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洁贞专利>正文

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599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18:36
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包括有铝壳、后盖、铝基板,铝壳设置在后盖和泡壳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连接;中空且两端通透的中板竖向置于铝壳内,其中板顶端与后盖相连接,底端连接有铝基板,且铝基板横向位于铝壳内部下端;LED灯珠设置在铝基板下表面,并位于泡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为镂空铝壳,其铝壳内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中板为T型,中板顶端与后盖形成一容置驱动电源的空间,中板中部将驱动电源和LED灯珠分隔开。该散热结构能将灯体的热量通过热辐射与热交换快速的把热量散发出去,达到降温及保护灯珠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能将驱动电源发出的热量与LED灯珠产生的热量隔绝开来,而且由于是敞开式的散热结构,灯体有更多的面积用于散热,同时加强灯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使得灯体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LED灯中的散热结构比较封闭,驱动电源包在灯体里面并且所用金属过多,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由于驱动电源产生的热量与灯珠产生的热量封闭在同一个环境中,相互加热作用明显,同时忽略了空气的流动可以带走的热量,其散热效果不王电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高金属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灯体的热量,加强了驱动电源及灯珠的寿命及大幅减少灯珠的光衰。本技术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包括有铝壳、后盖、铝基板,铝壳设置在后盖和泡壳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连接。中空且两端通透的中板竖向置于铝壳内,其中板顶端与后盖相连接,底端连接有铝基板,且铝基板横向位于铝壳内部下端。LED灯珠设置在铝基板下表面,并位于泡壳内,所述铝壳为镂空铝壳,其铝壳内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中板为T型,中板顶端与后盖形成一容置驱动电源的空间,中板中部将驱动电源和LED灯珠分隔开。铝壳下端口具有一横向突出的平面,铝基板的上表面与该铝壳平面相接触,并通过螺丝与中板的锁紧使铝基板紧贴在铝壳平面上。所述铝壳为喇叭状,铝壳壁上沿其壁一周开设有数个竖向的长方形通孔。所述铝壳表面具有氧化铝层或漆层。所述铝壳为板材旋压或者拉伸成型的中空铝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铝壳为中空铝件,铝壳部分通过冲压成型方式做成镂空状,下端开口直接与铝基板接触,并用螺丝把铝基板锁紧在铝壳下端口横向位置,使得铝基板的热量能充分导入铝壳。2、铝壳表面通过阳极氧化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铝层或在涂覆一层漆层,通过氧化铝层或漆层的高辐射系数把铝壳中的热量快速散发到空气当中。3、把铝壳镂空,铝壳内部加热后的空气可以快速的离开铝壳本体流动到空气当中。4、通过铝壳隔绝驱动电源与灯珠的热环境,使其相互加热的影响减至最低。同时上升的空气也可以降低驱动电源的温度。因此,该散热结构能将灯体的热量通过辐射与交换的效果快速的散发出去,达到降温及保护灯珠的效果,提高驱动电源跟灯珠的寿命,同时大幅延缓灯珠的光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铝壳、2.后盖、3.铝基板、4.泡壳、5. LED灯珠、6.中板、7.驱动电源、8.空间、9.螺丝、10.平面,1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中所示的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包括有镂空铝壳I、后盖2、铝基板3,铝壳I设置在后盖2和泡壳4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连接。铝基板3置于铝壳I内,LED灯珠5设置在铝基板3下表面,并位于泡壳4内。铝壳I内置有一个中空且两端通透的T型中板·7的连接线从中板6内部穿过至其下端,与LED灯珠5相连接,中板6中部将驱动电源7和LED灯珠5分隔开。在铝壳I下端口横向平面设置铝基板3,铝基板3固定在中板6下端面上。本实施例中采用螺丝9将铝基板3螺设在中板6上,也可以采用其他适用的固定方式将铝基板3固定在中板6上。本实施例中中板6与后盖2通过卡扣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而招壳I上端插入中板6与后盖2结合后形成的空隙中,使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实际上三者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可以适用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关系仅是其中之一。所述铝壳I为镂空铝壳,这样可以增加散热面积,因此铝壳I内部加热后的空气可以快速的离开铝壳本体流动到空气当中。