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815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4:49
披露了一种小型化的并能达到较高的散热性能的照明器具。所述照明器具(10)设有容纳光源的器具本体(11),安装于所述器具本体(11)上的框(12),以及通过所述器具本体(11)的顶面安装在所述照明器具(10)上并用于为所述光源供电的电源装置(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器具,应用于例如埋设于天花板施工面中的具有LED作为光源的下射式灯具。
技术介绍
已知的一种照明器具包括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连接至器具本体的外底面,以便使电源装置通过臂部位于器具本体的外侧区域(例如,参考专利文件I)。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t 件专利文件I JP-A-2008-159455 (图 1,第 0023 段)
技术实现思路
_6] 本专利技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需减小埋设于天花板施工面的下射式照明器具的尺寸,以便不需要在天花板施工面中形成较大的连接孔。而且,因为该照明器具用于天花板施工面内的封闭空间中,这种类型的照明器具要求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在专利文件I的照明器具中,由于臂部联接至散热片,热量能够从电源装置中很好地散发出来。然而,由于电源装置从器具本体很大程度地向外突出,电源装置的整体轮廓变大。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照明器具,其连接至器具本体的具有散热片的上表面,以便使电源装置连接到器具本体内。然而,在上述常规的照明器具中,由于照明器具连接至器具本体的上表面以便电源装置连接到器具本体内,在器具本体内布置散热片的自由度便降低了,从而难以获得更高的散热性能。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能够减小并能获得较高散热性能的照明器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包括容纳光源的器具本体;连接至所述器具本体的框;以及连接至所述器具本体的一部分顶面并且被构造成为所述光源供电的电源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器具本体包括设于顶面其余部分上的散热片。在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中,所述散热片被斜切除。在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中,在介于所述器具本体和所述电源装置之间设置分隔件。在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设于其底面上的散热片。在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设于其辐射面上的散热片。_9]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能够提供尺寸减小以及较高散热性能的优势。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从上方斜视的外观透视图;图2为图I中照明器具的器具本体的外观透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照明器具的器具本体的外观透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从上方斜视的外观透 视图;图6为图5中照明器具的电源装置从下方斜视的外观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进行描述。[第一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为下射式灯具,其包括器具本体11、器具本体11中容纳的作为光源的LED发光部件(未示出)、框12以及电源装置13,并且所述下射式灯具埋设于限定在天花板施工面(未示出)中的连接孔(未示出)中。所述器具本体11由具有绝缘性质的硬质树脂材料制成,且形成为具有顶板14和外周板15的圆筒形状。在器具本体11中,多个散热片16从所述顶板14的上表面向上突起。所述散热片16包括第一散热片部17,其设置在大体为所述顶板14的一半的区域,并且在器具本体11的轴向上朝其上端突起;以及第二散热片部18,其设置在所述顶板14的其余一半的区域,并且在器具本体11的轴向上突起直到上端。所述第一散热片部17的上端面形成有电源装置连接部19,所述电源装置连接部具有与器具本体11的轴向正交的平面。所述第二散热片部18具有在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被斜向切除的切削部20。LED发光部件连接至器具本体11的顶板14的下表面以便其被所述外周板15环绕,并且具有多个安装在电路板(未示出)上的LED芯片(未示出)。所述LED芯片被布置成其主光轴趋于向下。框12由与器具本体1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具有与器具本体11的外径尺寸相同的外径尺寸的圆筒形状。通过将螺钉21从器具本体11的顶板14旋拧至框12,所述框12与所述器具本体11实现一体化组装。可在框12的内周上设置反射体。多个金属制的安装弹簧22装设于框12的外周。当器具本体11插入天花板施工面的连接孔时,所述安装弹簧22在器具本体11的轴向上弹性变形。在器具本体11已插入到连接孔内后,安装弹簧22在水平方向上弹性形变恢复,而后锁定于天花板施工面的上表面。因此,安装弹簧22支撑器具本体11至天花板施工面。电源装置13形成为具有顶板23、两对侧板24和底板25的长方体,并且包括将商用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用于其内的LED发光部件)的电气元件。电源装置13通过连接至端子的电源端子块电连接至外部的商用电源,并且还与设置在LED发光部件的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电连接。电源装置13具有高度尺寸LI、宽度尺寸L2和长度尺寸L3。电源装置13通过将螺钉28从顶板23的一端旋拧至在器具本体11的第二散热片部18的上端中限定的螺纹孔(参见图2)内组装而成,以使底板25抵靠电源装置连接部19。如图2所示,器具本体11具有位于第二散热片部18的上端中的螺纹孔27,以及用于将螺钉21旋拧至顶板14的螺纹孔29。在器具本体11中,电源装置连接部19具有大致与电源装置13的高度尺寸LI相等的高度尺寸L4、大致与电源装置13的宽度尺寸L2相等的宽度尺寸L5以及比电源装置13的长度尺寸L3小得多的长度尺寸L6。在这种类型的照明器具10中,螺钉21穿过器具本体11的螺纹孔29被旋拧至框12中,以使框12与器具本体11被一体化地组装。其后,螺钉28从电源装置13的顶板23的该端被旋拧至器具本体11的第二散热片部18的上端中的螺纹孔27中,以使电源装置13连接至器具本体11的电源装置连接部19。在这种情况下,在器具本体11中,电源装置13连接至位于第二散热片部18侧的电源装置连接部19,所述第二散热片部对应于散热片16中顶板14的大致一半的区域,并且具有与电源装置13的宽度尺寸L2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L5。因此,器具本体11将第二散热片部18热连接至电源装置13的侧板24,并且还将第一散热片部17热连接至电源装置13的底板25。从而,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电源装置13连接至与顶板14的一 部分(大致一半的区域)相对应的电源装置连接部19。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相比电源装置通过臂部连接至器具本体的外底面以位于器具本体的外部区域的现有技术,电源装置13不会伸出器具本体11的外部很多,因而能够减小整个照明器具的尺寸。此外,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电源装置13连接至与顶板14的一部分(大致一半的区域)相对应的电源装置连接部19。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相比电源装置连接至器具本体的上表面的现有技术,器具本体11中散热片16的布置的自由度增加,从而使设置更高的散热性能成为可能。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第一散热片部17和第二散热片部18围绕电源装置连接部19布置。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散热片16与电源装置13的整个外围热连接,从而能获得高效的散热性能。此外,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被斜向切除的切削部20设置在靠近第二散热片部18上端的位置。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由于第二散热片部18的散热区域扩大,其散热性能能够提高。此外,由于天花板施工面在施工时器具本体11的上端面不与天花板材料相干涉,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05 JP 2010-0497521.一种照明器具,其包括 容纳光源的器具本体; 连接至所述器具本体的框;以及 连接至所述器具本体的一部分顶面且被构造成为所述光源供电的电源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器具本体包括设于顶面其余部分上的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裕亮中川有士古屋英臣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