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偏心分析方法以及辊偏心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17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轧机的辊偏心分析方法以及辊偏心消除装置。在非轧制时令工件辊对成为触碰辊状态而令支承辊对旋转既定转数,同时对该支承辊的一转区间进行傅立叶分析而设定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令支承辊对的由傅立叶分析的次数限定的相对相位错开180度,在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辊轧机旋转既定转数,同时进行傅立叶分析并修正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而设定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令相对相位再错开180度,并在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辊轧机旋转既定转数,同时进行傅立叶分析而修正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而设定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分析辊轧机的辊偏心。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单且可靠地算出上下偏心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偏心分析方法以及辊偏心消除装置才支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轧制短的被轧制材的辊轧机中分析辊偏心的方法。技术背景在以往的辊轧机中,有可能由于因支承辊的偏心而在工件辊对的表面上 产生的变动而降低所轧制的板厚的均一性。为了防止这样的由于工件辊对的 表面的变动所引起的不良情况,提出有例如对轧制载荷在支承辊的l转的区 间中进行傅立叶级数展开从而分析辊偏心、并根据从各频率成分(周期)下 的振幅以及相位计算出的数据对工件辊对的表面进行修正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支承辊每1转时计算出的分析结果来自动地进行工件辊对的表面的 修正。但是,如果在轧制短的被轧制材时使用上述辊轧机,则由于支承辊还未 旋转l周轧制就结束了,所以无法使用上述那样的、将轧制中的载荷变动傅 立叶级lt艮开并进行分析的方法。此外,即便被轧制材是支承辊l周以上的长度,在基于充分的分析结果 而进行轧制的长度在全部轧制中所占比例较低时,也无助于板厚精度的提 高。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不进行轧制时(非轧制时)令工件私波此以一定的 力接触而形成触碰辊状态,对旋转时的载荷变动进行傅立叶级数展开,从而 进行与上勤目同的分析(以下,称为触碰辊分析)。在这样的触碰辊分析中,动来进行分析。因此,计算出的上下偏心成分有可能与原本的偏心成分的值 不同。因此,在使用触碰辊分析时会产生偏心消除效果的不均。因此,提出有能够分别检测上支承辊的偏心成分(栽荷变动)和下支承辊的偏心成分(载荷变动)的辊偏心的测量方法(例如参照特开昭51-138468 号公报)。在该方法中,在触碰辊分析中,令第一转和第二转的傅立叶分析 时的支承辊的相位不同,计算上下的偏心量、上下偏心的初始相位。但是,在上述公报中公开的方法中,为了计算上下偏心量而需要进行特 殊的计算。因此控制复杂,所以期望提供一种方法能够取代上述方法而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分离支承辊的上下偏心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可靠 地高精度地计算上下偏心成分的辊轧机的辊偏心分析方法、以及辊偏心消除 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一般的触碰辊分析中,如果对由于上下的支承辊的转速差而产生的载荷变动的脉动(起伏)周期的7倍以上的旋转数进行 分析,则能够高精度地分离上下偏心成分。上下的支承辊的转速差例如设定 为0. 1 % ~ 1 %左右。举转速差为0. 1 %的情况为例,支承辊1000转与栽荷 变动的l脉动周期对应。因此,为了得到期望的精度,需要令支承辊旋转7000 转以上,分析时间巨大而难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基于这些见解,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辊偏心分析方法是分析在工件辊对之间对被轧制板进行轧制 的辊轧机的支承辊的辊偏心的方法,所述工件辊对设置在一对上述的支承辊 之间,包括下述步骤第一分析步骤,在非轧制时令上述工件辊对抵接而形 成为触碰辊状态而进行上述辊礼机的运转,令上述支承辊对旋转既定转数, 同时在该支承辊对的一个旋转区间中进行傅立叶分析,设定上述支承辊对的 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第二分析步骤,令上述支承辊对的由上述傅立叶分析 的次数限定的相对相位错开180度,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迷第一偏 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述辊轧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迷傅立叶分 析并修正上述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从而设定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第三分 析步骤,在该第二分析步骤后,令上述支承辊对的上迷相对相位再错开180 度,并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述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述辊轧 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述傅立叶分析,修正上述第二偏心消除控 制值,从而设定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此外,在上述辊偏心分析方法中,可以构成为,在令上述工件辊对相互 分离的非触碰辊状态下,令上述支承辊对的上述相对相位错开180度。