本实施例中采用旋压或拉伸成型的镂空铝壳,旋压或拉伸成型的铝壳在保证灯体散热情况下更节省金属材料。本实施例中铝壳I通过旋压或者拉伸的方式形成喇叭状外形,并把下端做成台阶状,再通过冲压在铝壳壁上冲出多个长方形的通孔11,实际上通孔11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铝壳I的形状也可以是任何可适用的形状。 由于驱动电源7被设置在后盖2和中板上端构成的空间8内,其驱动电源7和LED灯珠5之间隔了铝壳1,两者间相隔的距离变大。而铝壳I为镂空铝壳,与外界相通,其内部的空气相当于与外界空气同在一个热状态。通过放置在后盖2与铝壳I之间的中板6跟开槽铝壳内部的空气把驱动电源7与LED灯珠5的热环境分隔开来,使其相互加热的影响减至最低。由于铝基板6和铝壳I均为金属板,同时铝基板6与铝壳I下端口内壁相接触,因此可以将LED灯珠5发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空气中。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传递热量,在铝壳I下端口具有一横向突出的平面10,铝基板6通过螺丝与中板6的锁紧将铝基板6紧贴在铝壳平面10上,使LED灯珠5传递到铝基板6上的热量快速传递到铝壳I上,通过铝壳I迅速将LED灯珠5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进一步,为了发散热量,在铝壳I表面通过阳极氧化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铝层或喷涂一层漆层(图中未示),通过氧化铝层或漆层的高辐射系数把铝壳I中的热量快速散发到空气当中。敞开式的散热结构,让灯体有更多的散热面积,同时加强灯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使得灯体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并且旋压或拉伸成型的铝壳在保证灯体具有良好散热 效果的同时更节省金属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包括有铝壳、后盖、铝基板,铝壳设置在后盖和泡壳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连接;中空且两端通透的中板竖向置于铝壳内,其中板顶端与后盖相连接,底端连接有铝基板,且铝基板横向位于铝壳内部下端;LED灯珠设置在铝基板下表面,并位于泡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为镂空铝壳,其铝壳内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中板为T型,中板顶端与后盖形成一容置驱动电源的空间,中板中部将驱动电源和LED灯珠分隔开。2.如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铝壳下端口具有一横向突出的平面,铝基板的上表面与该铝壳平面相接触,并通过螺丝与中板的锁紧使铝基板紧贴在铝壳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I或2中所述的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为喇叭状,铝壳壁上沿其壁一周开设有数个竖向的长方形通孔。4.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表面具有氧化铝层或漆层。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为板材旋压或者拉伸成型的中空铝壳。专利摘要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包括有铝壳、后盖、铝基板,铝壳设置在后盖和泡壳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连接;中空且两端通透的中板竖向置于铝壳内,其中板顶端与后盖相连接,底端连接有铝基板,且铝基板横向位于铝壳内部下端;LED灯珠设置在铝基板下表面,并位于泡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为镂空铝壳,其铝壳内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中板为T型,中板顶端与后盖形成一容置驱动电源的空间,中板中部将驱动电源和LED灯珠分隔开。该散热结构能将灯体的热量通过热辐射与热交换快速的把热量散发出去,达到降温及保护灯珠的效果。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511249SQ20122014795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洁贞 申请人:张洁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隔敞开式散热结构,包括有铝壳、后盖、铝基板,铝壳设置在后盖和泡壳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连接;中空且两端通透的中板竖向置于铝壳内,其中板顶端与后盖相连接,底端连接有铝基板,且铝基板横向位于铝壳内部下端;LED灯珠设置在铝基板下表面,并位于泡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为镂空铝壳,其铝壳内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中板为T型,中板顶端与后盖形成一容置驱动电源的空间,中板中部将驱动电源和LED灯珠分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贞
申请(专利权)人:张洁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