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8923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生产方法,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将生态环保营养土、水泥和沼液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到砌块成型机中,压制成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半成品;经过自然晾干的半成品输送到低温窑内进行消毒灭菌,冷却后包装为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成品。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中有2~72个凹槽,大大提高了营养钵的利用率,减少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调整生产配方,可生产在1~5年内降解为普通泥土的营养钵,低碳环保无污染,是一种营养成份齐全、肥效高、无毒、无害和无臭味的优质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生产长方形的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营养钵应该是一种含有较多种营养物质的钵状物,但是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营养钵大多为塑料营养钵,塑料营养钵没有任何的营养,只是一种容器,由于大量使用黑色塑料营养钵,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改善河湖的水质,保证河道正常的泄洪能力和航道、港口的畅通,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疏浚和清淤工程,据统计,仅太湖底泥生态清淤量约6700万立方米,珠江三角洲地带疏浚淤泥量约8000万立方米,未来十年水利、河湖、港口疏浚和清淤工程中仍将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疏浚工程中产生的疏浚淤泥通常采用堆放或抛弃的方法处理,一方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对生态环境将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另一方面,疏浚淤泥大多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各种病原菌和寄生生物,必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由于食用菌菌渣均会不同程度的发生诸如绿霉、青霉、曲霉、根霉、毛霉以及细菌等杂菌污染,不能直接用于施肥,大量发霉、发黑、酸臭和受杂菌污染的菌渣被随意堆放在田间、公路两旁或河流两岸,造成交通堵塞及污染空气、土壤和河水的环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粪便、污水和恶臭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⑴按照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配料,先将生态环保营养土和水泥加入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中,再将沼液均匀加入生态环保营养土和水泥的混合物里,生态环保营养土、水泥和沼液搅拌混合均匀后,经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中,压制成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半成品;⑵将半成品送入晾干房内进行自然晾干,半成品的含水率≤15%后输送到低温窑内消毒灭菌,消毒灭菌的时间控制在1~5小时,温度控制在75~150℃,冷却后包装为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成品;所述长方形多孔生态环保灭菌营养钵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生态环保营养土50~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华金白云管永祥梁永红王傲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