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污泥三步两段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078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污泥三步两段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具体为:对城市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37℃或53~57℃,处理时间为15~90天;将上步厌氧消化所剩沼渣置于承压反应装置中进行湿式氧化,依不同污泥性质将温度设定为120~320℃,通入氧化剂使气压为0.5~20MPa,反应时间为20-90min;将上述湿式氧化后沼渣冷却至室温,冷却后对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37℃或53~57℃,处理时间为15~90天;消化所产生沼气经过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并测定甲烷含量。经本工艺厌氧消化后污泥的VS(VSS)去除率由40~50%提高到70%,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经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再经过脱水干化污泥体积可减少85%以上,且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有效地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固废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污泥产量日益增加,直接导致污泥问题的日益紧迫,据统计中国城市剩余污泥产量达2. 2 X IO7吨,而且每年还以大约10%的速度增长。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盐类以及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物质,如果处理不当,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可以通过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回收污泥中生物质能,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污泥的·一种重要处理技术。然而,现有的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去除率仅为409Γ50%,污泥厌氧消化的产物一沼渣仍然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这部分有机物主要为难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无法通过生化方法去除。目前,世界上能源危机及资源危机日益严重,沼渣作为厌氧消化的阶段产物,仍具有非常大的能源及资源价值,如何对沼渣进行处理以便更彻底地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并进一步做到污泥减量化,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针对现有单步污泥传统厌氧消化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将第一步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渣置于高温高压的反应装置中通入氧化剂进行湿式氧化,将沼渣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改变沼渣的成分和结构,提高其生物降解性,从而更彻底地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达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城市污泥三步两段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对城市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 37°c或53飞7°C,处理时间为15、0天。(2)将步骤(I)厌氧消化所剩沼渣置于承压反应装置中进行湿式氧化,依不同污泥性质将温度设定为12(T320°C,通入氧化剂使气压为O. 5 20Mpa,反应时间为20_90min ; (3)将步骤(2)湿式氧化后沼渣冷却至室温,冷却后对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 37°C或53 57°C,处理时间为15 90天。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氧化剂可以为氧气、空气或过氧化氢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承压反应装置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利用湿式氧化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方法,其突出特点是先对污泥进行一步厌氧消化处理,之后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利用氧化剂对厌氧消化所剩沼渣进行湿式氧化,将其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改变沼渣的成分和结构,提高其可生化性,之后再进一步对沼渣进行厌氧消化。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总有机物降解率,是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城市污泥三步两段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对城市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37℃或53~57℃,处理时间为15~90天;(2)将步骤(1)厌氧消化所剩沼渣置于承压反应装置中进行湿式氧化,依不同污泥性质将温度设定为120~320℃,通入氧化剂使气压为0.5~20Mpa,反应时间为20?90min;(3)将步骤(2)湿式氧化后沼渣冷却至室温,冷却后对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37℃或53~57℃,处理时间为15~90天。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污泥三步两段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对城市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处理温度为33 37°c或53飞7°C,处理时间为15、0天; (2)将步骤(I)厌氧消化所剩沼渣置于承压反应装置中进行湿式氧化,依不同污泥性质将温度设定为12(T320°C,通入氧化剂使气压为O. 5 20Mpa,反应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滨刘晓光戴翎翎戴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