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40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该装置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通过电磁阀控制菌液的流出,该装置内设置一菌液槽,菌液槽内有液位传感器,能够向控制系统发出缺少菌液的警告提示,菌液桶的桶盖具有一自动下水机构,能够根据菌液槽内的菌液液面控制菌液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简单,只需将盛满菌液的菌液桶顶部向下放置到置桶区,使置桶区的顶柱挤压菌液桶桶盖上的固定柱,水封件与桶盖形成空气间隙,菌液流入储液区;液位传感器通过其内部的漂浮磁环和干簧管能够随时监测液位的高低,及时发出更换菌液桶、添加菌液的信号;置桶区内设置有与菌液桶桶盖外廓相匹配的凸台,使得菌液桶固定得非常牢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油脂引起的管道堵塞大多出现在厨房、餐厅、宾馆、酒店、肉类及油脂加工厂等的下水道。油脂具有一定的粘性,极易附着在管道壁上,随着时间的延长,管道壁上的油脂就会富集,同时夹杂着其它杂质,比如酸碱性洗涤剂、饭菜、纸巾等。由于杂质腐败膨胀,油脂被氧化以及有的油脂凝固点较低极易使富集在管道壁上的油脂进行固化等原因,日积月累便会堵塞管道,给业主造成不便。同时排入下水道内的油脂通过大量汇集形成地沟油,地沟油经不法分子通过简单加工,包括过滤、加热提炼、与原油勾兑、添加去味剂等,重新返回到市面上充当优质油进行销售。地沟油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更可怕的是,地沟油危害的不仅仅是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还会让医疗保障体系积重难返,加大医疗成本的支出。目前,针对于厨房、餐厅、宾馆、酒店、肉类及油脂加工厂等因废旧油脂丢弃引起的管道阻塞,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疏通,机械方法比如用圆木、钢丝、弹簧等器械进行疏通,但是这种方法通常受管路长度及管路安装形状的影响,从而不能达到管路疏通的目的;化学方法比如食醋、火碱、浓硫酸等化学药品进行疏通,但是用量较大,且成本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危险,火碱和浓硫酸是强碱强酸并且具有严重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在使用此种物品进行疏通时,如果使用不当轻者烧毁皮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对于地沟油处理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将地沟油回收,利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制备选矿药剂、加工乙醇、沼气、航空油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标准很高的法律门槛和昂贵的经济投入,使得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相当的限制。同时,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利用地沟油经简单加工后充当优质油出售给消费者,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寻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解决管道因油脂堵塞及地沟油处理是该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即时控制菌液的投加,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该装置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通过电磁阀控制菌液的流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内设置有一菌液槽,所述菌液槽被一具有缺口的挡板分为储液区和置桶区,储液区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由套接着漂浮磁环的干簧管构成,漂浮磁环能够随菌液液位的高低变化而漂浮或沉降,干簧管向控制系统发出缺少菌液的警告提示,所述菌液桶的桶盖具有一自动下水机构,当菌液桶倒置安放在储液区内时自动下水机构使桶盖开启,菌液流向储液区,直到菌液液面封住自动下水机构的空气间隙使菌液桶内的菌液停止向储液区流动,当储液区的菌液下降使空气间隙露出时,菌液桶继续释放菌液流向储液区。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下水机构包括设置在置桶区底部的一顶柱、设置在菌液桶桶盖上的固定柱、弹簧和水封件,所述弹簧套接在固定柱上并抵住水封件,所述水封件与菌液桶桶盖密封且活动连接,所述顶柱用于挤压固定柱使弹簧弹性形变,水封件与菌液桶桶盖分离形成空气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置桶区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分布在置桶区的四个边角处围成与菌液桶相匹配的形状。