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754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28
容器主体(20)包括具有容器内侧壁部(22)和容器侧裙部(24)的上方开口部(21)。盖体(10)具有盖内侧壁部(12)和盖体侧裙部(14),在盖体侧裙部(14)形成有两个以上向内侧突出的突部(15)。在容器侧裙部(24)形成有安装盖体(10)时向下方引导突部(15)的第一导向面(30),盖上盖子时,突起(15)被引向容器主体(20)侧。由此,形成在容器内侧壁部(22)和盖内侧壁部(12)之间的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能够确保高密封性。另外,使盖体侧裙部(14)的长度增长,在进行装卸盖子的操作时,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被盖体侧裙部(14)的下方部覆盖。由此,能够防止指尖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盖容器
技术介绍
由合成树脂成型的带盖容器在超市和便利店等中作为盛装盒饭、菜肴、经防腐处理的食品等的容器被大量制造及消耗。这些带盖容器大多作为一次性产品进行制造。但是,因食品的不同,还有一次不能用完的食品(例如,梅干、腌制过的青葱(Pickled shallot)、鱼子酱、鲑鱼籽、水果、干果、沙拉等),所以希望多次使用带盖容器。 该情况下重要的是盖的密闭性。为此,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等记载了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由具有上方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之间形成有圆周方向的简易密封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09928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295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I的带盖容器采用了螺纹接合,在板材成型品即容器主体侧的裙部(skirt portion)形成主体侧螺纹阶梯部和嵌合部,形成在同样的板材成型品即盖体侧上的与所述容器主体的裙部相对的位置处的裙部上,形成有形状与主体侧螺纹阶梯部相同的盖体侧螺纹阶梯部和嵌合部,由此,相对于容器主体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盖体。而且,使容器主体的螺纹阶梯部与盖体的螺纹阶梯部螺合,进一步使容器主体侧的嵌合部与盖体侧的嵌合部卡合或嵌合,由此,在两者之间形成密封部,能够确保密闭性。而且,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相互嵌合,能够相互紧密结合容器主体和盖体的两个裙部,从而能够确保更高的密闭性。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侧的嵌合部形成在容器主体的外侧裙部。因此,在盖体外侧裙部还需要设置用于与其卡合的盖体的嵌合部。在如上所述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及盖体上,外侧裙部的强度弱,且容易变形,导致在以该外侧裙部嵌合的结构中,不能发挥充分的密闭性。另外,即使在容器主体的外侧裙部和盖体的外侧裙部相互设置螺纹阶梯部,并使这些螺纹阶梯部相互卡合,因上述相同的理由,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密闭性。而且,即使组合这些嵌合部和螺纹阶梯部双方,但由于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及盖体的外侧裙部是容易变形的部位,所以,仍然不能得到充分的密闭性。而且,难以形成相同形状的螺纹阶梯部,使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及盖体的裙部能够相互螺纹卡合,并且,若不能成型为相同形状,则该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密闭性。专利文献2的带盖容器的特征是,在容器主体部或盖部中的任意一方的水平凸缘部上遍及全周形成用于密闭的突状体,并在另一方上遍及全周形成用于在关闭盖时密闭嵌合所述突状体的槽。而且,具有突状体导向部,用于在将盖部从容器主体部拆下时,将该突状体向上方引导,从而向拆卸方向引导盖部。但是,仅通过上述构造的突状体和槽,不能强力地压接容器主体和盖部,不能确保高的密闭性。因为专利文献2记载的容器中所设置的突状体导向部即使能够将突状体向上方引导,从而向拆卸方向引导盖部,在关闭盖时也不能压接盖和容器主体,这是因为没有作用向下方按压形成在盖体上的凸缘部的力、即将凸缘部按压到形成在容器主体上的凸缘部的面的力。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盖容器,即使是例如板材成型的带盖容器,也容易成型,并且在关闭盖时能够容易且可靠地确保充分的密闭性,而且盖的拆装操作容易。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实验,由此得知,使盖体的一部分压接在容器主体的内侧壁部的情况下,容器主体的内侧壁部难以变形,所以能够得到高的密封性。另夕卜,还发现通过在容器主体的外侧裙上形成导向面,并使形成在盖体上的突起沿该导向面移动,能够在容器主体和盖体之间稳定地形成高的压接状态。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知识而得到的。S卩,本专利技术的带盖容器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口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部;从该第一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所述盖体的周缘部至少具有盖内侧壁部,其在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具有能够在全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从该盖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部;从该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 裙部,而且,在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有两个以上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容器侧裙部形成为,在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容器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盖体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容器侧裙部形成有在安装盖体时能够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向下方引导的第一导向面,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朝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从而使形成在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和所述盖内侧壁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并能够确保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在上述带盖容器中,闭盖时,形成在盖体上的突部被形成在容器侧裙部上的所述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而且,通过将盖体引向下方,成为盖内侧壁部的能够在全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和容器内侧壁部相互压接的状态。而且,由此,在容器内侧壁部和盖内侧壁部之间形成具有高密封性的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另外,关闭盖的操作是,形成在盖体上的突部被形成在容器侧裙部上的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仅使盖体向紧固方向转动即可,在转动结束的时刻,形成所述具有高密封性的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带盖容器中,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如上所述地不形成在裙部,而形成在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上。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的部分与从容器主体的上端向外侧下方形成的裙部相比,是更难因外力产生变形的区域,盖上盖子之后,能够以高的概率阻止液密的密封部发生损坏。而且,安装盖时,在一只手握住容器主体且另一只手从上方把持盖体的状态下,将盖体载置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在该状态下,使盖体向紧固方向转动。另外,在将盖体载置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的姿势下,成为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状态。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中,以在该状态下,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盖体侧裙部,从盖的紧固开始时到紧固结束时的期间,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尤其是在安装盖时,使盖体转动所需的力在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时变得比以前更大,对指尖施加比以前更大的力,但如上所述,从盖的紧固开始时到紧固结束时的期间,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所以,即使对指尖施加力,也不会发生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而受伤的情况。另外,拆下盖时,直到盖体相对于容器主体成为自由状态,即,直到成为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从形成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5 JP 2010-1604751.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ロ部的容器主体和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ロ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所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干, 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部;从该第一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 所述盖体的周缘部至少具有盖内侧壁部,其在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具有能够在全圆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从该盖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部;从该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裙部,而且,在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有两个以上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 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为,在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容器侧裙部形成有在安装盖体时能够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部向下方引导的第一导向面, 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朝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从而使形成在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和所述盖内侧壁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确保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2.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ロ部的容器主体和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ロ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所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干, 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政则
申请(专利权)人:富比食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