此外,在上述辊偏心分析方法中,可包含第四分析步骤,在上迷笫三 分析步骤后将上述支承辊对的绝对相位错开90度,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 根据上述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述辊轧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 行上述傅立叶分析,修正上述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从而设定第四偏心消除控制值;第五分析步骤,在该第四分析步骤后将上述支承辊对的绝对相位再 错开90度,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述第四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 述辊轧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述傅立叶分析,修正上述第四偏心 消除控制值,从而设定第五偏心消除控制值。本专利技术的辊偏心消除装置,对在工件辊对之间轧制被轧制板的辊轧机进 行控制,并且消除支承辊的辊偏心,所述工件辊对设置在一对上述的支承辊 之间,其中,在非轧制时令上述工件辊对抵接而形成为触碰辊状态而进行上述辊轧机的运转,令上述支承辊对旋转既定转数,同时在该支承辊对的一个 旋转区间中进行傅立叶分析,设定上述支承辊对的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并 且令上述支承辊对的由上述傅立叶分析的次数限定的相对相位错开180度, 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迷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述辊轧机旋 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述傅立叶分析并修正上述第一偏心消除控制 值,从而设定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并且令上述支承辊对的上迷相对相位再 错开180度,并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述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 上述辊轧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述傅立叶分析,修正上述第二偏 心消除控制值,从而设定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基于该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 令上述辊轧机运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令相对相位错开180度并在之后的分析步骤中修正之前的分析步骤中 的控制残差,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算出上下支承辊的上下偏心成分 并抑制因辊偏心引起的载荷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轧制中的由辊偏心引起 的工件辊之间的间隙变动,所以能够提高轧制的材料的板厚精度。此外,在 各分析步骤中通过进行既定次数的傅立叶分析而能够得到足够的精度,而且 能够大大缩短分析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压压下控制装置以及辊轧机的概要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辊偏心分析方法的工序的图。图3是对分析运算部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图4是用于对相对相位差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表示同时进行1、 3次偏心分析的模拟结果的图。图6是对触碰辊分析的上下偏心成分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连续地进行2次偏心分析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同时进行1、 2次偏心分析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同时进行2、 3次偏心分析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同时进行1~3次偏心分析的模拟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辊偏心分析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另外, 各图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辊偏心分析方法而控制具有压下压力缸 的液压压下控制装置1的辊轧装置10的概要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辊轧装置IO具有一对上下支承辊BI、 B2、设置在该上下 支承辊对B1、 B2之间的一对上下工件辊W1、 W2,能够在这些上下工件辊W1、 W2对之间轧制被礼制材。辊轧机10与上支承辊Bl抵接地具有测力传感器11,由该测力传感器1。该液压压下控制装置(偏心消除装置)1与伺服阀13电连接,所述伺服 阀13与抵接于下支承辊B2的压下压力缸12连接。通过该结构,根据来自 液压压下控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偏心分析方法,分析在工件辊对之间对被轧制板进行轧制的辊轧机的支承辊的辊偏心,所述工件辊对设置在一对上述的支承辊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分析步骤,在非轧制时令上述工件辊对抵接而形成为触碰辊状态而进行上述辊轧机的运转,令上述支承辊对旋转既定转数,同时在该支承辊对每一转的区间中进行傅立叶分析,设定上述支承辊对的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 第二分析步骤,令上述支承辊对的由上述傅立叶分析的次数限定的相对相位错开180度,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述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述辊轧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述傅立叶分析并修正上述第一偏心消除控制值,从而设定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 第三分析步骤,在该第二分析步骤后,令上述支承辊对的上述相对相位再错开180度,并在上述触碰辊状态下令根据上述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运转的上述辊轧机旋转上述既定转数,同时进行上述傅立叶分析,修正上述第二偏心消除控制值,从而设定第三偏心消除控制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纪文铃木英之深水隆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IHI金属生产设备科技株式会社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