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425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该装置主要包括桥接罗拉、调速罗拉、握持辊对、上导纱钩、换位气缸、移杆、下导纱钩和带有双斜面槽前上罗拉。其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的工艺是长丝束或纱线经上导纱钩,绕行通过握持辊对获得超喂后,经下导纱钩由换位气缸使其在前上罗拉的中区、槽口区、钳口区之间中、左、右随机或周期性地换位引入,出前罗拉钳口后与短纤维须条在加捻作用下汇聚形成对称间歇式超喂的包缠与包芯交替的复合纱。该方法独特、易于实现,对应装置简洁便于安装,可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间歇超喂变换的包缠复合纺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纺纱领域中的间歇式超喂包缠与包芯交替的复合纺纱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
技术介绍
包缠纱织物具有较好的外观风格,手感和舒适性,因此该类织物在市场上较为流行。由于包缠纱的花式效果依赖于长丝束或纱线的超喂,传统的包缠纱都是欠喂的,即长丝束是紧张力的,故在传统的环锭纺纱机上纺制这类包缠复合纱的关键技术在于长丝束或纱线的超喂方法与装置。国内外有包缠复合纱的相关研究,其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将长丝纱通过导纱杆 后引入中罗拉或前罗拉后,在进入前罗拉前与短纤维须条并合,经加捻后形成复合纱。如范拥慧的专利适合纺制特高支纱的包缠纺纱技术(专利申请号200910035434.4)中介绍了从前罗拉钳口后方喂入两根长丝,平行排列在牵伸须条的两侧,与其一起喂入前罗拉钳口,经加捻成包缠纱,此为欠喂的复合纺纱。又如赵焕臣的专利短纤维包缠复合纱生产方法与装置(专利申请号200510044026. 7)介绍了有两种原料经牵伸区罗拉牵伸拉细后的短纤维须条以一定间距从前罗拉钳口输出,一根加捻成为芯纱,另一根在转移皮辊表面呈自由纤维状态,经气流附面层的作用,在包缠罗拉的沟槽出与芯纱产生包缠,形成包缠纱,也是欠喂式的复合纺纱。还有如赵焕臣的专利短纤维包缠复合纺纱装置(专利申请号200520085218. 8)在环锭细纱机纱加装一套包缠装置,包括转移皮辊、包缠罗拉和链接杆,来纺制包缠纱。这些装置中有些虽然机构简单、操作容易,但是由于长丝纱喂入时的张力偏高,无法实现超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纺纱装置,通过该复合纺纱装置能解决长/短两轴系超喂包缠且包缠与包芯交替的复合纺纱,并能使复合纱成形中的长丝束张力稳定和提供对短纤维须条的间歇包缠与包芯的花式效果,从而获得包缠包芯复合纱的包缠与包芯交替的特殊外观风格和提高其品质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复合纺纱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的前罗拉原动力驱动经桥接罗拉和调速罗拉,达到握持辊的线速度大于前罗拉的线速度,同时将长丝束或纱线经下导纱钩的左右换位,间歇式地弓I入前上罗拉的对称单斜面槽口区及其两侧钳口区中的一个,实现超喂与等喂的变换及突变和渐变超喂与等喂的变换,以及长丝束或纱线左、中、右位置的变换,而形成间歇式的超喂包缠与等喂包芯交替的复合纺纱。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接罗拉,桥接罗拉分别与调速罗拉及环锭纺纱机的前上罗拉相接触,前上罗拉通过桥接罗拉将动力传递给调速罗拉,由调速罗拉驱动握持辊对旋转,在前上罗拉上对称开有双斜面槽,从而在前上罗拉上形成位于中部的中区、位于中区两侧的左槽口区及右槽口区以及分别位于左槽口区及右槽口区侧边的左钳口区及右钳口区,左槽口区及右槽口区为斜面槽口,其靠近左钳口区及右钳口区位置处为上坡,其靠近中区位置处为下坡,长丝束或纱线经能左右移动的上导纱钩后,先绕经握持辊对的上辊,再绕经握持辊对的下辊,经与上导纱钩同步移动的下导纱钩间歇地喂入中区、左槽口区、右槽口区、左钳口区及右钳口区中的任意一个,然后,长丝束或纱线出前罗拉钳口与经中区同步出前罗拉钳口的短纤维须条汇聚加捻形成间歇式超喂的包缠与包芯间歇交替的包缠包芯复合纱。优选地,所述上导纱钩及所述下导纱钩设于移杆上,移杆连接换位气缸,由换位气缸带动移杆随机或周期性地左右运动。优选地,所述换位气缸能随机或周期性地进气而左右移动换位,停止进气则停止移动,以此控制所述移杆移动和左、中、右换位,从而实现所述下导纱钩及所述上导纱钩随机或周期性地换位于中区、左槽口区、右槽口区、左钳口区及右钳口区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换位气缸常态时,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在所述前上罗拉的中区,呈等量正常喂入;在左右移动进入左槽口区或右槽口区时,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在所述前上罗拉的左槽口区或右 槽口区,呈超喂输出汇聚;在左右移动进入左钳口区或右钳口区时,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在所述前上罗拉的钳口区,呈等量正常喂入;所述换位气缸还可在所述中区、左槽口区、右槽口区、左钳口区或右钳口区中慢速滑行,以形成连续变化。