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轧机轴向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74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轧机轴向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辊组(4)直接座落在升降机构的叉头板(7)上,升降机构是由电动推杆(10)拖动一个主要包含叉头板(7)和压板(11)的装置来实现。孔型更换时,电动推杆(10)推动(7)实现,孔型调整则要装在叉头板上的微调丝杆(3)-斜块(6)机构执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操作,占地小,投资少。(*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这是轧钢连轧生产线中,立式轧机在线更换孔型和孔型调整的一种机构。根据现有技术资料,达到同样作用的结构有(一)大小框架式结构。辊组安装在小框架内,固定。小框架安装在大框架内。在大框架下部设置长螺杆,并通过蜗轮副传动。更换孔型,就是通过改变小框架在大框架中的位置达到。而孔型调整,则是改变辊组中轧辊在小框架中的位置来实现。此技术在我国济南钢铁厂中使用。但此技术的最大缺点是结构庞大,相当于使用了两个轧机牌坊。因而造成设备重、整体机组所占空间大、投资大。(二)液压提升方式的结构。辊组按其型式,安装在特定的框架上。框架与由液压实现升降的镶板或镶架连结。提升或下降镶板(架),实现孔型更换。孔型调整则采用侧压板或左右螺栓的调整方式。此种结构的最大缺点是需用一套较为复杂的液压系统,控制难度较大,易出故障,投资大。此技术在原瑞典摩根刹玛公司公布的材料(MorgardshammarRollingMills),以及意大利玻米尼公司公布的材料PominiFarrel(laminatoilaminoirsrollingmillswaizwerkelaminadores)中均有反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轧机轴向调整机构,主要由辊组[4]、叉头板[7]、电动推杆[10]、微调丝杆[3]及斜块[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辊组[4]直接座落在升降机构的叉头板[7]上,升降机构是由电动推杆[10]拖动一个主要包含叉头板[7]和压板[11]的装置。孔型更换是由电动推杆[10]推动[7]实现的,孔型调整则是由安装在叉头板[7]上的微调丝杆[3]及斜块[6]的机构来执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健宇谢子健武卫中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