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支架、配置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3763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13:09
一种电梯,包括导轨线,该导轨线包括多个相继的导轨,这些导轨通过固定到建筑物的导轨支架(1)被支撑在建筑物上,这些导轨支架包括框架(2)、安装底座(5)和用于使导轨(3)压靠安装底座(5)的装置(4,6,7,40),该导轨支架(1)基本上防止在其位置导轨(3)相对于导轨支架(1)的固定点的横向运动并允许导轨相对于导轨支架(1)的固定点的纵向运动。前述的安装底座(5)在导轨(3)的纵向上可动地固定到导轨支架(1)的框架(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电梯、电梯的导轨支架、电梯的导轨的支撑配置和用于制造电梯的导轨支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的导轨,例如轿厢导轨或配重导轨,通常通过堆叠长型导轨以在竖直方向上彼此支撑以及通过用导轨支架在横向方向上支撑它们以便在建筑物上是固定的,而被固定就位,其目的在于允许导轨相对于建筑物的纵向运动。导轨必须能够相对于建筑物运动,因为长的导轨线以及建筑物随着时间的尺寸变化是不同的。在施工阶段之后,特别地,混凝土的干燥,导致建筑物的收缩,其结果会是将导轨线挤压成一曲线,如果导轨线的导轨不能相对于建筑物运动的话。该相对运动在现有技术中被布置成例如通过刚性地固定到建筑物的导轨支架和导轨之间的滑动而发生。在这类解决方案中,导轨支架的导轨夹具使导轨压靠 包括在导轨支架中的底座。该解决方案的问题是导轨的厚度公差大因此由导轨夹具施加在导轨上的压力会形成为太大,从而防止了导轨和夹具之间的滑动。更具体地说,当导轨的厚的位置滑动到导轨夹具的位置时,导轨夹具的结构不总是充分地让路,由此其通过太大的力使导轨压靠底座。其结果是,由于导轨被挤压成曲线可导致导轨线的隆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产生一种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22 FI 20090502;2010.02.04 FI 201000411.一种电梯,该电梯包括导轨线,该导轨线包括多个相继的导轨,这些导轨通过固定到建筑物的导轨支架(I)被支撑在所述建筑物上,所述导轨支架包括框架(2)、安装底座(5)和用于使导轨(3)压靠安装底座(5)的装置(4,6,7,40),该导轨支架(I)基本上防止在其位置导轨(3)相对于导轨支架(I)的固定点的横向运动并允许所述导轨相对于导轨支架(I)的固定点的纵向运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安装底座(5)在导轨(3)的纵向上可动地固定到导轨支架(I)的框架(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框架(2)包括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包括 一导槽(11),该导槽布置成导引在所述导槽中行进的导引件,该导引件布置成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将支撑力从导槽(11)传递到导轨(3)和/或到安装底座,以及 一面向相反方向的表面(31和51),该表面(31和51)是导引表面且布置成导引在框架(2)的相反侧上的安装底座(5)和元件(40)的支撑在该表面(31和51)上的导引表面(5”和41),所述导引表面(5”和41)布置成在第二水平方向(z)上将支撑力传递到导轨(3)和/或到安装底座(5), 以及在于,通过将安装底座(5)和包括在框架的相对侧上的导引表面(41)的元件(40)朝向彼此压紧并通过将它们压靠位于安装底座(5)和固定元件(40)之间的导引件(21)和可能的间隙调节构件(61),安装底座(5)的导引表面(5”)被支撑抵靠框架(2)的导引表面(31),以及在于导引件(21)的厚度基本上相当于框架(2)的厚度,优选完全相当于框架(2)的厚度。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5)在导轨(3)的纵向上抵靠包括在框架(2)中的竖直导引表面(31)可动地固定到导轨支架(I)的框架(2),沿着该导引表面并且由该导引表面导引,安装底座(5)布置成在导轨(3)的纵向上运动。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要被布置成抵靠安装底座的导引表面的导引表面(31)和/或表面(5”)通过减小摩擦的表面处理,优选通过用减小摩擦的材料涂覆所述表面(31和/或5”)和/或通过抛光所述表面(31和/或5”),而进行处理。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5)通过用所述框架的延伸过该框架的装置(6)将该安装底座和例如为垫圈或螺母的在框架(2)的相对侧上的固定元件(40)朝向彼此压紧而被支撑抵靠框架(2)的导引表面(3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装置(6)穿过包括在所述框架中的导槽(11),并且优选为螺栓,以及优选直接地或间接地将导槽(11)的导引传递到安装底座(5 )和/或到导轨(3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5)的导引表面(5”)例如通过用延伸通过框架(2)的装置(6)将所述安装底座和包括导引表面(41)的例如为垫圈或螺母的在框架(2)的相对侧上的元件(40)朝向彼此压紧而被支撑抵靠框架(2)的导引表面(31),以及在于导轨支架(I)包括构件(21,61),用于保持包括导引表面(5”)的元件(5)和包括导引表面(41)的元件(40)彼此距离一定距离,用于保持它们的导引表面彼此距离一定距离。