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空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脚手架一般式搭设在悬挑层时必须往上多搭设两层架,用于安全防护,等待悬挑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可承受荷载后,再将多搭设的两层架拆除,并从悬挑层重新搭设一道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均为高空作业,既不安全又费工费时。同时该做法悬挑层处完全断开,荷载不向下传递,但上下架体之间的拉力也断开,这样不利于抵御风荷载对高层脚手架于悬挑处向上推力,当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上升翻流会对架子产生向上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节省工时,提高脚手架的抵御风荷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包括两行复数根设置在建筑物下层悬挑层外侧的主立杆,所述下层悬挑层上设有槽钢,槽钢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外、主立杆的两侧,在槽钢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锚固件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内,槽钢上、主立杆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加强筋组的上方、槽钢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钢管的底部抵在槽钢的上端面上,主立杆与两根钢管之间分别通过扣件交错扣接,在槽钢与锚固件之间以及槽钢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木楔,下层悬挑层的上端设有上层悬挑层,上层悬挑层上设有吊环,吊环与槽钢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的下端套在槽钢上,钢丝绳的上端穿过吊环,钢丝绳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筋组由三根焊接在槽钢的凹槽部分之间的加强钢筋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钢筋上方、槽钢的上端面上焊接有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与主立杆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管的底部套在定位钢筋上。本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包括两行复数根设置在建筑物下层悬挑层(1)外侧的主立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悬挑层(1)上设有槽钢(3),槽钢(3)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1)外、主立杆(4)的两侧,在槽钢(3)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2),锚固件(2)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1)内,槽钢(3)上、主立杆(4)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7),加强筋组(7)的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6),钢管(6)的底部抵在槽钢(3)的上端面上,主立杆(4)与两根钢管(6)之间分别通过扣件(5)交错扣接,在槽钢(3)与锚固件(2)之间以及槽钢(3)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木楔(14),下层悬挑层(1)的上端设有上层悬挑层(9),上层悬挑层(9)上设有吊环(10),吊环(10)与槽钢(3)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的下端套在槽钢(3)上,钢丝绳(8)的上端穿过吊环(10),钢丝绳(8)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包括两行复数根设置在建筑物下层悬挑层(I)外侧的主立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悬挑层(I)上设有槽钢(3),槽钢(3)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I)外、主立杆(4)的两侧,在槽钢(3)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2),锚固件(2)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内,槽钢(3)上、主立杆(4)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7),加强筋组(7)的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6),钢管(6)的底部抵在槽钢(3)的上端面上,主立杆(4)与两根钢管(6)之间分别通过扣件(5)交错扣接,在槽钢(3)与锚固件(2 )之间以及槽钢(3 )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木楔(14 ),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设有上层悬挑层(9),上层悬挑层(9)上设有吊环(10),吊环(10)与槽钢(3)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的下端套在槽钢(3)上,钢丝绳(8)的上端穿过吊环(10),钢丝绳(8)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组(7)由三根焊接在槽钢(3 )的凹槽部分(13 )之间的加强钢筋(11)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11)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焊接有定位钢筋(12),定位钢筋(12)与主立杆(4)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管(6)的底部套在定位钢筋(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3)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2)由U字形的螺栓(18)和盖板(19)组成,螺栓(18)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内,螺栓(18)上部的两端脚伸出于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面外,两根槽钢(2 )设置在两端脚之间,螺栓(18 )下部上方设置有构造加强筋(17 ),构造加强筋(17 )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内,盖板(19 )通过螺帽紧固在螺栓(18)的两端脚上,盖板(19)紧压在槽钢(2)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2)由螺栓(18)、盖板(19)和加强钢板(20)组成,所述螺栓(18)从下层悬挑层(I)的下端面上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东,黄庆为,郭武华,邹锦图,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建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厦门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