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电信号智能信息处理的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07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心电信号智能信息处理的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首先,选定人体经络中需要确定穴位的任何一条经络,在需定位的穴位点所在位置的皮肤上选取直径为3cm的区域内,采用网状结构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并以网状结构中的网眼作为测试点,采用生理信号采集仪采集按照双极肢体导联法标准I获得的测试点心电信号;然后,对测试点的心电信号采用db1小波包进行3层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单支重构,对重构后的每个单支信号进行熵估计,并将此熵估计值作为穴位各测试点的能量特征值;采用分层-K均值混合聚类法进行穴位点和非穴位点数据的划分,从而获得所需穴位点的准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经络穴位的定位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就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网络全身的一个系统。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行于深部,其上分布有穴位,并有固定的循行路径。而络脉则是经脉的小分支,可循行于浅表,其上没有穴位分布,并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络上的穴位是人体上与脏腑器官和相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它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感受信息的特征。因此中医治病中常将其作为针灸和推拿等疗法的施治部位。然而,对于如何找准穴位,中医理论中一直没有一个科学定量的方法,由于经络在解剖中不可见,人体外形又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如何准确科学确定穴位一直是采用针灸方法进行诊疗中的难点问题。此外,经络穴位的准确定位将直接关系到中医治疗的效果,尽管中医学中常用的穴位定位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和手指比量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经验和感觉,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并缺乏科学依据。要找准穴位,仅凭经络学说的理论和经验是很容易存在定位误差的,因此,必须先根据穴位点和非穴位点以及不同穴位点之间的特征,采用科学方法才能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采集到的人体经络穴位测试点的电信号(ECG),通过采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所测得的心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聚类分析,从而对人体经络上的穴位点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该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定人体经络中需要确定穴位的任何一条经络,在需定位的穴位点所在位置的皮肤上选取直径为3cm的区域内,采用网状结构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并以网状结构中的网眼作为测试点,采用生理信号采集仪采集按照双极肢体导联法标准I获得的测试点心电信号;B.对测试点心电信号采用dbl小波包进行3层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单支重构,对重构后的每个单支信号进行熵估计,并将此熵估计值作为穴位各测试点的能量特征值;C.采用分层-K均值混合聚类法进行穴位点和非穴位点数据的划分,从而获得所需穴位点的准确位置。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BI.对采集的任意一个穴位测试点的心电信号为s (t),用dbl小波包对s (t)进行3层分解,分解得到8个子频带信号;B2.对小波包分解后的第3层8个子频带信号进行单支重构;B3.对重构后的第3层每个子频带信号Si按下式进行Shannon熵估计,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 该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定人体经络中需要确定穴位的任何一条经络,在需定位的穴位点所在位置的皮肤上选取直径为3cm的区域内,采用网状结构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并以网状结构中的网眼作为测试点,采用生理信号采集仪采集按照双极肢体导联法标准I获得的测试点心电信号; B.对测试点心电信号采用dbl小波包进行3层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单支重构,对重构后的每个单支信号进行熵估计,并将此熵估计值作为穴位各测试点的能量特征值; C.采用分层-K均值混合聚类法进行穴位点和非穴位点数据的划分,从而获得所需穴位点的准确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BI.对采集的任意一个穴位测试点的心电信号为s(t),用dbl小波包对s(t)进行3层分解,分解得到8个子频带信号; B2.对小波包分解后的第3层8个子频带信号进行单支重构; B3.对重构后的第3层每个子频带信号Si按下式进行Shannon熵估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l.对测试点心电信号熵能量数据进行单个测试者样本一次实验归一化; C2.根据小波分解后原始的各单支信号熵能量的权重,对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获得每个经络穴位测试点s(t)的相对熵能量数据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首先,选定人体经络中需要确定穴位的任何一条经络,在需定位的穴位点所在位置的皮肤上选取直径为3cm的区域内,采用网状结构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并以网状结构中的网眼作为测试点,采用生理信号采集仪采集按照双极肢体导联法标准I获得的测试点心电信号;然后,对测试点的心电信号采用db1小波包进行3层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单支重构,对重构后的每个单支信号进行熵估计,并将此熵估计值作为穴位各测试点的能量特征值;采用分层-K均值混合聚类法进行穴位点和非穴位点数据的划分,从而获得所需穴位点的准确位置。文档编号A61B5/0402GK102783944SQ201210285058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何宏, 刘鑫, 谭永红 申请人:上海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智能信息处理的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定人体经络中需要确定穴位的任何一条经络,在需定位的穴位点所在位置的皮肤上选取直径为3cm的区域内,采用网状结构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并以网状结构中的网眼作为测试点,采用生理信号采集仪采集按照双极肢体导联法标准I获得的测试点心电信号;B.对测试点心电信号采用db1小波包进行3层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单支重构,对重构后的每个单支信号进行熵估计,并将此熵估计值作为穴位各测试点的能量特征值;C.采用分层?K均值混合聚类法进行穴位点和非穴位点数据的划分,从而获得所需穴位点的准确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宏谭永红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