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556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8:14
一种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包含:一片底板、一个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且包括一个第一开关及一个第二开关的电路单元、一个按压单元,以及由该按压单元向下延伸的一个第一触发件及一个第二触发件。该按压单元包括一个位于该电路单元上方的键帽,以及一个设置于该键帽与该电路单元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恒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供该键帽回复至原始位置。借由沿同一个方向的两段式施力按压,该第一触发件及该第二触发件随着该按压单元沿该方向移动,可先后分别开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进而发出不同的按键讯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按键包含一片底板、一片设置于该底板上的电路板、一个位于该电路板上方的键帽,及一块设置于该键帽及该电路板间且恒提供一弹性回复力的橡胶拱体(rubberdome),该电路板包括有一个可供触发一按键讯号的开关(switch),该橡胶拱体包括一个向下延伸且可触压该开关的触压部,当施力按压该按键的键帽时,该橡胶拱体曲挠变形并且使该触压部触压该电路板的开关,进而产生一按键讯号。随着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等所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多,因此键盘上相对应的按键数量也越来越多,过多的按键会占用空间,因此导致键盘容易越设计越大。另外,键盘的整体设计趋势却又逐渐迈向轻薄、面积小且方便携带。因此,当键盘朝向微型化设计后,相同数量的按键就必须要设计得更小,才能够完整呈现于键盘上。但是缩小按键面积却非常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常常无法精确按到需要的按键,或是一次同时按到多个按键等而产生错误操作。因此,在按键使用上开始出现一键多功能的需求。例如多向式按键的发展。中国台湾专利TW329331提出一种多向式按键,可分别由该多向式按键上的两个不同位置按压,触发该多向式按键的两个开关的其中一个,以产生不同的按键讯号。然而,该多向式按键的设计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以提供所述按压位置,并不适用于键盘上的所有按键,也不符合用户的打字习惯,通常使用者的打字习惯上是快速向下按压按键,所以若设计成多向式按键,不仅占用空间且会造成快速打字上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同一个方向两段式按压并且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本技术按键装置包含一片底板、一个电路单元、一个按压单元、一个第一触发件,以及一个第二触发件。该电路单元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且包括一个第一开关及一个第二开关。该按压单元包括一个位于该电路单元上方的键帽,以及一个设置于该键帽与该电路单元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恒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供该键帽回复至原始位置。该第一触发件及该第二触发件,分别设置于该按压单元下方,且能随该按压单元沿一个方向移动,而先后分别开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该电路单元还包括一层上层薄膜、一层下层薄膜及一层夹设于该上层薄膜及该下层薄膜间的隔离物,该电路单元的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分别具有一块设置于该上层薄膜底面的上导体以及ー块设置于该下层薄膜顶面而与该上导体间隙地隔离且沿该方向对齐的下导体。当该按压単元沿该方向移动,能够先后地使该第一触发件操作地移动该第一开关的上导体去接触该第一开关的下导体,以及使该第二触发件操作地移动该第二开关的上导体去接触该第二开关的下导体。该第一触发件是一个由该弾性元件底面向下延伸的凸柱,且能随该按压単元下移而触压该电路単元的上层薄膜,造成该电路単元的该上层薄膜曲挠变形,继而使该第一开关的上导体与下导体接触。该按压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键帽及该底板间的用于供该键帽稳定地沿该方向移动的剪式支架。该第二触发件是一个与该剪式支架相连接的凸柱,且能随该按压単元下移而触压该电路単元的上层薄膜,造成该电路単元的该上层薄膜曲挠变形,继而使该第二开关的上导体与下导体接触。·该第二触发件也可以是ー个由该键帽底面向下延伸的凸柱,且能随该按压単元下移而触压该电路単元的上层薄膜,造成该电路単元的该上层薄膜曲挠变形,继而使该第二开关的上导体与下导体接触。该弹性元件是ー块橡胶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沿该方向的两段式施カ按压,使该第一触发件及该第二触发件随着该按压単元沿该方向移动,可先后分别开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进而分别发出不同的按键讯号。附图说明图I是ー个剖面分解图,说明本技术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ー个剖面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起始状态;图3是ー个剖面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ー个第一触发件开启ー个第一开关;图4是ー个剖面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ー个第二触发件开启ー个第二开关;图5是ー个剖面图,说明本技术的ー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图6是ー个剖面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ー个第一触发件开启ー个第一开关;图7是ー个剖面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ー个第二触发件开启ー个第二开关。