(52)、(62)、(72)和(82)的两端与导卫体(10)之间设置辊轴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辊轴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包括上辊轴(52)的两端设置的轴套(53),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切分导卫装置,它包括一个导卫体(10),导卫体(10)固定在底座(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卫体(10)前端有进料的入口导咀(30)、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料盒(40),所述的导卫体(10)上设有前、后两组切分辊,前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50)、(60),后端切分辊组包括上、下切分辊(70)、(80),前端的上、下切分辊(50)、(60)以及后端的上、下切分辊(70)、(80)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霆丁红兵郭玉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