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496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链缓冲装置,它包括位于铰链缓冲装置前部的活塞杆及用于安装活塞杆的缸体,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或和活塞杆上开有将该铰链缓冲装置安装在铰链上的连接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缓冲装置只需通过连接缺口扣合在铰链的转动销轴上即可,避免了传统工序中往连接孔穿接转动销轴的复杂麻烦工序,该缓冲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灵活,简易快捷,降低工人的安装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铰链生产成本。另外,当铰链在使用过程中,缓冲装置出现磨损而需更换时,使用者可轻松地将缓冲装置的连接缺口从转动销轴上拆卸下来,进而方便快捷地完成缓冲装置的更换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铰链产品的缓冲器具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铰链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具用铰链产品中,为使铰链在收合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大多数产品的采用了阻尼机构,形成了现行市场上畅销的液压阻尼铰链,阻尼机构大多是采用液压阻尼油缸为主,少数也采用阻尼气缸,它有效避免了家具产品的柜门在收合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回复力而与柜体发生碰撞。现有的液压阻尼铰链,其在活塞杆与缸体的后部均钻有连接孔,随后分别以转动销轴穿过连接孔,转动销轴则固定在铰链的臂身上。在铰链的安装过程中,需安排专门的工人花费大量的工时将转动销轴穿接在连接孔上及将转动销轴固定在臂身上,而且,为提高安装产量往往还需配备相应的安装夹具,安装工作复杂麻烦,工人的工作效率仍然较低,使得铰链的生产成本无法得到进一步的降低。另外,在铰链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液压阻尼油缸一旦产生磨损而需更换时,使用者必须通过复杂麻烦的拆卸过程才能将液压阻尼油缸拆下进行更换,有时候甚至于无法拆卸而不得不把整体铰链全部更换,给用户的维修保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或拆卸工作方便快捷、结构简单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铰链生产成本的铰链缓冲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铰链缓冲装置,它包括位于铰链缓冲装置前部的活塞杆及用于安装活塞杆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或和活塞杆上开有将该铰链缓冲装置安装在铰链上的连接缺口。本技术所述的铰链缓冲装置,其作为技术方案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所述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设有连接在缸体上的连接尾座,所述铰链缓冲装置后部的连接缺口设置在连接尾座上。同时,本技术所述的铰链缓冲装置,其作为技术方案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所述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设有连接在缸体上的连接尾架,所述铰链缓冲装置后部的连接缺口设置在连接尾座上。同时,本技术所述的铰链缓冲装置,其作为技术方案的第三种结构形式,所铰链缓冲装置后部的连接缺口设置在缸体上并位于缸体的后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缺口的中部横截面宽度小于底部的横截面宽度,使得转轴杆扣装在连接缺口的底部后不易松脱。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缺口的上部最好设有安装倒角,便于转动销轴进入连接缺口,连接缺口的底部为空圆柱腔体结构,便于转动销轴在连接缺口的底部配合安装及完成转动动作。进一步来说,本技术所述连接缺口上部的安装倒角的度数为10-20度。再进一步来说,本技术所述连接缺口的上部的安装倒角的度数为12-18度。更进一步来说,本技术所述连接缺口的上部的安装倒角的度数为15度。本技术对现有的铰链缓冲装置进行改进,它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或和活塞杆上开有连接缺口,最佳选择是在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及活塞杆上同时开有连接缺口,缓冲装置只需通过连接缺口扣合在转动销轴上即可,工人可以预先在铰链的相应位置上固定好转动销轴,随后将本技术所述缓冲装置的连接缺口扣合在转动销轴,避免了传统工序中往连接孔穿接转动销轴的复杂麻烦工序,该缓冲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灵活,简易快捷,降低工人的安装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铰链生产成本。另外,当铰链在使用过程中,缓冲装置出现磨损而需更换时,使用者可轻松地将缓冲装置的连接缺口从转动销轴上拆卸下来,进而方便快捷地完 成缓冲装置的更换工作。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为本技术所述连接缺口的放大图。附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3在铰链上的安装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I至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铰链缓冲装置,它包括位于铰链缓冲装置前部的活塞杆I及用于安装活塞杆I的缸体2,缸体2 —般为液压阻尼油缸,活塞往油缸内压是收到阻尼缓冲作用,避免了瞬时快速的回缩过程。期间,本技术传统技术中的铰链缓冲装置进行改进,在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或和活塞杆I上开有将该铰链缓冲装置安装在铰链上的连接缺口 3,具体是通过连接缺口 3安装在铰链的转动销轴6上而使得本技术完成在铰链上的安装,对此,本技术可有以下三种设置结构(I)只在活塞杆I上开设连接缺口 3,此时,缓冲装置的后部仍可采取采取常规技术那样钻开连接孔,如图I、图4、图7及图10所示;(2)只在缓冲装置的后部开设连接缺口 3,同理,在该实施例中,活塞杆I上也可采取采取常规技术那样钻开连接孔,如图2、图5、图8及图11所示;(3)在活塞杆I上及缓冲装置的后部均开设有连接缺口 3,如图3、图6、图9及图12所示。在具体的铰链缓冲装置结构中,它可分为设有连接尾座4的结构或设有连接尾架7或者其缸体2的后部没有连接任何零件的结构。具体来说当在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设有连接尾座4时,该连接尾座4可如图I至图3所示的结构,也可如图4至图6所示的结构,此时,所述铰链缓冲装置后部的连接缺口 3设置在连接尾座4上,如图2、图3、图5及图6所示;当在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设有连接尾架7时,该缓冲装置的结构如图7至图9所示,此时,所述铰链缓冲装置后部的连接缺口 3设置在连接尾架7上,如图8和图9所示;作为技术方案的第四种结构形式该缓冲装置没有没有连接任何零件,该缓冲装置的结构如图10至图12所示,此时,所铰链缓冲装置后部的连接缺口 3设置在缸体2上并位于缸体2的后部,如图11和图12所示。参见图13所示为本技术所述连接缺口 3的结构形式,所述连接缺口 3的中部 32横截面宽度小于底部33的横截面宽度,使得转轴杆扣装在连接缺口 3的底部33后不易松脱,在此,当铰链臂身上的转动销轴6为圆轴时,该连接缺口 3的底部33为空圆柱腔体结构,该底部33的横截面宽度为空圆柱腔体的横截面直径,即连接缺口 3的中部32横截面宽度小于底部33的空圆柱腔体的横截面直径,它便于转动销轴6在连接缺口 3的底部33配合安装及完成转动动作;另外,若当连接缺口 3的底部33为其它腔体结构,上述的底部33直径应理解为最小位置的截面内接圆直径。该连接缺口 3的上部31最好设有安装倒角5,该倒角可为直斜面倒角或者圆弧的弯曲斜面,使得连接缺口 3的上部31整体成为上宽下窄的长条形漏斗结构,该安装倒角5便于转动销轴6进入连接缺口 3。进一步来说,本技术所述连接缺口 3上部31的安装倒角5的度数为10-20度,该角度如图13中的标记A所示,期间,该角度较佳数值为12-18度,更进一步来说,该安装倒角5最佳设置为15度,更便于转动销轴6进入到连接缺口 3内。图14所示为上述实施例3在铰链上的安装状态图,具体是该缓冲装置的活塞杆I上及缓冲装置的后部均开设有连接缺口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缓冲装置,它包括位于铰链缓冲装置前部的活塞杆(1)及用于安装活塞杆(1)的缸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缓冲装置的后部或和活塞杆(1)上开有将该铰链缓冲装置安装在铰链上的连接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亚当斯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