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附图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以下本技术的所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所有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相同的编号系统。参阅图1、2,本技术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片底板I、一个电路单元2、一层绝缘薄膜3、一个按压单元4、一个第一触发件5,以及一个第二触发件6。 该电路单元2包括一个第一开关21及一个第二开关22。该电路单元2还包括一层上层薄膜23、一层下层薄膜24及一层夹设于该上层薄膜23及该下层薄膜24间的隔离物25。该第一开关21具有一块设置于该上层薄膜23底面的上导体211,以及一块设置于该下层薄膜24顶面而与该上导体211间隙地隔离且沿一个方向A对齐的下导体212。该第二开关22具有一块设置于该上层薄膜23底面的上导体221,以及一块设置于该下层薄膜24顶面而与该上导体221间隙地隔离且沿该方向A对齐的下导体222。该第一开关21及该第二开关22的所述上导体211、221可随该上层薄膜23的曲挠变形而分别与所述相对应的下导体212、222互相接触而导通。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了解到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也可设计为其他触发性开关或感应式开关,例如薄膜电容式开关。该绝缘薄膜3设置于该电路单元2上,由一层麦拉膜(mylar film)所构成,但也可由其他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该按压单元4包括一个位于该电路单元2上方的键帽41、一个设置于该键帽41与该电路单元2间的弹性元件42,以及一个设置于该键帽41及该底板I间且围绕该弹性元件42的剪式支架43。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元件42是一块橡胶拱体,并且恒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供该键帽41回复至原始位置。该剪式支架43具有呈矩形且彼此交叉枢接的一个第一框架431及一个第二框架434。该第一框架431具有一个可滑移地设置于该键帽41底面的第一滑动部432,以及一个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底板I顶面的第一枢接部433。该第二框架434具有一个可滑移地设置于该底板I顶面的第二滑动部435,以及一个可转动地枢接于该键帽41底面的第二枢接部436。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了解到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剪式支架43也可做其他改良设计。因此,该剪式支架43可用于供该键帽41相对于该底板I稳定地垂直上下移动。该第一触发件5是一个由该弹性元件42底面向下延伸的凸柱,且可随该按压单元4沿该方向A下移而触压该电路单元2的上层薄膜23,造成该电路单元2的该上层薄膜23曲挠变形,继而使该第一开关21的上导体211及下导体212接触导通。该第一触发件5也可设计为其他任意结构,用于触压该上层薄膜23。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触发件5与该弹性元件42为一体成型所制成,但也可为一独立制造的元件,而后再与该弹性元件42连接。该第二触发件6是一个由该键帽41底面向下延伸的凸柱,且可随该按压单元4沿该方向A下移而触压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装置包含:一片底板;一个电路单元,设置于该底板上,包括一个第一开关及一个第二开关;一个按压单元,包括一个位于该电路单元上方的键帽,以及一个设置于该键帽与该电路单元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恒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供该键帽回复至原始位置;以及一个第一触发件及一个第二触发件,分别由该按压单元向下延伸并且能随该按压单元沿一个方向移动,而先后分别开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干 该按键装置包含 一片底板; 一个电路単元,设置于该底板上,包括ー个第一开关及ー个第二开关; 一个按压単元,包括一个位于该电路単元上方的键帽,以及ー个设置于该键帽与该电路单元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恒产生一弾性回复カ以供该键帽回复至原始位置;以及 ー个第一触发件及ー个第二触发件,分别由该按压单元向下延伸并且能随该按压单元沿ー个方向移动,而先后分别开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单元还包括一层上层薄膜、一层下层薄膜及ー层夹设于该上层薄膜及该下层薄膜间的隔离物,该电路単元的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分别具有ー块设置于该上层薄膜底面的上导体以及ー块设置于该下层薄膜顶面而与该上导体间隙地隔离且沿该方向对齐的下导体,当该按压単元沿该方向移动,能够先后地使该第一触发件操作地移动该第一开关的上导体去接触该第一开关的下导体,以及使该第二触发件操作地移动该第二开关的上导体去接触该第二开关的下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发件是一个由该弾性元件底面向下延伸的凸柱,且能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精元电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