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342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2:57
一种液晶面板,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一第二可挠性基板、多个间隙物与一液晶层。第二可挠性基板与第一可挠性基板相对。多个间隙物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以及第二可挠性基板之间。各间隙物包括接触于第一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不接触第一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弹性回复率小于第二部分的弹性回复率。前述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与第二可挠性基板之间,且填充于间隙物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ー种面板的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ー种液晶面板的结构。
技术介绍
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跃进多半受惠于半导体元件及显示面板的飞跃性进步。显示面板中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 Panel)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传统的液晶面板多使用硬质基板如玻璃基板。但玻璃基板的厚度较厚且具一定的重量。因此为了减轻液晶面板的厚度与重量,进而研发出使用可挠性基板的液晶面板。相较于传统的硬质基板,可挠性基板具有厚度薄与重量较轻的优点,并且能够节省成本。 在液晶面板中,液晶层之厚度将会显著地影响到液晶面板的各种性能如应答速度、对比(contrast)值以及可视角等。因此,一般会在液晶面板的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加入间隙物(spacer),以维持两基板之间的间隙(cell gap)固定,进而严密地控制液晶层之厚度。但在制造液晶面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压合的动作,使压合过程的压合力量集中而造成基板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液晶面板,其间隙物包括不同弾性回复率的多个部分,其中弾性回复率较小的部份具保护液晶面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ー种液晶面板,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一第二可挠性基板、多个间隙物与一液晶层。第二可挠性基板与第一可挠性基板相対。多个间隙物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以及第二可挠性基板之间。各间隙物包括接触于第一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不接触第一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的弾性回复率小于第二部分的弾性回复率。前述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与第二可挠性基板之间,且填充于间隙物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一部分的弹性回复率为10% 至 80%O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二部分的弹性回复率为60% 至 9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一部分的弹性系数小于第ニ部分的弾性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一部分的弹性系数为0.IGPa 至 3GPa。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二部分的弹性系数为IGPa至 5GPa。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更包括接触于第二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三部分,且第三部分的材质相同于第一部分的材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更包括接触于第二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三部分,且第三部分的弾性回复率小于第二部分的弾性回复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更包括一中间部分,位于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中间部分的弾性回复率介于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材质包括光刻胶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光刻胶材料包含高分子树月旨,并且组成第一部分的光刻胶材料的高分子树脂固化率小于组成第二部分的光刻胶材料的闻分子树脂固化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组成第一部分的光刻胶材料的高分子树脂固化率为10%至60%,而组成第二部分的光刻胶材料的高分子树脂固化率为80%至100%。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一部分的材质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 MMA)、三丙ニ醇ニ丙烯酸酯(tripropylene glycoldiacrylate, TPGDA)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的第二部分的材质包括己ニ醇ニ丙烯酸酯(hexanediol diacrylate, HDDA)、三轻甲基丙烧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TMPTA)、三-四丙烯酸戍赤藻糖醇(pentaerythritoltri-tetraacrylate, PETA)、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面板的间隙物更包括一中间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且中间部分的弾性回复率介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使用可挠性基板。此液晶面板的间隙物包括不同弹性回复率的多个部分,弾性回复率较小的部分性质较软且相对容易变形。此较软部分与可挠性基板接触可以吸收外力,而具有保护液晶面板不被压伤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图。图2A至图2E是图I的间隙物的制备流程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元件其中,附图标记100 :液晶面板100A :液晶面板100B :液晶面板110:第一可挠性基板120 :第二可挠性基板130:间隙物130A:间隙物130B:间隙物132 :第一部分132’ 第一材料层134 :第二部分134’ 第二材料层136 :第三部分l38a、l38b :中间部分140 :液晶层150 :载体 160 :光掩膜170 :紫外(UV)光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图。请參考图I,液晶面板100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110、一第二可挠性基板120、多个间隙物130与一液晶层140。第二可挠性基板120相对于第一可挠性基板110。多个间隙物130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110以及第二可挠性基板120之间。各间隙物130包括接触于第一可挠性基板110的一第一部分132,以及不接触第一可挠性基板110的一第二部分134。间隙物130的第一部分132的弾性回复率小于第二部分134的弹性回复率。前述液晶层140则配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110与第二可挠性基板120之间,且填充于间隙物130之间。如图I所绘示,间隙物130的第二部分134设置在第一部分132的ー侧而第一可挠性基板110设置在第一部分132的另ー侧,因此第二部分134不会接触到第一可挠性基板110。在本实施中,第一部分132的弹性回复率小于第二部分134的弹性回复率。因此,相较于间隙物130的第二部分134,间隙物130的第一部分132的材料性质较软,受カ后较容易变形。故显示面板100在制造过程或是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吋,间隙物130中较软的第一部分132可以变形以帮助吸收外力,使这样的外力不会损伤到液晶面板100,特别是不会损伤到第一可挠性基板110。另外,间隙物130中较硬的第二部分134则具有支撑的效果,可保持液晶面板100中第一可挠性基板110与第二可挠性基板120的间距固定,以维持显示面板100的性能。具体而言,间隙物130的第一部分132的弾性回复率例如为10%至80%,而第二部分134的弹性回复率例如为60%至95%。另外,本实施例中,间隙物130的第一部分132的弹性系数也例如小于第二部分134的弹性系数,其中第一部分132的弹性系数为0. IGPa至3Gpa,而第二部分134的弹性系数为IGPa至5GPa。为了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间隙物设计,以下将举例说明间隙物130的制作方法。图2A至图2E绘示为图I的间隙物的制作流程图。请先參考图2A,在制作间隙物130时,第一可挠性基板110是承载在ー载体150,如玻璃载体的上。载体150可以让第一可挠性基板110维持于平坦的状态,而避免第一可挠性基板110在后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一第二可挠性基板,与该第一可挠性基板相对;多个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一可挠性基板以及该第二可挠性基板之间,其中各该间隙物包括接触于该第一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不接触该第一可挠性基板的一第二部分,且该第一部分的弹性回复率小于该第二部分的弹性回复率;以及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可挠性基板与该第二可挠性基板之间,且填充于该些间隙物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炫佑黄泰翔陈俪尹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