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崇锡专利>正文

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423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在筒管架的一端安装有若干组接触式开关,每组接触式开关包括有两个导电体和若干接触件,两个导电体为跳杆轴和接触杆或弹簧挂轴和接触杆,跳杆一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与经线摩擦接触,跳杆轴或弹簧挂轴和接触杆分别与导线相连接,当筒管纱用完时,经线失去张力靠自重或弹簧拉力而下垂,将两个导电体接通导电,使主机自停和发出声光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筒管纱用完的即时发现并及时作出停机反应,灵敏度高,可有效克服由经线用完造成断一大片经线的所称抽头故障,一人可操作多台圆织机,不但减少经线浪费,还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塑料圆织机,无论是使用最普遍的四梭圆织机还是小六梭圆织机、8梭圆织机、12梭圆织机,现有经完经断自停装置是靠安装在主机上的跳杆及拉簧作用产生,如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号CN201933263U公布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断经丝自动停机装置技术专利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杆(3)的外端设计有圆周布置的导电管(4)、绝缘圈(5)套住导电管(4)将其固装在牌坊(I)上…,此装置虽能使经断自停,但由于此装置安装在牌坊(I)上,与筒管纱距离远,因此这种自停装置反应滞后灵敏度差, 在生产运转过程中经常发生一只筒管纱上纱线用完造成大片丝断故障,操作人员称这种故障为抽头,为了避免这种抽头故障,操作人员要进行巡回捡查,在筒管纱纱线末用完就要更换掉筒管纱,还要人工割舍末用完的筒管纱纱线,浪费大量经线,成品率低还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使操作人员不需巡回检查,可使筒管纱纱线全部用完,也不会产生操作人员最担忧的造成大片丝断的抽头故障,其措施是在圆织机筒管架的一端安装有若干组接触式开关,每组接触式开关包括有两个导电体和若干接触件。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接触件为跳杆,两个导电体为跳杆轴和接触杆,跳杆一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圆孔或半圆孔孔壁与经线摩擦接触,跳杆另一端安装在跳杆轴上,跳杆轴和接触杆分别与导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接触件为跳杆,两个导电体为弹簧挂轴和接触杆,跳杆一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圆孔或半圆孔孔壁与经线摩擦接触,跳杆安装在跳杆轴上,跳杆另一端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弹簧挂轴连接,弹簧挂轴和接触杆分别与导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接触件为挂件,两个导电体为两个接触片,挂件为一中空的钢丝制品,两个接触片穿过挂件的中空部位安装,挂件与经线摩擦接触,两个接触片分别与导线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筒管架上安装有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本装置与筒管纱距离很近,可在筒管纱用完的即时就发现并及时作出停机反应,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可有效克服因经线用完造成断一大片经线的所称抽头故障,使操作人员无抽头故障之忧,一人可操作多台圆织机,不但减少经线浪费,还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I :图I是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_筒管纱、2_筒管架、3-导向孔板(或导向管)、4-跳杆轴、5接触杆,6-跳杆、7-纱线、8-孔扳(或管)、9_A导线、IO-B导线,本实施例包括有跳杆6、跳杆轴4、接触杆5,接触杆5与跳杆轴4平行安装,跳杆6 —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挂在经线7上,跳杆6孔壁与经线7摩擦接触,跳杆6的另一端安装在跳杆轴4上,跳杆轴4接有B导线10,接触杆5接有A导线9, 主机工作时,纱线7从筒管纱I被拉出按箭头方向向主机行进,经导向孔板(或导向管)3,经跳杆6的一端孔,从孔扳(或管)8穿过沿箭头方向去主机,此时由于纱线7在使用中的张力,跳杆6的杆身离开接触杆5,B导线10与A导线9处在断开状态,当筒管纱I的纱线用完时,跳杆6上的纱线7失去张力而松弛,跳杆6靠自身重力下垂接触到接触杆5,将B导线10与A导线9导通,电流从B导线10沿跳杆轴4,经跳杆6经接触杆5沿A导线9组成回路立即停机并发出声光信号,操作人员立即知晓便可更换筒管纱。