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756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30
光源装置具有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LED。向轿厢内照射来自各个LED的光。照明罩与各个LED相比配置轿厢的内侧。照明罩使从各个LED到轿厢内的光散射。各个LED具有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为20度以下的区域内,相对于光轴上的光度的相对光度为80%以上的指向性。各个LED之间的节距X(mm)与各个LED和照明罩之间的距离Y(mm)的关系是满足Y≥0.9X+9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利用LED的发光进行轿厢内的照明。
技术介绍
过去,为了实现长寿命和节能,公知有使多个LED发光来进行轿厢内的照明的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各个LED由使光漫射的保护板一并覆盖(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338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LED的指向性是与通常的荧光灯等相比极强的指向性,因而即使是利用保护板使来自各个LED的光漫射,也会因保护板的位置而在保护板明确地产生与各个LED的配置对应的明暗,导致不能实现赋予诸如保护板整体均匀发光的柔和印象的外观。因此,导致照明装置的外观性下降。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外观性的提高的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具有光源装置,其具有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LED,向轿厢内照射来自各个LED的光;以及照明罩,其与各个LED相比配置在轿厢的内侦牝使从各个LED到轿厢内的光散射,各个LED具有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为20度以下的区域内,相对于光轴上的光度的相对光度为80%以上的指向特性,各个LED之间的节距X(mm)与各个LED和照明罩之间的距离Y (mm)的关系是满足Y彡O. 9X + 9的关系。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中,各个LED具有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为20度以下的区域内相对光度为80%以上的指向特性,各个LED之间的节距X (mm)与各个LED和照明罩之间的距离Y (mm)的关系是满足Y彡O. 9X + 9的关系,因而彼此相邻的LED能够避免光度较高的范围彼此重合,并且使光度较低的范围彼此重合,能够使照明罩的位置上的光度接近均匀。因此,能够抑制在照明罩产生明暗,能够接近赋予诸如照明罩整体均匀发光的柔和印象的外观。由此,能够实现照明装置的外观性的提高。并且,各个LED的指向特性被设定在普通LED的指向特性的范围内,因而能够实现各个LED的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轿厢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轿厢顶板的纵剖视图。图3是从图I所示的轿厢内观察轿厢顶板时的主视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轿厢顶板卸下照明罩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LED单元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照明罩的外观性的评价、各个LED之间的节距X (mm)以及各个LED和照明罩之间的距离Y (mm)各自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 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轿厢的纵剖视图。图中,轿厢I具有轿厢地板2、竖立在轿厢地板2的缘部的轿厢壁3以及配置于轿厢地板2的上方并由轿厢壁3支撑的轿厢顶板4。在轿厢壁3的一部分设有轿厢出入口(未图示)。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轿厢顶板4的纵剖视图。并且,图3是从图I所示的轿厢I内观察轿厢顶板4时的主视图。另外,图4是从图3所示的轿厢顶板4卸下照明罩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中,轿厢顶板4具有设有开口部5的顶板面板6 ;以及顶盖(照明盒)7 (图2),其配置于开口部5的上方(B卩,与开口部5相比靠近轿厢I外侧的位置),安装于顶板面板6。并且,在轿厢顶板4设有进行轿厢I内的照明的轿厢内照明装置(下面,简称为“照明装置”)8。如图2所示,在顶板面板6的中央部设有向轿厢I的内侧凹陷的凹部9。并且,顶板面板6具有顶板上板部10,其水平地配置在凹部9的周围;顶板下板部11,其配置在比顶板上板部10低的位置,形成凹部9的底面;以及顶板垂直板部12,其连接顶板上板部10和顶板下板部11之间,形成凹部9的内侧面。开口部5设于顶板下板部11。在该示例中,开口部5的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是纵向尺寸600 (mm),横向尺寸600 (mm)的正方形。顶盖7配置于凹部9内。并且,顶盖7具有缘部13,其安装于顶板下板部11;以及板状的顶盖主体14,其设于缘部13的上端部,且水平地配置在开口部5的上方。另外,在该示例中,凹部9的深度尺寸为50 (mm)。照明装置8具有多个(在该示例中为9个)LED单元(光源装置)16,其通过散热用安装板15分别安装于顶盖主体14 ;以及照明罩17,其配置于各个LED单元16的下方(SP,与各个LED单元16相比靠近轿厢I内侧的位置),用于封闭开口部5。各个LED单元16沿着顶盖主体14排列于水平方向。并且,各个LED单元16如图4所示配置成为在从轿厢I内观察时收纳在开口部5的范围内。在该示例中,均匀地配置有在开口部5的纵向为3列,在开口部5的横向为3列的合计9个LED单元16。各个LED单元16如图2所示通过共同的安装板15安装于顶盖主体14。安装板15的材料例如采用铝等金属或导热率高的树脂等。在各个LED单元16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板15传递到顶盖7,并向外部空气中释放。在此,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LED单元16的主视图。各个LED单元16具有基板18和安装于基板18的多个LED19。在基板18设有多个安装孔20,其用于利用螺钉将LED单元16安装于安装板15 ;以及电阻器21,其与各个LED19电连接。并且,在基板18还设有多个连接器22,这些连接器22用于独立地进行电源与LED单元16之间的电连接、以及各个LED单元16之间的电连接。各个LED19通过接受供电而发光。来自各个LED19的光通过照明罩17照射到轿厢I内。并且,各个LED19沿着基板18的表面(即沿着顶盖主体14的共同的平面(预定的平面))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各个LED19以相等间隔配置。在该示例中,基板18的形状为纵向尺寸198 (mm),横向尺寸198 (mm)的正方形。并且,在该示例中,在基板18的纵向为6列,在基板18的横向为6列的合计36个LED19被安装于共同的基板18。被安装于共同的基板18的各个LED19之间的间隔(节距)X (mm)为33. 5 (mm)。并且,被安装于共同的基板18的各个LED19中被配置于基板18的最外侧的LED19与基板18的纵边或者横边之间的距离A (mm),为各个LED19之间的节距的大致一半的距离即15. 7(mm)。由此,分别配置于彼此相邻的基板18的最外侧的LED19之间的节距,是与安装于共同的基板18的各个LED19之间的节距相同的节距,即33. 5 (mm)。 照明罩17是具有透光性的平板。并且,照明罩17如图2所示与各个基板18平行地配置。因此,各个LED19与照明罩17之间的距离均是相同的距离。另外,照明罩17使从各个LED19到轿厢I内的光散射。由此,由于来自各个LED19的光而在照明罩17产生的明暗的边界变模糊。照明罩17利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例如树脂或玻璃等)构成。并且,在该示例中,照明罩17的颜色为乳白色。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8的放大图。各个LED19的光轴相互平行。并且,各个LED19的光轴分别与照明罩17垂直。来自LED19的光照射到相对于光轴为75度以下的区域内。S卩,来自各个LED19的光的漫射角为130度。并且,光度在LED19的光轴上最高,随着从光轴上朝向周边而连续下降。在该不例中,在设光轴上的光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其特征在干,该电梯的轿厢内照明装置具有 光源装置,其具有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LED,向轿厢内照射来自各个所述LED的光;以及 照明罩,其与各个所述LED相比配置在所述轿厢的内侧,使从各个所述LED到所述轿厢内的光散射, 各个所述LED具有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为20度以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