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耀民专利>正文

负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31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结构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脉冲电路,所述脉冲电路输出端连接有电导线,所述电导线伸出壳体后通过导电体连接有多个并置的碳纤维发射电极,所述碳纤维发射电极是在电极本体外表面通过导电粘结层粘覆有一层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负离子发生效率高,用于居家中、办公室或公共场合,可有效增加单位空间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从而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负离子发生器利用脉冲、振荡电器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高压电晕放电,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并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形成负离子。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效率低下,不能充分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负离子产生、发射数量高的负离子发生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脉冲电路,所述脉冲电路输出端连接有电导线,所述电导线伸出壳体后通过导电体连接有多个并置的碳纤维发射电极,所述碳纤维发射电极是在电极本体外表面通过导电粘结层粘覆有一层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本技术采用这种结构,一方面,电导线伸出壳体后通过导电体连接有多个并置的碳纤维发射电极,从而形成多电极发射负离子,可增强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效率,进而有效增加了单位空间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另一方面,各放电电极本体上所涂覆的每一管状石墨晶体均成为放电体,从而使电子以更大的密度自放电电极放出,进而进一步提高负离子产生量。因此,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4)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输出端连接有电导线(5),所述电导线(5)伸出壳体后通过导电体(6)连接有多个并置的碳纤维发射电极(7),所述碳纤维发射电极是在电极本体(1)外表面通过导电粘结层(2)粘覆有一层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4)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输出端连接有电导线(5),所述电导线(5)伸出壳体后通过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耀民
申请(专利权)人:胡耀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