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凹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224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凹砖,具体涉及建筑上使用的长方形砖。现有建筑上使用的长方形砖结构技术其形状与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其典型的形状要么是整个实心的要么是部分空心的,粘砌连接强度仅靠粘接剂。但随着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温度不断变化(热胀冷缩)、周围设备振动影响、墙自重或多或少会有些偏离支撑面、地基平面因雨水冲刷等出现歪斜、水泥或砂浆一些质量问题(常常会)等,常导致连接失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凸凹砖则新增了机械连接结构,使连接强度更高及可免用粘接剂的,它将砖的两连接面分别制成两凸两凹,砖与砖砌接时可相互嵌入勾连,极大地提高了连接强度,可以不用或极少用水泥、砂浆等粘接剂,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凹砖,涉及建筑上使用的长方形砖(以下简称砖)。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上使用的长方形砖结构技术其形状与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其典型的形状要么是整个实心的要么是部分空心的,在使用中主要靠水泥或砂浆等粘砌连接,但常因各种原因而连接失效。日常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面砖砌墙特别是砌的较高的,随着使用时间较长并因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温度不断变化(热胀冷缩)、周围设备振动影响、墙自重或多或少会有些偏离支撑面、地基平面因长时间雨水冲刷等出现歪斜、水泥或砂浆质量或多或少常会慢慢出现一些问题(常常会)等等,导致连接强度下降,砖与砖间出现少许错位,开始可 能是局部的,但也正是这局部的错位变形会导致整个墙面受力愈加不利,加剧和扩展更多的砖错位,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如常见到的一段时间后整个墙面出现很大的波浪般变形,然后一部分砖脱落,最后使整个墙慢性失效或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强度更高及甚至免用粘接剂的凸凹砖,它将砖的两连接面分别制成两凸两凹,当砖与砖砌接时可相互嵌入勾连,即新增加了机械连接结构,极大地提高了连接强度,可以节省水泥、砂浆等粘接剂甚至不用,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方便了操作。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凸凹砖,包括长方形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砖的两连接面将其中一面沿长度方向、左右前后对称地设置两凹坑,另一面则为与两凹坑形状相匹配、可相互嵌入拔出、也左右前后对称且其位置分别与两凹坑位置处于同一铅垂线的两凸起。所述的凹坑与凸起形状可为适配的四棱柱。所述的凹坑与凸起形状可为适配、同锥度的四棱台。所述的凹坑底面及或凸起顶面是水平的。所述的凸起与凹坑形状上涉及相配合的各向体积尺寸恒小于等于凹坑的。所述的两凹坑或两凸起的位置从长度方向看,应分别处于从砖的左及右边起算约四分之一总长的位置。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俯、仰示意视图和砖与砖连接示意图。图中I.长方形砖,2.连接面,3.被连接砖,4.凹坑,5.凸起。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优选的实施例——一种凸凹砖。它在常见的长方形砖I (显然该形状本专利技术是指的很接近长方形的类似形砖)基础上,将砖的两连接面2中的一面沿长度方向、左右前后对称地设置两凹坑4 (如本例用立方形凹坑,故整体看类似日字形),另一面则为与 两凹坑4形状相匹配、可相互嵌入拔出、也左右前后对称且其位置分别与两凹坑位置处于同一铅垂线的两凸起5。所述的两凹坑4或两凸起4的位置从长度方向看,应分别处于从砖的左及右边起算约四分之一总长的位置,以保证另两相靠的被连接砖3左右不干涉(当为四分之一时为零接缝,故实际应略小于四分之一以留出两相靠砖的粘接剂用接缝),且两转的位置对本砖的对称平面也对称(这样砖各壁面强度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凹砖,包括:长方形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砖的两连接面将其中一面沿长度方向、左右前后对称地设置两凹坑,另一面则为与两凹坑形状相匹配、可相互嵌入拔出、也左右前后对称且其位置分别与两凹坑位置处于同一铅垂线的两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凹砖,包括长方形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砖的两连接面将其中一面沿长度方向、左右前后对称地设置两凹坑,另一面则为与两凹坑形状相匹配、可相互嵌入拔出、也左右前后对称且其位置分别与两凹坑位置处于同一铅垂线的两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凸凹砖,其特征是,所述的凹坑与凸起形状可为适配的四棱柱。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凸凹砖,其特征是,所述的凹坑与凸起形状可为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工栾连平徐萌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