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317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平台,所述平台呈由杆件拼焊而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拐角处以及底板边缘处设置有防护板,在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平台,用于在设备就位时靠接于楼板平台以方便设备的运出。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杆件上还设置有扣环,用于固定设备实现安全提升作业;所述框架拐角处的防护板呈三角形,所述底板边缘处的防护板呈长条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台,尤其是一种用于机电安装项目中的露天作业,实现设 备的垂直运输提升重物的功能的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机电安装项目中设备垂直提升作业量大,土建塔吊在施工中周期不长,而室外电梯又需要多家施工单位协调作业,这就造成了人力浪费、延长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一施工问题提高设备运输效率,本使用新型采用的垂直运输设备——移动平台来实现设备垂直运输功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平台,所述平台呈由杆件拼焊而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拐角处以及底板边缘处设置有防护板,在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平台,用于在设备就位时靠接于楼板平台以方便设备的运出。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杆件上还设置有扣环,用于固定设备实现安全提升作业。所述框架拐角处的防护板呈三角形,所述底板边缘处的防护板呈长条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设备垂直运输的安全性,方便设备的运输,可以在设备运输中减少人力支出提高安装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扣环2-防护板3-底板前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移动平台,所述平台呈由杆件拼焊而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拐角处以及底板边缘处设置有防护板2,在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平台3,用于在设备就位时靠接于楼板平台以方便设备的运出。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杆件上还设置有扣环1,用于固定设备实现安全提升作业。所述框架拐角处的防护板呈三角形,所述底板边缘处的防护板呈长条形。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之列。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呈由杆件拼焊而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拐角处以及底板边缘处设置有防护板,在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平台,用于在设备就位时靠接于楼板平台以方便设备的运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杆件上还设置有扣环,用于固定设备实现安全提升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拐角处的防护板呈三角形,所述底板边缘处的防护板呈长条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平台,所述平台呈由杆件拼焊而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拐角处以及底板边缘处设置有防护板,在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平台,用于在设备就位时靠接于楼板平台以方便设备的运出。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杆件上还设置有扣环,用于固定设备实现安全提升作业;所述框架拐角处的防护板呈三角形,所述底板边缘处的防护板呈长条形。文档编号B66B11/02GK202529683SQ20122011256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任俊和, 吴华民, 朱佳庆, 王叶丽, 陈红, 雷仕民 申请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呈由杆件拼焊而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拐角处以及底板边缘处设置有防护板,在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平台,用于在设备就位时靠接于楼板平台以方便设备的运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俊和雷仕民陈红吴华民王叶丽朱佳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