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开门装置的提升和旋转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532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快开门装置的提升与旋转机构,提升部件(2)的电机(21)输出端与丝杆(22)的一端连接;丝杆(22)的另一端与圆管(24)的一端连接;管状体(23)的一端设有连接部件(26),由螺丝将连接部件(26)与联结部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圆环连接件(25)将圆管(24)的另一端与圆形门(5)可拆卸连接;旋转部件(3)的电机II(31)输出轴与设置在支撑座(33)内的转轴(32)一端可拆卸连接;支撑座(33)与端法兰(51)可拆卸连接;圆盘(34)与转轴(3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圆盘(34)与连结部件(26)固定连接。它能实现大型立式快开门的快速开启和关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快开门装置的提升与旋转机构。涉及管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快开门装置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卫生、核电等轻工业以及重工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提升与旋转机构是保证快开门装置安全操作的关键部分,它们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国内外关于快开盲板研制开发的文献报道较多,如一种卡箍式快开盲板,其在开合螺杆支撑机构的两端设向心球轴承、推力球轴承,采用主、副两道轴承支撑机构,减轻了快开盲板的操作力,适宜于立式操作条件下使用;一种用于大直径高压容器快开盲板,具有用辐针固定的内置同心环,辐针有助于降低螺栓预应力的作用,使得盲板可快速开启和关闭等。该项目主要特点是大型立式快开盲板的提升与旋转机构采用电力驱动实现了自动化,安全、高效,解决了国际上大口径高压立式快开盲板必需雇用吊车才能开启的难题。国内外未见与上述技术特征相同的文献报 道。CN2918901Y公开了一种用于快开门装置的提升与旋转机构,虽可实现快开门装置的提升与旋转,且结构也简单,但其提升部件只有简单的丝杠和管状体,旋转只有转轴和支撑座,达不到快开的目的。现有的技术的结构无法实现大型立式快开门的自行提升和旋转,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地方都要求防爆,大型立式设备高度高,所以必须雇用大型防爆吊车将快开门装置的门吊起后从高空送至地面,设备维护完成后,再借助吊车将门吊至高空、通过人手扶调整后才能将门放进合适的位置,增加了维护成本,存在安全隐患,失去了快开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实现大型立式快开门的快速开启和关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用于快开门装置的提升和旋转机构。本技术与已有技术一样,包括快开门装置、提升和旋转机构。提升和旋转机构与快开门装置连接。图I为本技术的提升和旋转机构I安装到快开门装置上的示意图,通过控制提升和旋转机构I可以实现对圆形门的提升以及提升后进行平移操作。所述快开门装置包括移动圆形门5 ;所述提升和旋转机构I (见图2)包括提升部件2、旋转部件3和联结部件4 ;提升部件2安装在移动圆形门5的中间,提升部件2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圆形门5 ;旋转部件3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快开门装置和提升部件2。如图I所示,联结部件4的一端与提升部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3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提升部件2 (见图2)包括电机I 21、丝杆22、管状体23、圆管24以及圆环连接件25,其中,电机I 21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22的一端连接,以驱动丝杆22 ;丝杆22的另一端与圆管24的一端连接,以带动圆管24沿着竖直方向运动;更详细的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提升和旋转机构2的局部放大图,管状体23的一端设有连接部件26,通过螺丝将连接部26与所述联结部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及圆管24和丝杆22的部分设置于管状体23内;圆环连接件25将圆管的另一端与圆形门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提升部件2还包括设置在管状体23内的衬套28,以使圆管24在提升过程中减小摩擦;在提升和下降过程,圆管24与衬套28相配合从而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行导向,防止侧向力作用到丝杆22上,从而保护丝杠22 ;还可以利用双向法兰27将电机I21与管状体23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两者连接;圆管24的形状是一端为球状结构的圆柱(见图4);圆环连接板25是有凸缘的圆环,当圆环连接板25将圆管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时,球状结构容纳在凸缘内;提升部件还包括“ T ”形块29,如图5所示;管状体23及其连接部件26以及内套的衬套28设置开口,圆管24侧部设置槽;“T”形块29的腿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槽配合,从而在提升过程进行导向;如图6所示,提升和旋转机构I还包括“7”字形导向板6以及“ζ”字形导向板61,“7”字形导向板6水平延伸的一端与所述联结部件固定连接,“ζ”字形导向板61 —端与圆形门5固定连接,“ζ”字形导向板61另一端设置有槽口,槽口与“7”字形导向板6竖直延伸的一端相配合,以在竖直方向导向;利用上述导向结构,可以避免圆管24自转;“7”字形导向板6在条形板41的中央部进行连接;这里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利用螺栓与螺孔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其中旋转部件3 (见图2)包括电机II 31、转轴32、支撑座33以及圆盘34;电机II31输出轴与转轴32 —端可拆卸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32 ;转轴32设置在支撑座33内,支撑座33与所述快开门装置的端法兰51可拆卸的连接;圆盘34与转轴32另一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以及圆盘34与联结部件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转轴32为多级台阶式转轴,多级台阶式转轴可以减小应力集中,并且实现力矩的平稳传递,与普通的转轴相比,可以缩短尺寸,减轻重量,使系统的结构紧凑,从而可以避免受到操作空间狭小的限制;多级台阶式转轴的小端与电机II 31的输出端相连;如图8示出了旋转部件3中的支撑座33,可以利用支撑座33两侧一体形成的翼板与快开门的端法兰固定连接,从而,将支撑座33固定到端法兰上;其中联结部件4(见图2)包括条形板41、管状连接件42以及加强件43,在条形板41的两端设置开口,一端的开口用于圆管24穿过,另一端的开口用于管状连接件42穿过,并且管状连接件42与条形板41焊接,加强件43分别与条形板41以及条形板41上部的管状连接件42焊接以增加条形板的刚度。本技术所提供的机构,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其可以实现大型立式快开门的快速开启和关闭,从而提供了快开门装置的维护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I提升和旋转机构应用到快开门装置上的示意图图2提升和旋转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提升和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提升和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提升和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提升和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提升和旋转机构的部分部件示意图图8支撑座的示意图其中I-提升和旋转机构2-提升部件3-旋转部件4-联结部件5-移动圆形门6-7字形导向板21-电机 I22-丝杆23-管状体24-圆管25-圆环连接板26-连接部件27-双向法兰28-衬套29-“T” 形块31-电机 II32-转轴33-支撑座34-圆盘41-条形板42-管状连接件43-加强件51-端法兰61-ζ字形导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从随后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更容易理解。实施例.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号对应相同的元件。但是,本技术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实施方案,不能解释为将本技术限定在所述的实施例;而只是通过提供本技术的实施例,使本公开内容全面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的传达本技术的概念。如图I所示,其示出了本例的提升和旋转机构I安装到快开门装置上的示意图,通过控制提升和旋转机构I可以实现对圆形门的提升以及提升后进行平移操作。如图2所示,提升和旋转机构I包括提升部件2、旋转部件3和联结部件4,快开门装置包括圆形门5,提升部件2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圆形门5 ;旋转部件3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快开门装置和提升部件2。如图I所示,联结部件4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开门装置的提升和旋转机构,提升和旋转机构(1)包括提升部件(2)、旋转部件(3)和联结部件(4);提升部件(2)安装在快开门装置的移动圆形门(5)的中间,提升部件(2)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圆形门(5);旋转部件(3)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快开门装置和提升部件(2);联结部件(4)的一端与提升部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3)固定连接;联结部件(4)包括条形板(41)、管状连接件(42)以及加强件(43),在条形板(41)的两端设置开口,一端的开口用于圆管(24)穿过,另一端的开口用于管状连接件(42)穿过,并且管状连接件(42)与条形板(41)焊接,加强件(43)分别与条形板(41)以及条形板(41)上部的管状连接件(42)焊接;其特征在于提升部件(2)包括:电机Ⅰ(21)、丝杆(22)、管状体(23)、圆管(24)以及圆环连接件(25),其中,电机Ⅰ(21)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22)的一端连接;丝杆(22)的另一端与圆管(24)的一端连接;管状体(23)的一端设有连接部件(26),通过螺丝将连接部件(26)与所述联结部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及圆管(24)和丝杆(22)的部分设置于管状体(23)内;圆环连接件(25)将圆管(24)的另一端与圆形门(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旋转部件(3)包括电机Ⅱ(31)、转轴(32)、支撑座(33)以及圆盘(34);电机Ⅱ(31)输出轴与转轴(32)一端可拆卸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32);转轴(32)设置在支撑座(33)内,支撑座(33)与所述快开门装置的端法兰(51)可拆卸的连接;圆盘(34)与转轴(32)另一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以及圆盘(34)与联结部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兰邹峰李猛李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