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80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组合固定方式,可用于材料的导位,既能够使材料的成品率大幅提高,又减少了材料带头和带尾的浪费,节约了大量原材料的轧机导向机构,它包括机架、上、下夹持板、左、右导向装置,所述上、下夹持板设置于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安装于上、下夹持板的两侧。优点:一是不仅能够使导位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材料的导位,而且避免材料因轧机运行时产生的抖动而上下跳动的情况,同时能够使材料在移动时不会跑偏或滑落,保证了轧机的轧制效果理想,成品的端面更整齐且便于后续的收卷;二是导位机构的运用保证了成品钢带的尾部以及未进行轧制的材料头部都能够通过轧机进行轧制,并且轧制效果理想,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组合固定方式,可用于材料的导位,既能够使材料的成品率大幅提高,又减少了材料带头和带尾的浪费,节约了大量原材料的轧机导向机构,属轧机辅助设备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车间内在使用的轧机没有设置导向机构,因此当轧制材料时,易发生材料跑偏甚至滑落的情况,从而导致材料的轧制效果不够理想,使成品率大幅降低,给生产过程带来较大的影响,当一卷带钢轧制完成后,轧机将一侧的钢带轧断,放置于轧机轨道上成品钢带的尾部由于没有导向,导致轧机最后的轧制不到位,使该段材料报废,同时放置于轧机轨道上未进行轧制的材料头部在投入下一次轧制时,需直接连接钢带卷而无法进行轧制,导致该 段材料需舍弃,这种生产形式极浪费资源,使原材料的消耗大大增加,内年因此浪费的材料多达150吨。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采用组合固定方式,可用于材料的导位,既能够使材料的成品率大幅提高,又减少了材料带头和带尾的浪费,节约了大量原材料的轧机导向机构。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上、下夹持板设置于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安装于上、下夹持板的两侧的设计,是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上、下夹持板能够通过上下导位调整装置调节上、下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将材料夹紧定位,不仅能够使导位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材料的导位,而且可避免材料因轧机在轧钢带运行时钢带产生上下跳动与抖动,左、右导向装置安装于上、下夹持板的两侧,能够对带钢的收卷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使带钢在收卷时不会跑偏或滑落,保证了轧机轧制完成后,带钢收卷端面平整,在轧机的进料口前端以及出料口后方设置导位机构,并通过快速插板、定位销及“H”型插板调整导位机构的位置,使材料在导位机构的作用下沿着轧机的传送轨道笔直、平稳地运行,保证了开卷、轧制、收卷过程的顺利进行,加快了生产进度,提升了产品合格率,同时,导位机构的运用保证了成品钢带的尾部以及未进行轧制的材料头部都能够通过轧机进行轧制,并且轧制效果理想,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节约了资源,使利润最大化。技术方案一种轧机导位机构,它包括机架,所述上、下夹持板设置于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安装于上、下夹持板的两侧。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不仅能够使导位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材料的导位,而且避免材料因轧机运行时产生的抖动而上下跳动的情况,同时能够使材料在移动时不会跑偏或滑落,保证了轧机的轧制效果理想,成品的端面更整齐且便于后续的收卷;二是导位机构的运用保证了成品钢带的尾部以及未进行轧制的材料头部都能够通过轧机进行轧制,并且轧制效果理想,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节约了资源,使利润最大化;三是不仅能使生产进程进行得更顺利,从而缩短了产品交期,而且产品合格率得到提高,轧制效果更理想,全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I是轧机导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参照附图I。一种轧机导位机构,它包括机架I、上、下夹持板(2、3)、左、右导向装置(4、5),所述上、下夹持板(2、3)设置于机架I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4、5)安装于上、下夹持板(2、3)的两侧,机架I的上横梁上安装有上下导位调整装置6,且上下导位调整装置6底部的调节杆穿过上横梁与上夹持板2相连,上、下夹持板(2、3)与左、右导向装置(4、5)相连处设置有锁紧板,所述机架I的上下横梁两端设置有插板开口,用于安装快速插板(7),机架I左右侧架内设置有定位导向销(8),两侧定位导向销与快速插板间设有“H”型插板(9),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轧机导向机构,它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夹持板(2、3)设置于机架(I)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4、5)安装于上、下夹持板(2、3)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轧机导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机架(I)的上横梁上安装有上下导位调整装置(6),且上下导位调整装置(6)底部的调节杆穿过上横梁与上夹持板(2)相连,上、下夹持板(2、3)与左、右导向装置(4、5)相连处设置有锁紧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轧机导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机架(I)的上下横梁两端设置有插板开口,用于安装快速插板(7 ),机架(I)左右侧架内设置有定位导向销(8 ),两侧定位导向销(8 )与快速插板间设有“H”型插板(9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组合固定方式,可用于材料的导位,既能够使材料的成品率大幅提高,又减少了材料带头和带尾的浪费,节约了大量原材料的轧机导向机构,它包括机架、上、下夹持板、左、右导向装置,所述上、下夹持板设置于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安装于上、下夹持板的两侧。优点一是不仅能够使导位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材料的导位,而且避免材料因轧机运行时产生的抖动而上下跳动的情况,同时能够使材料在移动时不会跑偏或滑落,保证了轧机的轧制效果理想,成品的端面更整齐且便于后续的收卷;二是导位机构的运用保证了成品钢带的尾部以及未进行轧制的材料头部都能够通过轧机进行轧制,并且轧制效果理想,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文档编号B21B39/16GK202516858SQ20112056697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会晓 申请人:杭州富特带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机导向机构,它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夹持板(2、3)设置于机架(1)的上下横梁之间,左、右导向装置(4、5)安装于上、下夹持板(2、3)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特带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