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987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有贴合机支架,贴合机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一侧分布有机台外壳,特点是:工作台上嵌设有转盘,转盘上对应分布有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转盘上同时分布有观察孔;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下均设置有独立的上顶定位组件;上顶定位组件上设有影像定位装置;转盘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压头组件;压头组件的输入端分布有分离滚轮,分离滚轮一侧端分布有下离型收料盘与初始麦拉盘;所述压头组件的输出端分布有上离型收料盘;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上连接有空压泵。由此,使用影像识别调整麦拉位置,最后控制贴合压头进行智能精准贴合,能够适应流水线上的快速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合机,尤其涉及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
技术介绍
就现有市场上所采用的薄膜贴合机来看,其对工件的薄膜校准构成中必须要为人工靠眼睛对准贴合。这样就导致了效率低,而且贴合精度差,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有贴合机支架,所述的贴合机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分布有机台外壳,其中所述的工作台上嵌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对应分布有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转盘上同时分布有观察孔;所述的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下均设置有独立的上顶定位组件;所述的上顶定位组件上设有影像定位装置;所述转盘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压头组件;所述的压头组件的输入端分布有分离滚轮,分离滚轮一侧端分布有下离型收料盘与初始麦拉盘;所述压头组件的输出端分布有上离型收料盘;所述的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上连接有空压泵;所述转盘、影像定位装置、压头组件、分离滚轮、下离型收料盘、初始麦拉盘、上离型收料盘、空压泵均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控制组件。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其中,所述的影像定位装置为摄像头组件。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其中,所述的观察孔间隔设置在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本专利技术后,采用真空吸附工件,并采用光学摄像识别系统,使用影像识别调整麦拉位置,最后控制贴合压头进行智能贴合,贴合后的产品精准,贴合速度很高。因此,能够适应流水线上的快速加工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薄膜自动贴合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转盘的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I空压泵2机台外壳3上离型收料盘4麦拉卷带5初始麦拉盘6分离滚轮7下离型收料盘8压头组件9第一待贴工件工位 10转盘11第二待贴工件工位 12电脑控制组件13摄像头组件14上顶定位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所示的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有贴合机支架,贴合机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该工作台一侧分布有机台外壳2,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工作台上嵌设有转盘10,该转盘10上对应分布有第一待贴工件工位9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转盘10上同时分布有观察孔。进一步来看,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待贴工件工位9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下均设置有独立的上顶定位组件14。同时,在上顶定位组件14上设有影像定位装置。考虑到对零件的顺利贴合,在转盘10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压头组件8。具体来说,压头组件8 的输入端分布有分离滚轮6,分离滚轮6 —侧端分布有下离型收料盘7与初始麦拉盘5。并且,在压头组件8的输出端分布有上离型收料盘3。当然,考虑到对待加工零件的顺利定位,亦便于顺利取出成品,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待贴工件工位9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上连接有空压泵I。同时,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及无人值守的运行,本专利技术的转盘10、影像定位装置、压头组件8、分离滚轮6、下离型收料盘7、初始麦拉盘5、上离型收料盘3、空压泵I均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控制组件12。结合本专利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替身影像识别的精确程度,便于控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影像定位装置为摄像头组件13。同时,为了便于摄像头组件13的视频采集,让观察孔间隔设置在第一待贴工件工位9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之间。进一步来看,麦拉卷带4卷起来即为麦拉盘,将麦拉盘首先安装在初始麦拉盘5位置,取出麦拉抽头,将麦拉卷带4从麦拉盘上抽出,安装经过分离滚轮6时,麦拉卷带4分成两部分,下离型纸部分固定在下离型收料盘7上,粘着麦拉的上离型纸则穿过压头组件8下方,再经过一定的路线达到上离型收料盘3。工作时,首先在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平整放入待贴工件,按下台面上的启动按钮,空压泵I产生真空吸力,将工件牢牢吸在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上,同时转盘10开始转动。具体来说,在转盘10转过90°时,位于转盘10下方的摄像头组件13透过开孔拍摄到压头组件8正下方的麦拉卷带4,电脑控制组件12根据这一信息调整转盘10上的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的前后位置,以及调整麦拉卷带4的左右位置。调整完成后,转盘10继续转动90°。此时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正好位于压头组件8正下方,待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的下方带有凹进缺口,这时候上顶定位组件14向上顶出,顶入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的下方的凹进缺口,将转盘10上的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牢牢定位住。之后,电脑控制组件12控制压头组件8向下进行冲压动作,将麦拉卷带4上的麦拉贴合在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的待贴工件上。稍等片刻,贴合完成,上顶定位组件14向下回位,压头组件8也向上回位。待回位完成后,电脑控制组件12控制麦拉卷带4转动到下一组麦拉位置,同时第一待贴工件工位9也到了原先第二待贴工件工位11的位置,这时候空压泵I对第一待贴工件工位9会破除真空,可以进行更换待贴工件动作,完成后再次按下启动按钮,循环进行作业。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后,采用真空吸附工件,并采用光学摄像识别系统,使用影像识别调整麦拉位置,最后控制贴合压头进行智能贴合,贴合后的产品精准,贴合速度很高。因此,能够适应流水线上的快速加工生产。当然,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 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有贴合机支架,所述的贴合机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分布有机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嵌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对应分布有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转盘上同时分布有观察孔;所述的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下均设置有独立的上顶定位组件;所述的上顶定位组件上设有影像定位装置;所述转盘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压头组件;所述的压头组件的输入端分布有分离滚轮,分离滚轮一侧端分布有下离型收料盘与初始麦拉盘;所述压头组件的输出端分布有上离型收料盘;所述的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上连接有空压泵;所述转盘、影像定位装置、压头组件、分离滚轮、下离型收料盘、初始麦拉盘、上离型收料盘、空压泵均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有贴合机支架,所述的贴合机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分布有机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嵌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对应分布有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转盘上同时分布有观察孔;所述的第一待贴工件工位与第二待贴工件工位下均设置有独立的上顶定位组件;所述的上顶定位组件上设有影像定位装置;所述转盘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压头组件;所述的压头组件的输入端分布有分离滚轮,分离滚轮一侧端分布有下离型收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埃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