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用于保持包括导引表面(5”)的元件(5)和包括导引表面(41)的元件(40)彼此距离一定距离的构件(21,61)包括一构件(导引件21),该构件单独地或与可能的间隙调节构件(61)—起机械地防止面向彼此的导引表面(5”和41)被挤压到彼此之间小于一定距离,该构件(导引件21)的厚度基本上相当于框架(2)的厚度,优选完全相当于框架(2)的厚度。9.一种用于将导轨支撑在建筑物上的导轨支架(1),该导轨支架包括框架(2)、安装底座(5)以及用于将所述导轨(3)压靠安装底座(5)的装置(4,6,7,4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包括用于将安装底座(5)在导轨(3)的纵向上可动地固定到导轨支架(I)的框架(2)的装置(4,6,7,11,21,40)。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导轨支架(I)包括导引装置(11,21,31,40,51),该导引装置布置成在导轨(3)的纵向上导引安装底座(5)和框架(2)之间的运动,优选导引前述的运动以仅在导轨(3)的纵向上发生。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5)被布置 成通过用延伸通过所述框架的装置(6)将该安装底座和例如为垫圈或螺母的在框架(2)的相对侧上的固定元件(40)朝向彼此压紧而被支撑抵靠框架(2)的导引表面(31)。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元件(6)穿过包括在框架(2)中的导槽(11),并且优选为一螺栓,以及优选将导槽(11)的导引直接地或间接地传递到安装底座(5)和/或到导轨(3)。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固定装置,该装置(4,6,7,11,21,40)包括一构件(导引件21),该构件的厚度基本上相当于框架(2)的厚度,优选完全地相当于框架(2)的厚度,以及在于安装底座(5)布置成通过将安装底座(5)和例如为垫圈或螺母的在所述框架的相对侧上的固定元件(40)朝向彼此压紧并通过将它们压靠安装底座(5)和固定元件(40)之间的前述的构件(导引件21)以及可能的间隙调节构件(61)而被支撑抵靠框架的导引表面(31)。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框架(2)包括框架部件(2,2 ’),优选一板,该框架部件包括 一导槽(11),用于导引在所述导槽中行进的导引件,该导引件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将支撑力从所述导槽传递到所述导轨和/或到所述安装底座,以及 一面向相反方向的表面(31和51),该表面(31和51)形成用于支撑在它们上的导引表面(5”和41)的导引表面,该导引表面在第二水平方向(z)上将支撑力传递到所述导轨和/或到所述安装底座。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或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构件(导引件21)是由与框架部件(2)为一体材料的板,优选通过将其从导槽(11)附近切割下来,制造而成。16.一种用于制造电梯的导轨支架(1,1’)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所述导轨支架的框架部件(2,2’)由板,优选由金属板,制造而成,其特征在于,长型的导槽(11),其为延伸通过框架部件(2,2’)的长型孔,机械加工在框架部件(2,2’)中,所述导槽(11)的侧壁形成所述导槽的纵向的导引表面(11a,11b),用于导引在所述导槽中行进的导引件(21),导引件(21)被制造,以及在于装置(6,7)被提供用于固定导轨(3)以由导引件(21)和由所述导槽进行导引。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引件(21)被制造成其材料厚度基本上,优选完全地,相当于包括导槽(11)的框架部件(2)的材料厚度。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引件(21)由与所述框架部件(2)为一体材料的板,优选通过将其从导槽(11)附近切割下来,制造而成。19.一种电梯的导轨(3)的支撑配置,在该配置中,导轨(3)在导轨(3)的纵向上相对于支撑于建筑物上的导轨支架(I,I’)的框架(2)可动地支撑所述框架(2)上,其特征在于, 一导轨支架(1,1’)的框架(2)包括面向所述框架的相反侧的导引表面(31,51),以及在于,在该配置中,在框架(2)的相反侧上,存在朝向彼此压紧并且与导轨(3)相关联的导引表面(5”,3’)和(41),这些导引表面适于由前述的框架的导引表面(31,51)导引并且在挤压方向上将支撑力(z )从框架(2)传递到导轨(3),以及 一所述配置包括构件(21,61),用于保持前述的与导轨相关联的导引表面(5”,3’)和(41)在挤压方向上彼此距离一定距离。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配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构件(21,61)承受前述的挤压并且限制将所述挤压至少全部地传递到所述框架(2)的位于与导轨(3)相关联的导引表面(5”, 3’)和(41)之间的导引表面(31,51)。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21,61)包括在包括连接到导轨(3)的导引表面的元件(3,5;40)之间的装置,所述装置机械地防止包括连接到导轨的导引表面的装置(3,5 ;40)被挤压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比约尼A萨里莱南E林德福斯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