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277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节省工时,提高脚手架的抵御风荷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层悬挑层上设有槽钢,槽钢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外、主立杆的两侧,在槽钢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锚固件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内,槽钢上、主立杆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钢管的底部抵在槽钢的上端面上,主立杆与两根钢管之间分别通过扣件交错扣接,上层悬挑层上设有吊环,吊环与槽钢通过钢丝绳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槽钢通过锚固件锚紧在悬挑层,在槽钢之间设置主立杆,主立杆两侧设置有通过扣件连接的短钢管加固,有效的抵御了风荷载对高层脚手架于悬挑处向上推力,更有利于架体的整体安全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空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脚手架一般式搭设在悬挑层时必须往上多搭设两层架,用于安全防护,等待悬挑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可承受荷载后,再将多搭设的两层架拆除,并从悬挑层重新搭设一道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均为高空作业,既不安全又费工费时。同时该做法悬挑层处完全断开,荷载不向下传递,但上下架体之间的拉力也断开,这样不利于抵御风荷载对高层脚手架于悬挑处向上推力,当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上升翻流会对架子产生向上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节省工时,提高脚手架的抵御风荷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包括两行复数根设置在建筑物下层悬挑层外侧的主立杆,所述下层悬挑层上设有槽钢,槽钢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外、主立杆的两侧,在槽钢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锚固件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内,槽钢上、主立杆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加强筋组的上方、槽钢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钢管的底部抵在槽钢的上端面上,主立杆与两根钢管之间分别通过扣件交错扣接,在槽钢与锚固件之间以及槽钢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木楔,下层悬挑层的上端设有上层悬挑层,上层悬挑层上设有吊环,吊环与槽钢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的下端套在槽钢上,钢丝绳的上端穿过吊环,钢丝绳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筋组由三根焊接在槽钢的凹槽部分之间的加强钢筋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钢筋上方、槽钢的上端面上焊接有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与主立杆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管的底部套在定位钢筋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槽钢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锚固件由U字形的螺栓和盖板组成,螺栓设置在下层悬挑层内,螺栓上部的两端脚伸出于下层悬挑层的上端面外,两根槽钢设置在两端脚之间,螺栓下部上方设置有构造加强筋,构造加强筋设置在下层悬挑层内,盖板通过螺帽紧固在螺栓的两端脚上,盖板紧压在槽钢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锚固件由螺栓、盖板和加强钢板组成,所述螺栓从下层悬挑层的下端面上插入下层悬挑层内,螺栓上部的两端脚伸出于下层悬挑层的上端面,两根槽钢设置在两端脚之间,在螺栓下部与下层悬挑层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加强钢板,盖板通过螺帽紧固在螺栓的两端脚上,紧压在槽钢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锚固件分别设置在下层悬挑层的前端和设置在下层悬挑层的后端前、后两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钢筋之间的间距为100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层悬挑层上设有加固钢管,加固钢管与主立杆之间设有横杆,横杆与加固钢管、主立杆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混凝土浇筑至下层悬挑层时,预埋3个以上的锚固件,锚固件设置位置为下层悬挑层前端设置I个,下层悬挑层后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I个,前端的锚固件至后端后侧的锚固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槽钢从设置在前端的锚固件起延伸至悬挑层外之间的距离的I. 25倍;二、在混凝土浇筑到上层悬 挑层时,将吊环预埋在上层悬挑层内,吊环直径不小于20mm ;三、裁剪槽钢的长度并在槽钢的前端的凹槽部分、主立杆的位置处焊接一组加强筋组,每组加强筋组由三根加强钢筋组成,加强钢筋之间的间距离为100mm,中间一根加强钢筋与主立杆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中间的加强钢筋上方、槽钢上端面上焊接定位钢筋;四、混凝土达到使用时的强度的80%后,将两条槽钢开口相反夹在脚手架的主立杆的两侧,并且穿过预埋的3个锚固件,槽钢的凹槽部分内与两个槽钢之间的空隙处用木楔楔紧,木楔为立方体结构;五、在主立杆的两侧槽钢上端面安装钢管,钢管套在定位钢筋外,并通过扣件相互交错分别将主立杆与两侧的钢管扣紧;六、将槽钢前端与上层悬挑层的吊环通过钢丝绳连接,构成斜拉结构,钢丝绳的上端穿过吊环,下端将其栓套在主立杆两侧的槽钢前端,通过花篮螺栓连接钢丝绳的两端头;七、在上层悬挑层上预埋加固钢管,加固钢管与主立杆之间设置横杆,横杆与加固钢管、主立杆之间通过扣件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在悬挑层设置锚固件,将槽钢通过锚固件锚紧在悬挑层,在槽钢之间设置主立杆,主立杆两侧设置有通过扣件连接的短钢管加固,槽钢与上层悬挑层之间通过钢丝绳加固,可节省两层架体的搭设、拆除;既节约了成本又使得施工操作更安全,特别是在悬挑层施工时无需耽搁,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有效的抵御了风荷载对高层脚手架于悬挑处向上推力,更有利于架体的整体安全稳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强筋组和定位钢筋与槽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采用现有技术的脚手架,在现有技术的脚手架设置有两行复数根主立杆4,主立杆4采用Q235A48. 3X3. 