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转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22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管转移机构,属于钢管生产行业中的钢管移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动力装置、与动力装置联结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翻转臂和配置在翻转臂上的翻管叉,特点是:还包括有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它包括第一、第二链轮和第一链条,第一链轮套在转轴上与转轴的轴座固定,第二链轮与翻管叉联结,第一链条套置在第一、第二链轮上;翻管叉具有一翻管叉座,翻管叉座的两侧构成有一对第一、第二叉座轴,第一叉座轴设在翻转臂的第一轴承座腔内,而第二叉座轴设在翻转臂的第二轴承座腔内,第二链轮与第一、第二叉座轴中的任意一个叉座轴固定。优点:能将出自于轧管机的钢管平稳地转移到配套在钢管转移机构处的钢管架上,避免了在卸管时损及钢管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转移机构,用于将轧管机轧制成型的钢管转移到专 用的钢管架上,供下一道工序处理,属于钢管生产行业中的钢管移动设施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在钢管生产厂商,为了将轧管机轧制成型后的钢管转移到钢管架上,通 常配备有钢管转移机构。已有技术中的钢管转移机构的结构是由动力装置、 转轴和以悬臂形态地固设在转轴上的至少一对翻转臂构成的,在翻转臂的末端延设用于搁置钢管的形状犹如v形的翻管叉,当通常由电机和减速机组配而成的动力装置工作,则带动与动力装置传动联结的转轴旋转,进而由转轴 带动翻转臂旋转,在翻转臂旋转的过程中,将出自于轧管机的轧制成型的钢 管转移到钢管架上。这种结构的钢管转移机构所存在的欠缺是容易损及钢管,因为,翻转臂是呈360°旋转的,所以延设在翻转臂的末端的翻管叉也以360° 运动,也就是说V形的翻转叉的位置会发生运动性改变,无法始终保持着向 上的得以有效托持钢管的状态,于是,当翻管叉从轧管机接应钢管直到将钢 管卸置于钢管架至少要经180°的运动过程,因此,翻管叉将钢管卸至钢管架 上的卸管形式表现为甩抛形式,从而无法避免造成对钢管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使翻管叉始终保持朝上以有效托持钢管并 且使钢管平稳着落于钢管架上而藉以避免损及钢管的钢管转移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钢管转移机构,它包括机架、动力 装置、与动力装置传动联结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至少一对翻转臂和配置 在翻转臂上的翻管叉,特点是还包括有与所述的翻管叉的数量相等的翻管 叉方向保持装置,该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链轮和第一链条, 第一链轮空套在转轴上与用于设置转轴的轴座固定,而第二链轮与翻管叉联 结,第一链条套置在第一、第二链轮上;所述的翻管叉具有一翻管叉座,翻管叉座的两侧构成有一对第一、第二叉座轴,第一叉座轴通过第一轴承设在 翻转臂的末端所形成的第一轴承座腔内,而第二叉座轴通过第二轴承设在翻 转臂的末端所形成的并且与第一轴承座腔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腔内,所述的 第二链轮与第一、第二叉座轴中的任意一个叉座轴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链轮与第二叉座轴固定。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还包括 有一链条涨紧器,该链条涨紧器包括一涨紧轮座和一涨紧轮,涨紧轮座固定 在所述的翻转臂上,在涨紧轮座上开设有调整槽,所述的涨紧轮的涨紧轮轴 设在调整槽上,而涨紧轮与所述的第一链条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涨紧轮座固定在翻转臂的一 侧中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翻管叉的整体形状呈v字形。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可由翻转管叉方向保持装置使翻管叉始终 保持朝向上的位置,因此能将出自于轧管机的钢管平稳地转移到配套在本发 明钢管转移机构处的钢管架上,有效地避免了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卸管时 损及钢管的情形。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特别是公众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 有益效果,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但 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任何形式上的而 非实质性的变化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的保护范围。敬请参见附图,给出了机架l,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架l是以立柱或称墩 子的形式出现的,据此完全可以推知,机架1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各种变化, 所以在本专利技术中不需要对机架1进行限定。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也可以是右端)设置动力装置2,该动力装置2包括 图中未予示出的但依据专业常识完全可以推知的电机、减速箱21、主、被动 链轮22、 23、第二链条24,电机与减速箱21相配合,主动链轮22固定在减速箱21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被支链轮23固定在转轴3的轴端,第二链条 24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主、被动链轮22、 23上。