优选地,通过所述桥接罗拉与所述调速罗拉直径的互补变化来调节不同的传递转速比。优选地,所述调速罗拉与所述握持辊对的下辊同轴相连,所述调速罗拉的直径小于所述握持辊对下辊的直径,以保证所述握持辊对的表面线速度大于所述前上罗拉表面线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长丝束或纱线经上导纱钩,先绕经握持辊对的上辊,再绕经握持辊对的下辊以获得稳定的张力,并从握持辊对的下辊下侧超喂量输出;第二步、超喂输出的长丝束或纱线经下导纱钩间歇地喂入前上罗拉的中区、左槽口区、右槽口区、左钳口区及右钳口区中的任意一个,长丝束或纱线经左槽口区或右槽口区时,长丝束或纱线不被前罗拉钳口所夹持,可形成超喂输出汇聚,越靠近左钳口区或右钳口区,被前罗拉钳口的夹持作用越强,逐渐转化为等量正常喂入,长丝束或纱线经中区、左钳口区或右钳口区时,均被前罗拉钳口所夹持,为等量正常喂入,长丝束或纱线在左槽口区或右槽口区与中区之间的换位是突变的,长丝束或纱线在左槽口区或右槽口区与左钳口区或右钳口区的换位是渐变的;然后,长丝束或纱线出前罗拉钳口与经中区同步出前罗拉钳口的短纤维须条汇聚加捻形成间歇式超喂的包缠与包芯间歇交替的包缠包芯复合纱,且长丝束或纱线经左槽口区或右槽口区和经左钳口区或右钳口区的汇聚角度不同,对短纤维须条的包缠角度也不同,而在中区的长丝束或纱线基本与短纤维须条同轴或紧靠,故多为包芯。优选地,所述超喂量为所述握持辊对的线速度与所述前上罗拉的表面线速度之t匕,其数值大于I. 0且小于等于2. 5。优选地,通过所述上导纱钩的前后、上下移动来调节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在所述握持辊对上辊的包围角。优选地,将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在所述上导纱钩上加绕1-2圈以增加握持作用及张力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一种复合纺纱工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环锭细纱机上对短纤维须条的间歇式超喂包缠与包芯交替的复合纺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一种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环锭细纱机上对短纤维须条的间歇式超喂包缠与包芯交替的复合纺纱。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前罗拉的转动作用驱动超喂机构引入外轴系长丝束或纱线超喂于前罗拉的槽口处输出,并与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一起汇聚加捻合后成双组份的超喂包缠与包芯间歇交替的复合纱,真正实现了外轴系长丝束或纱线可间歇改变超喂量 和对短纤维的超喂包缠与等喂包芯交替效果的复合纺纱,不仅可以方便交替包缠包芯复合纱的生产,而且方便安装调节。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①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轻巧、有效接触传递和变速的罗拉组,就实现长丝或纱线的超喂,并可方便地改变绕行线路和长度以及两辊的夹持,使长丝束或纱线的张力和超喂量能有效、稳定地控制;②由于在前上罗拉开了一对可超喂的单斜面的槽,利用该槽口区的斜坡和竖直面,以及相邻的钳口区,可以有效方便地实现长丝束或纱线在区区间转换时的渐变与突变,以及区与区的超喂和等喂变换,而实现随机或周期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接罗拉(1),桥接罗拉(1)分别与调速罗拉(2)及环锭纺纱机的前上罗拉(5)相接触,前上罗拉(5)通过桥接罗拉(1)将动力传递给调速罗拉(2),由调速罗拉(2)驱动握持辊对(3)旋转,在前上罗拉(5)上对称开有双斜面槽,从而在前上罗拉(5)上形成位于中部的中区(I)、位于中区(I)两侧的左槽口区(IIL)及右槽口区(IIR)以及分别位于左槽口区(IIL)及右槽口区(IIR)侧边的左钳口区(IIIL)及右钳口区(IIIR),左槽口区(IIL)及右槽口区(IIR)为斜面槽口,其靠近左钳口区(IIIL)及右钳口区(IIIR)位置处为上坡,其靠近中区(I)位置处为下坡,长丝束或纱线(10)经能左右移动的上导纱钩(4)后,先绕经握持辊对(3)的上辊,再绕经握持辊对(3)的下辊,经与上导纱钩(4)同步移动的下导纱钩(8)间歇地喂入中区(I)、左槽口区(IIL)、右槽口区(IIR)、左钳口区(IIIL)及右钳口区(IIIR)中的任意一个,然后,长丝束或纱线(10)出前罗拉钳口(12)与经中区(I)同步出前罗拉钳口(12)的短纤维须条(9)汇聚加捻形成间歇式超喂的包缠与包芯间歇交替的包缠包芯复合纱(11),且长丝束或纱线(10)经左槽口区(IIL)或右槽口区(IIR)和经左钳口区(IIIL)或右钳口区(IIIR)的汇聚角度不同,对短纤维须条(9)的包缠角度也不同,而在中区(I)的长丝束或纱线(10)基本与短纤维须条(9)同轴或紧靠,故多为包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东邓成亮杜赵群刘洪玲于昊慧崔瑞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