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4905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从美国引进成体熊本牡蛎亲贝,并将其养殖在室内海水育苗场中,进行亲贝促熟;B、通过催产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将受精卵进行幼虫孵化;C、孵化出的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进行选优,置于培育池中培养;E、幼虫培育至350-380μm出现眼点时,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附苗;幼虫培育至600μm以上时,置于室外沉淀池中中间培育;稚贝生长至5mm以上时,置于自然海区进行成贝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亲贝促熟、诱导排放精卵、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中间培育、自然海区养成等步骤,建立了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可以大规模培育出熊本牡蛎苗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贝类的人工繁育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熊本牡贩(Crassostrea sikamea)原产于东亚,20世纪40年代被引进到美国西海岸。熊本牡蛎个体大多卵圆形,且较小,一般不会超过10cm,生长2-3年达到商品规格;左壳为固着壳,向内深陷,具明显的纵肋,呈猫爪状,右壳平;熊本牡蛎壳质坚硬,肉质清甜,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是长牡贩(Crassostrea gigas)的一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通过从美国引进熊本牡蛎成贝,根据熊本牡蛎的繁殖习性,通过亲贝促熟、 诱导排放精卵、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中间培育、自然海区养成等步骤,建立了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可以大规模培育出熊本牡蛎苗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对于开展熊本牡蛎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增加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从美国引进成体熊本牡蛎亲贝,并将其养殖在室内海水育苗场中,进行亲贝促熟;B、通过先降温再升温的催产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将受精卵置于特定的孵化池中进行幼虫孵化;C、孵化出的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进行选优,并将D形幼虫置于培育池中培养;E、幼虫培育至350-380 出现眼点时,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附苗;幼虫培育至eooym以上时,置于室外沉淀池中进行中间培育;稚贝生长至5mm以上时,置于自然海区进行成贝养成。进一步地说从美国自然海区中采捕2-3龄、壳高6-lOcm的熊本牡蛎个体,作为繁殖亲贝,所述室内海水育苗场的水温控制在26-29°C。更进一步地说所述亲贝促熟的方法是将熊本牡蛎亲贝置于室内水温28-29°C、10_20m3的室内海水育苗场中培育,每日投喂金藻、小球藻、扁藻和螺旋藻。所述亲贝性腺发育成熟以后,首先在20°C的低温海水中放置3-5小时,再将亲贝置于28°C的高温海水中诱导亲贝排放精卵;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卵子周围的精子数量5-10个时,将雄性个体取出;将受精卵置于水温28-29°C的10-20m3的孵化池中进行幼虫孵化。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运用350目筛絹进行选优,并将D形幼虫置于10-20m3的培育池中培养。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根据熊本牡蛎的繁殖习性,通过亲贝促熟、诱导排放精卵、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中间培育、自然海区养成等步骤,建立了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可以大规模培育出熊本牡蛎苗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1、2012年6月26日,从美国自然海区中采捕2_3龄、壳高6_10cm的个体120个作为繁殖亲贝,此时育苗场水温26. 5°C。2、亲贝促熟将亲贝置于室内水温28°C的ISm3的水体中培育,每日投喂金藻、小球藻、扁藻和螺旋藻。 3、诱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解剖3-5个亲贝,在显微镜下观察性腺发育情况。当卵子和精子成熟时,将亲贝首先放在20°C的低温海水中4小时,再将亲贝置于28°C的高温海水中诱导亲贝排放精卵;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卵子周围的精子数量5-10个时,将雄性个体取出;将受精卵置于水温28°C的10-20m3的孵化池中进行幼虫孵化。4、选幼和幼虫培育当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运用350目筛絹进行选幼,并将D形幼虫置于20m3的培育池中,密度为8个/ml ;D形幼虫早期培育密度小于10个/ml,投喂金藻;壳顶幼虫早中期密度小于5个/ml,投喂金藻和小球藻;壳顶幼虫后期,培养密度不大于I个/ml,混合投喂小球藻和扁藻;日换水次数3次,日换水量为2个全量,日投饵次数3次;培育盐度28-30,水温26-29°C。5、附苗幼虫培育至350 u m出现眼点,且当眼点幼虫率达到25%时,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附苗,附着变态期间,加大充气量、换水量和投饵量;6、稚贝培育幼虫附着后培育至eOOym以上时,置于室外沉淀池中中间培育。稚贝生长至5_以上时,采用网笼浮筏吊养方式,置于自然海区进行养成。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从美国引进成体熊本牡蛎亲贝,并将其养殖在室内海水育苗场中,进行亲贝促熟; B、通过先降温再升温的催产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受精卵在孵化池中进行幼虫孵化; C、孵化出的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进行选优,并将D形幼虫置于培育池中培养; E、幼虫培育至350-380 μ m出现眼点时,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附苗;幼虫培育至600 μ m以上时,置于室外沉淀池中进行中间培育;稚贝生长至5mm以上时,置于自然海区进行成贝养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美国自然海区中采捕2-3龄、壳高6-lOcm的熊本牡蛎个体,作为繁殖亲贝,所述室内海水育苗场的水温控制在 26-29 °C。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贝促熟的方法是将熊本牡蛎亲贝置于室内水温28-29°C、10-20m3的室内海水育苗场中培育,每日投喂金藻、小球藻、扁藻和螺旋藻。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贝性腺发育成熟以后,首先将亲贝放置在20°C的低温海水中3-5小时,再将亲贝置于28°C的高温海水中诱导排放精卵;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卵子周围的精子数量5-10个时,将雄性个体取出;将受精卵置于水温28-29°C的10-20m3的孵化池中进行幼虫孵化。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运用350目筛絹进行选优,并将D形幼虫置于10-20m3的培育池中培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从美国引进成体熊本牡蛎亲贝,并将其养殖在室内海水育苗场中,进行亲贝促熟;B、通过催产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将受精卵进行幼虫孵化;C、孵化出的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进行选优,置于培育池中培养;E、幼虫培育至350-380μm出现眼点时,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附苗;幼虫培育至600μm以上时,置于室外沉淀池中中间培育;稚贝生长至5mm以上时,置于自然海区进行成贝养成。本专利技术通过亲贝促熟、诱导排放精卵、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中间培育、自然海区养成等步骤,建立了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可以大规模培育出熊本牡蛎苗种。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763617SQ20121029647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丛日浩, 孔令锋, 李琪, 杨建敏, 王卫军, 王许波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从美国引进成体熊本牡蛎亲贝,并将其养殖在室内海水育苗场中,进行亲贝促熟;B、通过先降温再升温的催产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受精卵在孵化池中进行幼虫孵化;C、孵化出的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进行选优,并将D形幼虫置于培育池中培养;E、幼虫培育至350?380μm出现眼点时,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附苗;幼虫培育至600μm以上时,置于室外沉淀池中进行中间培育;稚贝生长至5mm以上时,置于自然海区进行成贝养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琪王卫军丛日浩王许波孔令锋杨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