参照图2 :图2是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I-筒管纱、2-筒管架、3-导向孔板(或导向管)、4_跳杆轴、5-接触杆,6-跳杆、7-纱线、8-孔扳(或管)、9-A导线、IO-B导线、11-弹簧,12-弹簧挂轴,本实施例包括有跳杆6、跳杆轴4、接触杆5、弹簧挂轴12,接触杆5及弹簧挂轴12与跳杆轴4平行安装,跳杆6 —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挂在经线7上,跳杆6孔壁与经线7摩擦接触,跳杆6安装在跳杆轴4上,跳杆6的另一端安装有弹簧11,弹簧11与弹簧挂轴12相连接,弹簧挂轴12接有B导线10,接触杆5接有A导线9,主机工作时,纱线7从筒管纱I被拉出按箭头方向向主机行进,经导向孔板(或导向管)3,经跳杆6的一端孔,从孔扳(或导向管)8穿过沿箭头方向去主机,此时由于纱线7在使用中的张力,跳杆6的杆身离开接触杆5,B导线10与A导线9处在断开状态,当筒管纱I的纱线用完时,跳杆6上的纱线7失去张力而松弛,跳杆6靠弹簧11拉力使跳杆6的杆身接触到接触杆5,将B导线10与A导线9导通,电流从B导线10沿弹簧挂轴12经接触杆5沿A导线9组成回路立即停机并发出声光信号,操作人员立即知晓便可更换筒管纱。参照图3 :图3是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I-筒管纱、2-筒管架、3-导向孔板、7-纱线、8-孔板、9-A导线、IO-B导线、21-A接触片、22-B接触片、23-挂件,本实施例是在筒管架2上安装有挂件23和接触片A与B,A接触片21与B接触片25由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片21接有B导线25,接触片22接有A导线24,主机工作时,纱线7从筒管纱I被拉出按箭头方向向主机行进,经导向孔板3,经挂件23的一端孔,从孔扳8穿过沿箭头方向去主机,此时由于纱线7在使用中的张力,挂件23离开接触片使B导线25与A导线24处在断开状态,当筒管纱I的纱线用完时,挂件23上的纱线7失去张力而松弛,挂件23靠自身重力下垂接触到接触片21和22,将A接触片21和B接触片22导通即B导线25与A导线24导通,电流从B导线25沿A接触片21,经B接触片22沿A导线24组成回路立即停机并发出声光信号,操作人员立即知晓便可更换筒管纱,由于挂件23使用钢丝制作,从而使纱线接头顺着圆钢丝半圆弧通过,克服了使用钢片制作的挂件刮断纱线接头故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筒管架上安装有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本装置与筒管纱距离很近,可在筒管纱用完的即时发现并及时作出停机反应,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可有效克服由经线用完造成断一大片经线的所称抽头故障,使操作人员无抽头故障之 忧,一人可操作多台圆织机,不但减少经线浪费,还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织机筒子架的一端安装有若干组接触式开关,每组接触式开关包括有两个导电体和若干接触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接触件为跳杆,两个导电体为跳杆轴和接触杆,跳杆一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圆孔或半圆孔孔壁与经线摩擦接触,跳杆另一端安装在跳杆轴上,跳杆轴和接触杆分别与导线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接触件为跳杆,两个导电体为弹簧挂轴和接触杆,跳杆一端设有圆孔或半圆孔,圆孔或半圆孔孔壁与经线摩擦接触,跳杆安装在跳杆轴上,跳杆另一端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弹簧挂轴连接,弹簧挂轴和接触杆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织机经完经断即时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织机筒子架的一端安装有若干组接触式开关,每组接触式开关包括有两个导电体和若干接触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崇锡黄美昌周传对
申请(专利权)人:陈崇锡黄美昌周传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