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000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8:27
一种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夹持结构和串刀条组成,其中:所述夹持结构由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夹钳组成,每个夹钳均由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组成,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之间形成夹钳的钳嘴,且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以此使得所述夹钳的钳嘴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所述串刀条为长条状,串刀条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区分为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串刀条设置在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之间,串刀条的输入端位于最上方的夹钳之上,串刀条的输出端位于最下方的夹钳之下,且夹钳和串刀条之间设置有串刀条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限制了串刀条在其宽度、厚度以及长度方向的自由度,满足机械加工的连续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手术刀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手术刀片机械加工过程中整理用的串刀机构,机械加工包括手术刀片刃口自动磨削、手术刀片自动抛光、手术刀片热处理后的自动剥断等等。
技术介绍
中国生产手术刀片已有50年历史。长期以来,手术刀片的生产一直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特别是手术刀片的刃口磨削加工50年来均采用手工磨削工艺。改革开放后,中国生产的无菌包装手术刀片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目前,中国生产的手术刀片不仅内销,而且大量外销。据统计全世界一年手术刀片的总销量在8 10亿片,而中国仅一家最大的手术刀片生产企业就占有2亿片。如此大的生产规模,仍然沿用手工加工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然而,申请人在解决了自动加工的问题后,又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医用手术刀片的特殊性,加工完成后的刀片不能随意堆摞,以免损伤刀刃甚至划伤操作人员,于是,加工完成的手术刀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搜集整理。传统的手工加工过程中,使用串刀条进行串刀,操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刀片串在串刀条上,一根串刀条串满即更换串刀条,如此反复。但是,手工操作使用的串刀条无法满足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加工的连续性要求,由于自动加工设备均为连续工作,若串刀条上串满刀片,则需要暂停自动加工设备后将串满刀片的串刀条替换成空的串刀条后,自动加工设备才能再次运作,这就影响了效率;其次,自动加工设备中的机械手对串刀条的位置要求高,若串刀条位置偏移了机械手的卸刀位置,则机械手无法将刀片准确地串在串刀条上。于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手术刀片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加工连续性要求的串刀机构成为本专利技术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串刀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手术刀片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加工过程中手术刀片搜集整理的连续性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刀机构,由夹持结构和串刀条组成,其中 所述夹持结构由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夹钳组成,每个夹钳均由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组成,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之间形成夹钳的钳嘴,且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以此使得所述夹钳的钳嘴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所述串刀条为长条状,串刀条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区分为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 所述串刀条设置在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之间,串刀条的输入端位于最上方的夹钳之上,串刀条的输出端位于最下方的夹钳之下,且夹钳和串刀条之间设置有串刀条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限制了串刀条在宽度、厚度以及长度方向的自由度。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I、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串刀条上开设的定位孔,第一夹钳臂或第二夹钳臂上对应于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定位销,在钳嘴关闭状态下,定位销伸入定位孔中,在钳嘴打开状态下,定位销脱离定位孔。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中一者为主动钳臂,另一者为从动钳臂,其中,主动钳臂与一直线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从动钳臂铰接在一基座上,主动钳臂和从动钳臂之间通过一弹性元件连接; 当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主动钳臂远离所述串刀条时,所述弹性元件迫使从动钳臂同时远离串刀条; 当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主动钳臂靠近所述串刀条时,所述弹性元件迫使从动钳臂同时靠近串刀条。 3、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4、上述方案中,所述串刀条的输出端设置有一限位结构。5、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串刀条输出端用于阻止手术刀片下落的卡块,当需要取出手术刀片时,只需将该卡块移除即可取出手术刀片。6、上述方案中,所述串刀条上输入端与最上方夹钳之间开设有临时定位孔,对应于该临时定位孔设置有临时定位销,临时定位销与一直线驱动机构连接,由于手术刀片由输入端下落的速度较快,在最上方的夹钳钳口打开之后闭合之前,临时定位销穿设在临时定位孔中,以阻止上方的手术刀片继续下落至最上方的夹钳上,以免手术刀片落入未闭合的钳口中,待最上方的夹钳钳口闭合后,临时定位销脱离临时定位孔,临时定位销上的手术刀片下落。7、上述方案中,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采用下列机构之一 Ca)推进气缸,推进气缸的活塞杆作为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b)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动子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C)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的组合,其中,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螺母作为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端。7、上述方案中,所述夹钳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当上方夹钳上的手术刀片累积到一定数量时,上方的夹钳钳嘴打开,此时,下方夹钳的钳嘴处于关闭状态,上方夹钳上的手术刀片从打开的钳嘴中下落至下方夹钳上,接着,上方夹钳钳嘴关闭,下方夹钳钳嘴打开,使得手术刀片下落至串刀条输出端。8、上述方案中,所述“夹钳钳嘴打开”指的是夹钳的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同时远离串刀条; 所述“夹钳钳嘴关闭”指的是夹钳的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同时靠近串刀条。9、上述方案中,所述夹钳的钳嘴不能同时处于打开状态,应至少有一个夹钳的钳嘴处于关闭状态,并夹持着串刀条。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是使用夹持结构夹持着串刀条,机械手将手术刀片运送至串刀条输入端处,并由输入端串入,刚串在串刀条上的刀片均由最上方的夹钳承托着,当最上方的夹钳上的手术刀片达到一定数量时,夹钳钳口打开,使其上方的手术刀片下落至其下方的夹钳上,以此类推,直至手术刀片下落至串刀条的输出端,输出端上的限位结构阻止手术刀片从输出端脱出,当需要将手术刀片从串刀条上取出时,只需将限位结构移除即可; 由于串刀条始终由至少一个夹钳夹持着,且夹钳与串刀条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以串刀条不会偏移初始位置或下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I、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夹持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夹钳,且串刀条始终由至少一个夹钳夹持着,且夹钳与串刀条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以串刀条始终保持在初始位置,机械手始终能准确地将手术刀片串在串刀条上。2、由于本专利技术中串刀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不固定,手术刀片由输入端串入,并从输出端取出,串刀条有夹持结构夹持着,故串刀条输入端的位置始终不变,将串刀条上的手术刀片取出后无需调整串刀条的位置。3、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一立体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二立体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形式工作状态一立体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形式工作状态二立体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种形式立体 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串刀条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串刀条;2、输入端;3、输出端;4、第一夹钳臂;5、第二夹钳臂;6、推进气缸;7、手术刀片;8、定位孔;9、定位销;10、卡块;11、临时定位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串刀机构 参见附图I和附图2所示,主要由夹持结构和串刀条I组成,其中 所述夹持结构由两个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夹钳组成,每个夹钳均由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组成,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之间形成夹钳的钳嘴,且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以此使得所述夹钳的钳嘴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所述串刀条I为长条状,串刀条I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区分为一输入端2和一输出端3,串刀条I的后半段弯曲后拾罪在卡块10上。所述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夹持结构和串刀条(1)组成,其中:所述夹持结构由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夹钳组成,每个夹钳均由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组成,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之间形成夹钳的钳嘴,且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以此使得所述夹钳的钳嘴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所述串刀条(1)为长条状,串刀条(1)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区分为一输入端(2)和一输出端(3);所述串刀条(1)设置在第一夹钳臂(4)和第二夹钳臂(5)之间,串刀条(1)的输入端(2)位于最上方的夹钳之上,串刀条(1)的输出端(3)位于最下方的夹钳之下,且夹钳和串刀条(1)之间设置有串刀条(1)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限制了串刀条(1)在其宽度、厚度以及长度方向的自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迎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