本技术使用方便简单,只需将盛满菌液的菌液桶顶部向下放置到置桶区,使置桶区的顶柱挤压菌液桶桶盖上的固定柱,水封件与桶盖形成空气间隙,菌液流入储液区, 储液区通过电磁阀控制菌液的流出;液位传感器通过其内部的漂浮磁环和干簧管能够随时监测液位的高低,及时发出需要更换菌液桶、添加菌液的信号;置桶区内设置有与菌液桶外廓相匹配的凸台,使得菌液桶固定得非常牢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装置中菌液槽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中菌液槽的侧面透视图。图3是本技术装置中菌液槽的正面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菌液桶桶盖自动下水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接受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的控制,通过电磁阀I控制菌液的流出,菌液是由多种有益菌和多种酶组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其中含有大量的枯草杆菌、苔藓菌、多粘菌、曲霉菌、诺卡氏菌等有益菌以及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和一些微量的营养元素。该制剂性质温和、微生物活性高、环保无毒且有淡淡的芳香气味。生物降解废油脂的原理就是利用专业除油菌群在多种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油脂转化成热量和C02、H2O等无机物,不受管道安装形状、长度、粗细以及材质的影响,并且对管道没有任何损害。本技术的菌液投加装置内设置有一菌液槽,菌液槽分为储液区5和置桶区4,两个区之间被一个有缺口的挡板2分隔,当菌液桶(图中未标出)桶盖向下倒置放入置桶区4后,桶盖8上的自动下水机构开启,菌液从菌液桶流入储液区,直到菌液液面封住自动下水机构的空气间隙使菌液桶内的菌液停止向储液区流动,当储液区的菌液下降时,空气间隙露出,菌液桶继续释放菌液流向储液区5,菌液通过挡板2的缺口流入储液区5内。置桶区4内设置有凸台41、凸台42、凸台43、凸台44,该四个凸台分布在置桶区的四个边角处,能够正好卡合住菌液桶,使菌液桶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置桶区4内。储液区5内设置有干簧管51,干簧管51套接有漂浮磁环52,漂浮磁环52能够随菌液液位的高低变化而漂浮或沉降,配合干簧管51检测储液区5内是否有菌液,不缺菌液时漂浮磁环52被菌液浸泡后漂浮起来,磁场使干簧管51常开触点闭合,菌液传输装置正常工作;当缺菌液时随着液面下降,漂浮磁环52离开干簧管51受控区,干簧管51的触点释放,菌液传输装置停止工作并报警通知用户更换菌液桶。 自动下水机构包括顶柱3、固定柱6、弹簧7、桶盖8和水封件9,弹簧7套接在固定柱6上并抵住水封件9,水封件9与菌液桶的桶盖8密封且活动连接,密封连接以确保桶内盛满菌液时不泄漏菌液,而当菌液桶桶盖向下倒置放入置桶区4后,顶柱3挤压固定柱6使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水封件9在顶柱3的压力下与桶盖8分离形成空气间隙,菌液在空气负压的作用下流至储液区5。随着储液区5内的菌液不断增加,桶盖8与水封件9之间的空气间隙被菌液覆盖,菌液不再流出,人们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电磁阀I使储液区5内的菌液流出,随着菌液的流出,储液区5内的液面逐渐下降,空气间隙随之露出,菌液桶内的菌液又流出到储液区5,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了对菌液投加的控制。当然,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该装置接受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降解废油脂的菌液投加装置,该装置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通过电磁阀控制菌液的流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内设置有一菌液槽,所述菌液槽被一具有缺口的挡板分为储液区和置桶区,储液区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由套接着漂浮磁环的干簧管构成,漂浮磁环能够随菌液液位的高低变化而漂浮或沉降,干簧管向控制系统发出缺少菌液的警告提示,所述菌液桶的桶盖具有一自动下水机构,当菌液桶倒置安放在储液区内时自动下水机构使桶盖开启,菌液流向储液区,直到菌液液面封住自动下水机构的空气间隙使菌液桶内的菌液停止向储液区流动,当储液区的菌液下降使空气间隙露出时,菌液桶继续释放菌液流向储液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森付志刚秦栽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盛泓源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