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治疗的注射液,尤其涉及用于活动性慢性迁延性肝炎治疗的注射液。
技术介绍
苦参碱(matrine),别名母菊碱、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西豆根、苦平子、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属吡啶生物碱类化合物。有四种型,常见的为a-苦参碱。a型,针状或棱柱状结晶,熔点76°C,旋光度 D+39. 1° (水)。P型,正斜方形棱柱状结晶,熔点87 V,旋光度D+38。(1%乙醇)。y 型,液体,沸点 223°C (800Pa),密度(20°C ) I. 088g/cm3,折射率1.5287。6型,棱柱状结晶,熔点84°C。可溶于水、苯、氯仿、乙醚、二硫化碳,微溶于石油醚。来源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广豆根(S. subprostrata Chun etT. Chen)的根等。动物实验显示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中枢抑制、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抗肿瘤、利尿、抗溃疡等作用,此外还有抗菌作用以及对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低下有防治作用。现有的苦参碱注射液中,由于苦参碱易氧化变黄,生成氧化苦参碱,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苦参碱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包含有苦参碱10g,焦亚硫酸钠0—2g,稀盐酸适量,并用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