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辊行星轧机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5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轧机的轧辊设计,具体为一种新型三辊行星轧机轧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轧辊适用于三辊行星轧机,克服了金属轧制管材表面的抖动,其特点是也将圆锥形分成四个区域,尾部咬入区,中间集中变形区,及头部平整区和出口归圆区。轧辊咬入区特征为螺旋型螺纹,减小了坯料前进的阻力,有利于降低轧辊在变形过程中的轧制力,提高模具寿命,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同时提高轧件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轧机的轧辊设计,具体为一种新型三辊行星轧机轧辊
技术介绍
在对棒材和管材进行轧制的过程中,三个锥形轧辊相互之间成120°布置,轧辊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轧件进行公转,压下量大、变形过程复杂。三辊行星轧制成型单道次的变形量达到90%以上,通常将此类轧机称作三辊行星轧机。由于坯料在变形咬入的过程中发生旋转,且变形量大,因此保证坯料的顺利咬入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轧辊咬入区采用喷丸等方法,增大摩擦力,防止坯料打滑间题的产生,实验结果是造成轧出产品表面粗糙,且在管子的外表面产生后续加工亦无法消除的微裂纹,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成材率。为防止轧辊的打滑,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89102588.X)提出了增加轧制工具与轧制产品之间摩擦的方法及相适用的轧辊,轧辊一般包含三个区段,轧制坏料首先接触的是压下区段,下一个区段即平滑区段,确定管坯或其他坯料的壁厚,最后一个区段是成形区段,管子在这个区段上经过修整轧成圆形。其中,咬入压下区开有环形沟槽,该沟槽既可增加轧制过程中的摩擦力促进咬入,也可以消除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但在轧制过程中,轧辊必须克服沟槽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辊行星轧机轧辊,轧辊分成四个区域,即咬入区、集中变形区、平整区和归圆区,其特征在于:在轧辊咬入区有螺旋型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宏李冰张光亮刘劲松朱世光张海渠刘化民张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