随着被动链轮23的旋转,则 带动通过轴座31设于机架1上的转轴3旋转。随着被动链轮23的旋转,则 带动通过轴座31设于机架1上的转轴3旋转。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 转轴3的两端及中部各固定一翻转臂4,如果钢管8的长度长,那么转轴3 也可相应延长,翻转臂4的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因此,固定在转轴3 上的翻转臂4的具体数量的多或少也同样不应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但翻转臂4至少应当有一对。从图示的结构可知,翻转臂4是以悬臂状态地 固定在转轴3上的,这里所讲的悬臂状态是指翻转臂4的基部用平键或锁 定螺钉与转轴3固定,而翻转臂4的末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该自由端加 工有一对第一、第二轴承座腔41a、 41b。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采用平键将 翻转臂4的基部与转轴3上的键槽32键固。当转轴3旋转时,翻转臂4也相 应作360°旋转。请继续见附图,本专利技术所推荐的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6的位置选择在三 个翻转臂4的中间的一个翻转臂4旁,该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6包括第一、 第二链轮61、 62和第一链条63,第一链轮61是不旋转的,它被固定在轴座 31上,而第二链轮62应当是旋转的,具体是与翻管叉5联结,第一链条63 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6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链轮62上。翻管叉5具有 一翻管叉座51,且在翻管叉座51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对第一、第二叉轴511、 512,第一叉轴511通过第一轴承5111可动地设置在前述的第一轴承座腔41a 内,而第二叉轴512通过第二轴承5121可动地设置在前述的第二轴承座腔41b 内。为了对第一轴承5111实施保护,防止尘埃侵袭,因此在第一轴承5111 的侧部加设第一轴承盖5112,第一轴承盖5112与翻转臂4相固定,并且与第 一轴承座腔41a相对应;同样地,为了对第二轴承5121实施保护,加设有第 二轴承盖5122。前面提到的第二链轮62与第二叉轴512固定,固定方式既可 以采用平键,也可以用锁定螺钉,本实施例择前者。在翻转臂4旋转的过程 中,由翻转臂4带动翻管叉座51运动,第二链条62亦然,但是由于第一链 轮61是不转的,因此翻管叉座51的运动方向与翻转臂4的运动方向相反, 从而使翻转管叉5的方向始终朝上,从而能将翻管叉5上的出自轧管机的钢管8平稳地安置在图中示出的钢管架7上。上面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将第一、第二链轮61、 62设在了对应于 翻转臂4的右侧(以图示状态),然而,如果将第一、第二链轮61、 62设在 翻转臂4的左侧,并且将翻管叉5相应地挪至左侧,那么第二链轮62与第一 叉轴511固定。 一旦出现此番情形,应当视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等效。仍请见附图,为了确保第一链条63具有良好的张力,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翻 管叉方向保持装置6还包括有一链条涨紧装置64,该链条涨紧装置64包括一 涨紧轮座641 (也可称张紧轮座)和一涨紧轮642 (也可称张紧轮),涨紧轮 座641的下端用螺钉固定在翻转臂4的一侧的中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是 固定在翻转臂4的右侧的中部,涨紧轮座641的上端探出翻转臂4的平面并 且开设有调整槽6411,涨紧轮642与第一链条63接触,对第一链条63产生 迫紧力,而涨紧轮642的涨紧轮轴6421联结在调整槽6411上,这里所说的 联结例如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转移机构,它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与动力装置(2)传动联结的转轴(3)、固定在转轴(3)上的至少一对翻转臂(4)和配置在翻转臂(4)上的翻管叉(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的翻管叉(5)的数量相等的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6),该翻管叉方向保持装置(6)包括第一、第二链轮(61、62)和第一链条(63),第一链轮(61)空套在转轴(3)上与用于设置转轴(3)的轴座(31)固定,而第二链轮(62)与翻管叉(5)联结,第一链条(63)套置在第一、第二链轮(61、62)上;所述的翻管叉(5)具有一翻管叉座(51),翻管叉座(51)的两侧构成有一对第一、第二叉座轴(511、512),第一叉座轴(511)通过第一轴承(5111)设在翻转臂(4)的末端所形成的第一轴承座腔(41a)内,而第二叉座轴(512)通过第二轴承(5121)设在翻转臂(4)的末端所形成的并且与第一轴承座腔(41a)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腔(41b)内,所述的第二链轮(62)与第一、第二叉座轴(511、512)中的任意一个叉座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增宝殷雪峰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