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剩余污泥产酸量且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30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1:58
一种保证剩余污泥产酸量且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剩余污泥在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碱性环境下发酵时,虽然能有较高的产酸量,但存在发酵后脱水性能差,难以将发酵液和污泥分离以及发酵后污泥后续处理难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联合使用二价碱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或联合使用镁粉和氢氧化钠,将剩余污泥的pH值控制在碱性条件下发酵。结果表明和剩余污泥在单独使用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碱性条件下发酵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剩余污泥pH值不影响剩余污泥产挥发酸的量,且可以较强地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而和剩余污泥在单独使用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碱性条件下发酵相比,联合使用镁粉和氢氧化钠不仅可提高剩余污泥的产酸量且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剩余污泥厌氧处理的方法,适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缺乏碳源的污水处理厂,属于污泥和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污水处理厂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费用占到污水厂运行和管理费用的50飞0%。因此如何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成为研究的热点。剩余污泥主要由微生物絮体组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物,因此具有较强的资源化潜力。研究发现剩余污泥在以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环境发酵时,能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以用作碳源提升污水厂脱氮除磷的效果;且剩余污泥在发酵过程中能实现污泥减量。因此剩余污泥在碱性条件下发酵为处理剩余污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剩余污泥在以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环境·发酵时虽然污泥能有较高的产酸量,但存在发酵后污泥脱水性能差,发酵液难以和污泥分离以及发酵后的污泥处理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及保证污泥产酸量有能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剩余污泥在氢氧化钠提供的碱度下发酵产酸时,存在发酵后污泥脱水性能差,发酵液难以和污泥分离以及发酵后的污泥处理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既能保证剩余污泥产酸量,又能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不同于以往单纯使用氢氧化钠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而是联合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或联合使用镁粉和氢氧化钠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善碱性发酵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种保证剩余污泥产酸量且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I)将剩余污泥加入反应器中,所述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TSS的浓度为700(Tl00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 VSS 浓度为 600(T9000mg/L ;(2)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碱溶液将剩余污泥的pH值调节为10±0. 2,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摩尔浓度比2:1,且两者的体积比为80:20^20:80 ;或先向剩余污泥中加入镁粉,镁粉的加入量为0. oro. 2g/gVSS,而后使用氢氧化钠将剩余污泥的PH值调节为10±0. 2 ;曝氮气将反应器顶部的空气排出,而后密闭反应器,搅拌发酵;反应器的温度为2(T30°C,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10(T200rpm,搅拌时间为14 15d ;(3)在搅拌发酵过程中,使用pH电极实时监测剩余污泥的pH值;在联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控制PH值时,使用混合碱溶液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为10±0. 2 ;而在联合镁粉和氢氧化钠控制pH值,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为10±0. 2。 进一步,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摩尔浓度比2:1,且两者的体积比可以为80:20,60:40,50:50,40:60 以及 20:80。进一步,镁粉的加入量可以为0. 01,0. 02,0. 05,0. 1,0. 2g/g (VSS).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为碱性条件下,氢氧根离子能破坏维持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结构的酸性基团反应,促进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溶出;同时碱性条件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导致微生物胞内物质的释放。由此可知,碱性条件能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并且碱性条件能抑制产甲烷活性,因此在碱性条件下可以促进产酸。并且本实验联合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或联合镁粉和氢氧化钠调控反应器的PH,钙离子或镁离子可以压缩污泥颗粒的双电层使细微的污泥颗粒脱稳,且钙离子或镁离子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产生絮凝作用,从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I)该方法条件下,经过14 15d的发酵污泥的减量率能达到40飞0%,和传统的厌氧发酵方式相比可以,减量速率可以提高I倍。·(2)本方法条件下和单纯以氢氧化钠为碱源的条件下相比,剩余污泥产生的有机酸量相当或较高,实现了对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3)本方法条件下和单纯以氢氧化钠为碱源的条件下相比,发酵后剩余污泥脱水性能能得到改善,使发酵液和污泥更易分离,且减少了发酵污泥后续处理的难度。(4)本方法条件下和单纯以氢氧化钠为碱源的条件下相比,剩余污泥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的正磷酸盐量减少,减少了发酵液作为碳源对除磷过程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反应器装置图;图2剩余污泥在混合碱条件下发酵产酸效果,图中的比例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体积比;图3剩余污泥在混合碱条件下发酵的脱水性能,图中的比例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体积比;图4镁粉投加对剩余污泥碱性条件下发酵产酸对影响,图中数据为镁粉质量和VSS质量的比图5镁粉投加对剩余污泥碱性条件下发酵脱水性能的影响,图中数据为镁粉质量和VSS质量的比图中I——加药口,2——搅拌器,3——取样口,4一pH计,5——加热棒,6—NaOH试剂,7——Ca (OH) 2或镁粉试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比例I(I)取IL浓缩后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浓度为85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7208mg/L,pH7. 18)加入反应器中,用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剩余污泥的PH为10,曝氮气2min而后密闭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26 30°C)发酵,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200rpm。(2)反应过程中使用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器的pH为10±0. 2。(3)发酵15d后,剩余污泥的产酸量为307mg(COD)/g(VSS),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为771. 7s, VSS的去除率达到67%,发酵液中正磷酸盐的浓度为60mg/L。见图2和图3。对比例2(I)取IL浓缩后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浓度为85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7208mg/L,pH7. 18)加入反应器中,用2mol/L的氢氧化钙溶液调节剩余污泥的PH为10,曝氮气2min而后密闭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26 30°C)发酵,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200rpm。(2)反应过程中使用2mol/L的氢氧化I丐溶液控制反应器的pH为10±0. 2。(3)发酵15d后,剩余污泥的产酸量为223mg(COD)/g(VSS),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为23. 6s, VSS的去除率达到44%,发酵液中正磷酸盐的浓度为0. 2mg/L。见图2和图3。实例I(I)取IL浓缩后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浓度为85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7208mg/L,pH7. 18)加入反应器中,用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ol/L的氢氧化钙溶液按照80:20的体积比配置的混合碱调节剩余污泥的pH为10,曝氮气2min而后密闭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26 30°C)发酵,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200rpmo(2)反应过程中使用按照80:20的体积比配置的混合碱溶液控制反应器的pH为10±0. 2。(3)发酵15d后,剩余污泥的产酸量为316mg(COD)/g(VSS),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为284. 6s, VSS的去除率达到48%,发酵液中正磷酸盐的浓度为19mg/L。见图2和图3。实例2(I)取IL浓缩后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浓度为85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证剩余污泥产酸量且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剩余污泥加入反应器中,所述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TSS的浓度为7000~100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浓度为6000~9000mg/L;(2)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碱溶液将剩余污泥的pH值调节为10±0.2,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摩尔浓度比2:1,且两者的体积比为80:20~20:80;或先向剩余污泥中加入镁粉,镁粉的加入量为0.01~0.2g/gVSS,而后使用氢氧化钠将剩余污泥的pH值调节为10±0.2;曝氮气将反应器顶部的空气排出,而后密闭反应器,搅拌发酵;反应器的温度为20~30℃,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100~200rpm,搅拌时间为14~15d;(3)在搅拌发酵过程中,使用pH电极实时监测剩余污泥的pH值;在联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控制pH值时,使用混合碱溶液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为10±0.2;而在联合镁粉和氢氧化钠控制pH值,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为10±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臻苏高强王淑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