6无缝钢管,在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面上预埋或后埋3个以上的锚固件2,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2为3个,3个锚固件2的设置位置为一个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的前端,两个分别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的后端前后两侧,前端的锚固件至后端后侧的锚固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槽钢从设置在前端的锚固件起延伸至悬挑层外之间的距离的I. 25倍,在三个锚固件2内穿插有延伸至下层悬挑层I外侧的槽钢3,该槽钢3为C形Q235型、16号槽钢,槽钢3设置有两根,两根槽钢3的开口方向相反,主立杆4设置在延伸至下层悬挑层I外侧的两根槽钢3之间;在槽钢3上、主立杆4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一组加强筋组7,加强筋组7由三根焊接在槽钢3的凹槽部分13之间的加强钢筋11组成,加强钢筋11之间的间距为100mm,中间的加强钢筋11与主立杆4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中间的加强钢筋11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焊接有定位钢筋12,主立杆4的两侧、槽钢3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6,钢管6的底部套在定位钢筋12外;主立杆4与两根钢管6之间分别通过扣件5交错扣接,扣件5采用现有技术的脚手架对接扣件,在槽钢3的四周间隙通过木楔14楔紧,在下层悬挑层I上端设有上层悬挑 层9,上层悬挑层9上预埋有吊环10,吊环10为U形,吊环10与槽钢3之间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的下端套在槽钢3的前端,钢丝绳8的上端穿过吊环10,钢丝绳8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2由U字形的螺栓18和盖板19组成,螺栓18预埋在下层悬挑层I内,螺栓18的上部的两端脚伸出于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面外,两根槽钢2设置在两端脚之间,螺栓18的下部上方设置有构造加强筋17,构造加强筋17预埋在下层悬挑层I内,盖板19通过螺帽紧固在螺栓18的两端脚上,将两根槽钢2压紧,盖板19采用LlOOmmX IOmm规格的角钢,螺栓18采用M20型螺栓,构造加强筋17采用两根0>18型,长1500mm的钢筋,木楔14楔在槽钢2的凹槽部分及两个槽钢2之间。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锚固件2在预埋的锚固件位置偏差过大或漏埋时使用,该锚固件的螺栓18从下层悬挑层I的下端面上插入下层悬挑层I内,螺栓18的上部的两端脚从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面伸出,两根槽钢2设置在两端脚之间,在螺栓18的下部与悬挑层I的下端面之间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包括两行复数根设置在建筑物下层悬挑层(1)外侧的主立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悬挑层(1)上设有槽钢(3),槽钢(3)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1)外、主立杆(4)的两侧,在槽钢(3)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2),锚固件(2)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1)内,槽钢(3)上、主立杆(4)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7),加强筋组(7)的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6),钢管(6)的底部抵在槽钢(3)的上端面上,主立杆(4)与两根钢管(6)之间分别通过扣件(5)交错扣接,在槽钢(3)与锚固件(2)之间以及槽钢(3)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木楔(14),下层悬挑层(1)的上端设有上层悬挑层(9),上层悬挑层(9)上设有吊环(10),吊环(10)与槽钢(3)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的下端套在槽钢(3)上,钢丝绳(8)的上端穿过吊环(10),钢丝绳(8)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包括两行复数根设置在建筑物下层悬挑层(I)外侧的主立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悬挑层(I)上设有槽钢(3),槽钢(3)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悬挑层(I)外、主立杆(4)的两侧,在槽钢(3)上设有三个以上锚固件(2),锚固件(2)的下端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内,槽钢(3)上、主立杆(4)的相对应位置上焊接有加强筋组(7),加强筋组(7)的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设有钢管(6),钢管(6)的底部抵在槽钢(3)的上端面上,主立杆(4)与两根钢管(6)之间分别通过扣件(5)交错扣接,在槽钢(3)与锚固件(2 )之间以及槽钢(3 )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木楔(14 ),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设有上层悬挑层(9),上层悬挑层(9)上设有吊环(10),吊环(10)与槽钢(3)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的下端套在槽钢(3)上,钢丝绳(8)的上端穿过吊环(10),钢丝绳(8)的两端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组(7)由三根焊接在槽钢(3 )的凹槽部分(13 )之间的加强钢筋(11)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11)上方、槽钢(3)的上端面上焊接有定位钢筋(12),定位钢筋(12)与主立杆(4)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管(6)的底部套在定位钢筋(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3)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2)由U字形的螺栓(18)和盖板(19)组成,螺栓(18)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内,螺栓(18)上部的两端脚伸出于下层悬挑层(I)的上端面外,两根槽钢(2 )设置在两端脚之间,螺栓(18 )下部上方设置有构造加强筋(17 ),构造加强筋(17 )设置在下层悬挑层(I)内,盖板(19 )通过螺帽紧固在螺栓(18)的两端脚上,盖板(19)紧压在槽钢(2)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双槽钢悬挑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2)由螺栓(18)、盖板(19)和加强钢板(20)组成,所述螺栓(18)从下层悬挑层(I)的下端面上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东黄庆为郭武华邹锦图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建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厦门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