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614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11
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水泵、循环水泵和多个安装在室内的换热器,其中蒸发器安装在冷水箱中,冷凝器安装在热水箱中;所述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和换热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循环水泵连接在管道上,冷阀门和热阀门分别连接在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安装在冷、热水箱中,冷、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保温罐及换热器相接,并且在管道上分别设置冷、热阀门及水泵,通过介质在上述各部件中循环,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分别被置入保温罐内。当环境温度或空调末端负荷发生变化时,中央空调主机的冷却水出、入口温度将随之变化,主机效率也随之变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器控制
,尤其是涉及冷、热水泵自动切換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是大型商场、药厂、智能建筑楼宇大厦的常用设各。它能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但中央空调也是建筑物中能耗最大的设备。现有的中央空调装置在夏季制冷时须将房间内的热量排到大气中实现制冷,而在冬季制热时须将大气中的热量提到房间内实现制热。但是,在夏季环境温度很高时向大气中放热或在冬季环境温度很低时从大气中吸热,都需要空调装置工作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因此现有中央空调的能耗是相当大的。 据统计,中央空调的能耗占了建筑物能耗的50%左右。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大多仍然采用简易的控制设备,不具备智能控制功能,不能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冷媒水流量,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ー种及冷、热水泵自动切換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受环境温度影响大、调温时间长、能耗大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热水泵自动切換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水泵、循环水泵和多个安装在室内的换热器,其中蒸发器安装在冷水箱中,冷凝器安装在热水箱中;所述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和换热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循环水泵连接在管道上,冷阀门和热阀门分别连接在管道上。作为优选,所述保温罐串联冷阀门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保温罐串联热阀门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连接,冷水箱串联热阀门通过管道与保温罐连接,冷水箱串联冷阀门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热水箱串联冷阀门通过管道与保温罐连接,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水箱连接,热水箱串联热阀门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换热器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串联热阀门与热水箱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连接。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安装在冷、热水箱中,冷、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保温罐及换热器相接,并且在管道上分别设置冷、热阀门及水泵,通过介质在上述各部件中循环,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分别被置入保温罐内。当环境温度或空调末端负荷发生变化吋,中央空调主机的冷却水出、入口温度将随之变化,主机效率也随之变化。从而保证中央空调主机随时处于最佳转换效率下运行,同时使冷却水泵经常在低于额定负荷下运行,实现水泵和主机节电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I可知,该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主要由保温罐I、2、蒸发器3、冷凝器9、冷水箱4、热水箱7、水泵5、循环水泵6和多个室内的换热器8等组成,其中蒸发器3安装在冷水箱4中,冷凝器9安装在热水箱7中;所述保温罐1、2、冷水箱4、热水箱7和换热器8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循环水泵5、6连接在管道上,冷阀门101、102、103、104和热阀门201、202、203、204、205、206分别连接在管道上,该阀门为电磁阀门。保温罐I串联冷阀门101通过管道与水泵5的进水端连接,保温罐2串联热阀门201与水泵5的进水端连接,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4、热水箱7连接,冷水箱4串联热阀门202通过管道与保温罐I连接,冷水箱4串联冷阀门102通过管道与换热器8的进水端连接。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冷阀门103与热水箱7连接,该热水箱7与冷阀门104串联通过管道与保温罐2连接。热水箱7串联热阀门206通过管道与换热器8的进水端连接,换热器8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6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泵6的出水端串联热阀门204、205与热水箱连接。循环水泵6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4连接。热水箱7串联热阀门203通过管道与外部连接。换热器7的两端可并联多个换热器。工作状态下制冷时,热阀门201、202、203、204、205、206全部关闭,冷阀门101、102、103、104开启。同时开启水泵5和循环水泵6,保温罐I中的水一路经管道a进入冷水箱4内向蒸发器3放热,然后通过管道b进入换热器7,吸收房间内的热量使房间降温,然后经管道c流回冷水箱4 ;另一路水通过管道进入热水箱7内吸收冷凝器9中的热量,然后通过管道d进入保温罐2储存。制热时,热阀门201、202、203、204、205、206打开,关闭冷阀门101、102、103、104。水泵5和循环水泵6开启,保温罐2中的水一路经管道a流入冷水箱4内向蒸发器3放热,并通过管道e流入保温罐I ;另一路经管道进入热水箱7内吸收冷凝器9中的热,并通过热阀门206进入换热器7,向房间放热使房间升温,最后经热阀门204流回热水箱7。权利要求1.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水泵、循环水泵和多个安装在室内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蒸发器安装在冷水箱中,冷凝器安装在热水箱中;所述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和换热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循环水泵连接在管道上,冷阀门和热阀门分别连接在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温罐串联冷阀门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保温罐串联热阀门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连接,冷水箱串联热阀门通过管道与保温罐连接,冷水箱串联冷阀门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水箱串联冷阀门通过管道与保温罐连接,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水箱连接,热水箱串联热阀门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换热器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串联热阀门与热水箱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连接。专利摘要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水泵、循环水泵和多个安装在室内的换热器,其中蒸发器安装在冷水箱中,冷凝器安装在热水箱中;所述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和换热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循环水泵连接在管道上,冷阀门和热阀门分别连接在管道上。本技术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安装在冷、热水箱中,冷、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保温罐及换热器相接,并且在管道上分别设置冷、热阀门及水泵,通过介质在上述各部件中循环,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分别被置入保温罐内。当环境温度或空调末端负荷发生变化时,中央空调主机的冷却水出、入口温度将随之变化,主机效率也随之变化。文档编号F24F11/02GK202532658SQ20122003592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玥娟 申请人: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热水泵自动切换及水温调控节能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水泵、循环水泵和多个安装在室内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蒸发器安装在冷水箱中,冷凝器安装在热水箱中;所述保温罐、冷水箱、热水箱和换热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循环水泵连接在管道上,冷阀门和热阀门分别连接在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玥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