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泥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256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泥泵,特别是一种大型舱内挖泥泵,包括托架体,托架体上固定安装轴承组件,轴承组件支撑泵轴,托架体前端固定泵壳,泵壳前端安装泵盖,泵壳内部安装泵胆,泵胆内设置叶轮,叶轮安装在泵轴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胆与泵壳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泵壳或泵胆的壁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应力分析对水腔间隙进行优化,减小间隙,缩小泵壳的体积同时也减轻了泵的重量,减小泵盖的承压面积,在泵腔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泵盖受力面积减小,泵盖的受力减小,对泵盖和泵壳间的密封更加容易且密封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挖泥泵,特别是一种大型舱内挖泥泵。
技术介绍
大型舱内挖泥泵技术先进,性能要求高,结构复杂,对挖泥泵泵壳组件安装精度及性能要求较高。为了延长泵胆的使用寿命在泵胆和泵壳之间充满高压水,使泵胆内外的压力趋于 泵盖的承压要求也较高泵壳与泵胆之间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泵盖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泥泵,通过其结构合理设计,减小泵盖受力,使泵盖和泵壳间更易可靠密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托架体,托架体上固定安装轴承组件,轴承组件支撑泵轴,托架体前端固定泵壳,泵壳前端安装泵盖,泵壳内部安装泵胆,泵胆内设置叶轮,叶轮安装在泵轴前端,所述泵胆与泵壳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泵壳或泵胆的壁厚。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通过应力分析对水腔间隙进行优化,减小间隙,缩小泵壳的体积同时也减轻了泵的重量,减小泵盖的承压面积,在泵腔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泵盖受力面积减小,泵盖的受力减小,对泵盖和泵壳间的密封更加容易且密封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I是一种挖泥泵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放大图。其中I、轴承组件,2、托架体,6、泵壳,7、泵胆,8、壳胆间隙,9、泵盖,11、叶轮,12、泵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或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托架体2,托架体2上固定安装轴承组件I,轴承组件I支撑泵轴12,托架体2前端固定泵壳6,泵壳6前端安装泵盖9,泵壳6内部安装泵胆7,泵胆7内设置叶轮11,叶轮11安装在泵轴12前端,所述泵胆7与泵壳6之间的径向壳胆间隙8小于泵壳6或泵胆7的壁厚。为了延长泵胆7的使用寿命,在泵胆7和泵壳6之间充满高压水,使泵胆7内外的压力趋于大致相同,泵壳6和泵胆7间充满高压水,由于挖泥泵都较大,泵壳6更大,泵盖9的承压面积较大,对泵盖9的承压要求也较高,本技术通过应カ分析对水腔间隙进行了优化,减小间隙,縮小泵壳6的体积同时也减轻了泵的重量,减小泵盖9的承压面积,在泵 腔压カ相等的情况下,泵盖9受カ面积减小,泵盖9的受カ减小,对泵盖9和泵壳6间的密封更加容易,然密封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泥泵,包括托架体,托架体上固定安装轴承组件,轴承组件支撑泵轴,托架体前端固定泵壳,泵壳前端安装泵盖,泵壳内部安装泵胆,泵胆内设置叶轮,叶轮安装在泵轴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胆与泵壳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泵壳或泵胆的壁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泥泵,包括托架体,托架体上固定安装轴承组件,轴承组件支撑泵轴,托架体前端固定泵壳,泵壳前端安装泵盖,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白刘瑞祥刘家柏顾明杨文秦亮甄卫卫徐百珍李海山王键赵永亮绕维生弓宪民成首龙杨丽辉桑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石家庄强大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