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正甫专利>正文

螺旋式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393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20:21
螺旋式絮凝装置。涉及水质净化的絮凝装置。提供了一种使污水均匀流动、絮体分离效果更好的螺旋式絮凝装置。设在反应池内,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和搅水板,所述支撑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上。所述支撑筋底部设有底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应池内设置了螺旋形支撑筋,通过搅水板使高频水流分布较一般湍流状态更加均匀,应用此装置颗粒碰撞更加合理,形成的最终絮体颗粒更加密实,粒度更加均匀,易于沉淀去除;在支撑筋底部设置底罩,水流可以从底罩四周进入,使得水流与搅水板充分接触,絮凝效果更显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短了絮凝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液分离设备技术,尤其涉及水质净化的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常规水处理絮凝设备主要缺点在絮凝时间长,絮凝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沉淀要求的絮凝效果,絮凝池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使污水均匀流动、絮体分离效果更好的螺旋式絮凝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在反应池内,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和搅水板,所述支撑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上。所述支撑筋底部设有底罩。本技术在反应池内设置了螺旋形支撑筋,通过搅水板使高频水流分布较一般湍流状态更加均匀,应用此装置颗粒碰撞更加合理,形成的最终絮体颗粒更加密实,粒度更加均匀,易于沉淀去除;在支撑筋底部设置底罩,水流可以从底罩四周进入,使得水流与搅水板充分接触,絮凝效果更显著。本技术缩短了絮凝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面剖视图;图中I是反应池,2是内壁,3是支撑筋,30是揽水板,4是出水口,5是进水口,6是底罩;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2所示,设在反应池I内,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3和搅水板30,所述支撑筋3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I的内壁2上,所述搅水板3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3上。所述支撑筋3底部设有底罩6。在实际工作中,水流从进水口 5进入,在絮凝装置的作用下,净水从出水口 4滤出。权利要求1.螺旋式絮凝装置,设在反应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和搅水板,所述支撑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式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底部设有底罩。专利摘要螺旋式絮凝装置。涉及水质净化的絮凝装置。提供了一种使污水均匀流动、絮体分离效果更好的螺旋式絮凝装置。设在反应池内,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和搅水板,所述支撑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上。所述支撑筋底部设有底罩。本技术在反应池内设置了螺旋形支撑筋,通过搅水板使高频水流分布较一般湍流状态更加均匀,应用此装置颗粒碰撞更加合理,形成的最终絮体颗粒更加密实,粒度更加均匀,易于沉淀去除;在支撑筋底部设置底罩,水流可以从底罩四周进入,使得水流与搅水板充分接触,絮凝效果更显著。本技术缩短了絮凝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C02F1/52GK202508908SQ201220150528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孙正甫 申请人:孙正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旋式絮凝装置,设在反应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和搅水板,所述支撑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甫
申请(专利权)人:孙正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