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钢工业中的冷轧机用的支承辊。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冷轧机组支承辊均为平辊或有倒角的辊,即为圆柱形 无凸度支承辊或是有一定凸度的辊型。实际生产中由于轧制压力比较 大,辊系中的工作辊和支承辊同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导致辊 缝发生变化。因此,轧辊磨削时为补偿轧辊的弹性变形,通常将支承 辊和工作辊磨成带有一定凸度的辊型。生产过程中轧制力受产品规 格、变形量、带钢宽度、材质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仅依靠改变 轧辊凸度是无法保持预设定的辊缝不变,须靠弯辊系统来进行调整, 而弯辊系统对辊缝的调整能力与支承辊的辊型有密切的关系,正常情 况下工作辊与支承辊的接触长度越小,弯辊系统对板形的调整能力越 强,反之则越弱。在生产中带钢的宽度总是比轧辊(支承辊和工作辊) 辊身长度小,为能提高弯辊系统的调整能力,通常在支承辊的辊型设 计时将支承辊进行倒角磨削。但在生产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的一种 情况倒角过小达不到效果,倒角过大会造成连接处产生尖锐的棱角, 在轧制极薄钢带时,在巨大的轧制压力下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支承辊 表面过早疲劳剥落损坏,严重时会导致支承辊报废,增加辊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段式支承辊,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辊身[1],在辊身[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辊颈[2]、辊头[3];所述辊身[1]具有三种不同圆弧曲线,其中间为母线圆弧曲线[13],母线圆弧曲线的两侧分别顺序设置第二段倒角圆弧曲线[12]、第一段倒角圆弧曲线[11],各个圆弧半径由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辊身第一段倒角圆弧半径R↓[1]=m↓[1]↑[2]/2n↓[1]+n↓[1]/2 辊身第二段倒角圆弧半径R↓[2]=m↓[2]↑[2]/2n↓[2]+n↓[2]/2 辊身母线圆弧半径R↓[0]=L↑[2]/2n↓[0]+n↓[0]/2 式中: L为辊身轴向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冲,刘鸿滨,母立峰,许山,张雨泉,谭钢军,王江海,吴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