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茯苓皮提取物及其在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819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茯苓皮提取物,其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茯苓皮经干燥、粉碎后,用5-10倍体积的70~96%的乙醇浸泡提取,回收乙醇,浓缩得棕色膏状物;棕色膏状物用蒸馏水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乙酸乙酯提取物得膏状物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茯苓皮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茯苓皮提取物及其在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提取物为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慢性肾衰竭在自然人群中的年发病率为98-198/100万,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更高,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分别达802/100万和996/100万。在西方国家中,肾衰竭以继发性为主,已经公认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大首位因素,糖尿病人中至少40%有肾脏疾病,高血压病人中约50%有肾脏病。我国肾衰竭患者在逐年递增。 慢性肾衰竭是指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溜,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上,目前主要采取内科疗法(如控制原发病、调节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透析疗法及肾脏移植等。这些疗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内科疗法尚难以彻底阻断病理进展,且副作用大;透析只能解决肾脏的部分代谢问题,尚不能较好改善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移植的肾源有限,且免疫排斥现象一时还难以解决。加之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费用昂贵,使众多患者望而却步。随着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因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发生率很高(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研究显示药物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肾间质肾炎的发生率高达18. 3%,目前临床常见的对肾损伤的药物有抗感染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抗病毒制剂);免疫制剂(环孢素、它克莫司);抗肿瘤药物(顺钼、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多柔比星、二炭磷酸盐化合物)、留体类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天然产物化学成分(马兜铃酸、雷公藤甲素)及利尿药(甘露醇)等,其中抗生素肾损害的发生率达36%。药物性肾损伤位居与肾脏有关的疾病的首位,特别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药物性肾损伤也是新药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是导致药物撤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慢性肾衰竭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难点和热点之一,继续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探寻治疗慢性肾衰竭新药物仍是当前医学研究的一项艰巨任务。目前,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西药有爱西特(药用活性炭);中药有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血肌酐片等。西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等缺点,如爱西特在初期是有效的,但后期反而会使病情加重,血肌酐、尿素氮居高不下,出现难以控制的症状,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慢性肾衰竭属于祖国医学中水肿、癃闭、关格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虽然透析或肾移植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终末期生存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慢性肾衰竭的早、中期,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以有效地阻止或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研究表明中药对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可有效地阻止或延缓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目前使用的单味中药(大黄、冬虫夏草等)或复方中药(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百令胶囊等)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显示着独特的疗效,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中药中寻找活性强、作用持久、低毒的能减轻或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新药物,对治疗慢性肾衰竭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天然药物茯苓皮提取物,特别是 一种乙酸乙酯提取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茯苓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的缺点,提供茯苓皮提取物在制备慢性肾衰竭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茯苓皮提取物,其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茯苓皮经干燥、粉碎后,用5-10倍体积的70 96%的乙醇浸泡提取,回收乙醇,浓缩得棕色膏状物;棕色膏状物用蒸馏水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乙酸乙酯提取物得膏状物。上述制备方法中,最好用8-10倍体积的90 96%乙醇浸泡超声提取。优选的实例如茯苓皮经干燥、粉碎后,用8-10倍体积的95%乙醇浸泡24小时后,超声提取3次,每次30分钟,回收乙醇,浓缩得棕色膏状物;棕色膏状物用蒸馏水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4次,浓缩乙酸乙酯提取物得膏状物。将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与适宜的赋形剂相结合,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口服剂型,以及注射剂型,上述的制剂可按照各种制剂常规的制备工艺制成。上述制剂中可含有辅助物质、稳定剂、润湿剂和其它常用的添加剂,如乳糖、柠檬酸、酒石酸、硬脂酸、硬脂酸镁、石膏粉、蔗糖、玉米淀粉、滑石粉、明胶、琼脂、果胶、花生油、橄榄油、可可脂、乙二醇、抗坏血酸、甘露醇等。本专利技术茯苓皮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茯苓皮提取物及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制备 目前提取药材的方法有超声提取法、加热回流法、索式提取法、渗漉法等。专利技术人采用简单快速的超声提取方法,考察茯苓皮经干燥、粉碎后,用8-10倍体积的95%乙醇浸泡24小时左右,超声时间(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超声次数(2次和3次)对提取率(提取浸膏/生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超声提取2次的前提下,超声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45分钟时的提取率分别为3. 2%、4. 5%、5. 2% ;在超声提取3次的前提下,超声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45分钟时的提取率分别为4. 8%、6. 2%、6. 3%。最终超声提取的条件是超声提取3次,每次30分钟。超声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得棕色膏状物即为茯苓皮提取物。膏状物用蒸馏水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4次,浓缩乙酸乙酯提取物得膏状物即得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实施例2 为了验证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慢性肾衰竭治疗的效果,申请人采用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进行了药效学试验,各种试验情况如下 I.实验药物 实施例I制备得到的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悬浊液,含2%的阿拉伯树胶粉的自来水配制。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体重230-250g,由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实验仪器和试剂 ZH-B6型大鼠代谢笼(安徽淮北正华生物仪器有限公司);美特列-托利多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腺嘌呤购于sigma公司(批号A8626-5g,纯度彡99%)。实验方法 (I)模型建立及药物治疗试验 雄性SD大鼠购置后适应环境一周,根据其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腺嘌呤模型组、腺嘌呤加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治疗组,每组均为8只。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水、摄食。实验开始后,正常组以自来水10 ml/kg/d灌胃;腺嘌呤模型组仅以腺嘌呤200 mg/kg/d灌胃;腺嘌呤加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给药组,每天先以腺嘌呤200 mg/kg/d灌胃,3个小时后,再以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相当于10 g/kg/d生药灌胃。所有动物于实验第14天置于代谢笼中,留取尿液,之后取血及心、肝、肾等组织。分析茯苓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腺嘌呤诱导大鼠慢性肾衰竭的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2、3、4。(2)检测方法 各种脏器用美特列-托利多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并记录。生化指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茯苓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茯苓皮经干燥、粉碎后,用5?10倍体积的70~96%的乙醇浸泡提取,回收乙醇,浓缩得棕色膏状物;棕色膏状物用蒸馏水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乙酸乙酯提取物得膏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永林瑞超程显隆魏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