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830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目前,将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构成独立系统独立运行,当系统电量多余时,就会把电送给远负荷,造成能源浪费,同时重要负荷随时需要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智能微电网,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柴油机组、能源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储能装置、能量管理装置、子网系统以及主电力线组成。其中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为主要发电系统,柴油机组为辅助发电系统。该电网子网既可以离网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并网系统和离网系统可以进行能量互补,从而提高整个智能微电网的发电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发电系统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涉及供配电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将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构成独立系统独立运行,是解决偏远地区或者远离海岸孤岛供电的最有效方式,这种独立电网,当分布式发电系统电量多余时,就会把电送给远负荷,造成能源浪费,同时重要负荷随时需要供电,从远距离调电过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其中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为主要发电系统,柴油机组为辅助发电系统。该电网子网既可以·离网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并网系统和离网系统可以进行能量互补,从而提高整个智能微电网的发电效率,同时,在子网系统进行并网运行时,可以使整个电网平稳运行,减少电网突然波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系统由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柴油机组、能源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储能装置、能量管理装置、子网系统以及主电力线组成。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源切换装置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主电力线上,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和柴油机组分别连接在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储能装置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柴油机组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能量管理装置分别和柴油机组、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连接。在子网系统中,子网系统由子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子网储能装置组成。子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并入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子网储能装置接入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接入主电力线上。子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除了把能量送给负荷之外,多余的能量通过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储存在子网储能装置中,实现离网运行,减少整个电网远距离输送,节省资源。当子网储能装置能量充满时,子网可以通过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并网,实现并网运行,能量通过子网储能转换装置输入端把能量送到主电力线上,提高效率。当子网从主电力线输入能量时,子网可以减少电网突然波动,使整个电网平稳运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在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变换器和风力并网柜。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端接入交流变换器的输入端,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风力并网柜与主电力线连接。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汇流箱,光伏逆变器,光伏并网柜。首先由太阳能电池板串联组成符合光伏逆变器输入端电压、电流的等级要求,在通过直流汇流箱把太阳能串联的电池板并联接入光伏逆变器输入端,光伏逆变器组输出端通过光伏并网柜与主电力线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为柴油机组;②为电源切换装置; ③为能源储能转换装置;④为储能装置;⑤为子网系统;⑥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⑦为能量管理装置;⑧为主电力线。具体实施方法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源切换装置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主电力线上,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和柴油机组分别连接在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储能装置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柴油机组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能量管理装置分别和柴油机组、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连接。所有的设备动作都可以通过能量管理装置进行控制,做到当事故发生时,可以使系统快速反应,保证用户正常用电。权利要求1.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其特征是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柴油机组、能源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储能装置、能量管理装置、子网系统以及主电力线组成,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电源切换装置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主电力线上,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和柴油机组分别连接在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储能装置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柴油机组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能量管理装置分别和柴油机组、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其特征在是在子网系统中,子网系统由子网可再生能源系统、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子网储能装置组成,子网可再生能源系统并入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子网储能装置接入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子网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接入主电力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目前,将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构成独立系统独立运行,当系统电量多余时,就会把电送给远负荷,造成能源浪费,同时重要负荷随时需要供电。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智能微电网,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柴油机组、能源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储能装置、能量管理装置、子网系统以及主电力线组成。其中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为主要发电系统,柴油机组为辅助发电系统。该电网子网既可以离网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并网系统和离网系统可以进行能量互补,从而提高整个智能微电网的发电效率。文档编号H02J3/38GK202513586SQ20112051143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广斌, 曾鹏飞, 李晟, 肖慧明, 陈德志 申请人: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兴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兴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其特征是: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柴油机组、能源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储能装置、能量管理装置、子网系统以及主电力线组成,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电源切换装置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主电力线上,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和柴油机组分别连接在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储能装置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柴油机组连接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的输入端;能量管理装置分别和柴油机组、子网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储能转换装置、电源切换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晟刘广斌肖慧明曾鹏飞陈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兴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兴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