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噪声消除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711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8:02
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包括:连接到电子装置出口并构造成从中传送从所述出口排放的排出气流的风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一麦克风;在所述第一麦克风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扬声器;在所述扬声器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二麦克风;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碰撞的第一挡风壁;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碰撞的第二挡风壁;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输出而产生用于去除所述排出气流内所包含的噪声的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其通过主动噪声消除来减小从电子装置产生的噪声。
技术介绍
在如视频摄像机这样的电子装置中,正流行被称为主动噪声消除的机制,用于减小例如冷却风扇这样的排出气体中包括的噪声。主动噪声消除是对噪声加入相反相位的声波(噪声消除声音)以消除噪声,从而减小其音量。主动噪声消除一般包括收集噪声的噪声消除麦克风,发出噪声消除声音的扬声器,以及监视噪声消除效果的监视麦克风。例如来自互联网(链接http://takarajima2.sakura. ne. jp/tokutoku/th-d9610j_3. pdf)的 2003 年 7 月(在 2011 年 3 月 31 日提取)的“Panasonic Projector Catalog”(在线)(从下文起,称之为非专利文件I)公开了一种装有主动消音器的投影仪(projector),该投影仪在来自风扇的排出气体经由其通过的风道内包括噪声收集麦克风、扬声器和监视麦克风。另外,在视频摄像机内,有种情况是诸如冷却风扇的运转声音这样的噪声在视频拍摄时成为问题。针对这种噪声,经常使用壳体覆盖在摄像机上以防止噪声泄露到外部(隔音罩)。由于这种隔音罩覆盖在摄像机上,其尺寸大,其重量也重,引起隔音罩妨碍图像拍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如非专利文件I中公开的主动噪声消除机构中,经过风道的排出气流与麦克风碰撞,从而可能产生爆裂噪声。因此,噪声收集麦克风和监视麦克风难以正确收集声音并进行有效的噪声消除。另外,初始,噪声收集麦克风应只收集噪声,但噪声收集麦克风除了噪声外还收集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存在噪声收集性能受到限制的担忧。如上问题在风道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尤其突出。这是因为,如果风道的剖面积小,则排出气流的流速大,并且如果风道短,则噪声收集麦克风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地,为了主动噪声消除器进行有效的噪声消除,基于主动噪声消除器的原理,风道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难以将主动噪声消除器安装在具有有限内空间的摄像机上。考虑到如上所述的情况,需要提供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即使该噪声消除单元具有紧凑的尺寸其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噪声消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其包括风道、第一麦克风、扬声器、第二麦克风、第一挡风壁、第二挡风壁和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风道连接到电子装置出口并构造成从中传送从所述出口排放的排出气流。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于所述风道。所述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麦克风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所述第二麦克风在所述扬声器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所述第一挡风壁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碰撞。所述第二挡风壁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碰撞。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输出而产生用于去除所述排出气流内所包含的噪声的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通过这种结构,基于由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收集的声音,噪声消除声音在信号处理电路内确定并从扬声器发出。因此,如果被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收集的声音不 正确,则不能有效进行噪声消除。这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噪声消除单元包括防止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碰撞的第一挡风壁和防止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碰撞的第二挡风壁。因此,可防止产生因排出气流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碰撞而造成的爆裂噪声,从而抑制因爆裂噪声而造成的对噪声消除的影响。所述噪声消除单元可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将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朝所述风道下游侧引导的声音导壁。通过由位于风道上游的第一麦克风收集风道内的噪声,以及由位于风道下游的第二麦克风收集已经过噪声消除的噪声,可有效运行噪声消除。因此,当从扬声器发出的噪声消除声音不仅被第二麦克风收集,还由第一麦克风收集时,噪声消除性能下降。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噪声消除单元中,声音导壁将从扬声器发出的噪声消除声音朝第二麦克风引导,并防止噪声消除声音到达第一麦克风,从而防止噪声消除性能下降。所述风道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弯曲以反转,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风道具有纵横比经过该反转而逐渐改变的剖面。通过这种构造,可确保噪声消除所必需的风道长度,并可使噪声消除单元在尺寸上做得紧凑。具体地,通过逐渐改变风道剖面的纵横比,可防止风道在第二方向上鼓出,并确保附接扬声器所用的空间。所述第一挡风壁可与所述第一麦克风上游的风道内壁连续,并具有将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风道上游侧遮蔽开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二挡风壁可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上游的风道内壁连续,并具有将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风道所述上游侧遮蔽开的形状。通过这种构造,第一挡风壁防止排出气流与第一麦克风碰撞,第二挡风壁防止排出气流与第二麦克风碰撞。所述声音导壁可与所述扬声器上游的风道内壁连续,并具有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上游侧到所述扬声器前方覆盖所述扬声器的形状。通过这种构造,声间导壁可将从扬声器发出的噪声消除声音朝第二麦克风引导并防止噪声消除声音到达第一麦克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其包括噪声消除单元主体和固定单元。所述噪声消除单元主体包括连接到摄像机出口并构造成从中传送从所述出口排放的排出气流的风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一麦克风,在所述第一麦克风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扬声器,在所述扬声器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二麦克风,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输出而产生用于去除所述排出气流内所包含的噪声的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所述固定单元构造成可拆卸地将所述噪声消除单元主体固定到所述摄像机,使得所述风道连接于所述出口。通过这种构造,当从摄像机出口排放的排出气流流到风道内时,第一麦克风收集该排出气流内包含的噪声,并将该噪声的声音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将由第一麦克风产生的声音信号乘以预定的消除特性,并将所得声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扬声器接收从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并发出噪声消除声音。第二麦克风收集已经过噪声消除的声音并将该声音的声音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基于从第二麦克风输出的声音信号调整消除特性。固定单元将具有上述构造的声音消除单元主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摄像机,使得风道连接到出口,因此噪声消除单元可在来自摄像机的排出气流上进行主动噪声消除。进一步地,由于噪声消除单元课从摄像机拆卸,所以噪声消除单元可根据需要装配在摄像机上。 所述固定单元经由连接到所述摄像机的支架而将所述噪声消除单元主体固定于所述摄像机。通过这种构造,即使不对摄像机提供特殊构造用于在摄像机上装配噪声消除单元,噪声消除单元也可装配在摄像机上。换句话说,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噪声消除单元可基本上装配在各种摄像机上。所述固定单元可以包括构造成容纳所述噪声消除单元主体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并构造成与设置于所述支架的轴杆可旋转地接合的钩,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螺纹孔,所述噪声消除单元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到所述支架。通过这种构造,容纳所述噪声消除单元主体的壳体被与用作旋转轴线的轴杆接合的钩可旋转地支撑。因此,用户在钩与轴杆接合的情况下旋转壳体,从而壳体的螺纹孔可与所述支架的螺纹孔对齐,噪声消除单元在无需定位螺纹孔的情况下可固定于支架。所述风道可经由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包括:连接到电子装置的出口并构造成从中传送从所述出口排放的排出气流的风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一麦克风;在所述第一麦克风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扬声器;在所述扬声器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二麦克风;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碰撞的第一挡风壁;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碰撞的第二挡风壁;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输出而产生用于去除所述排出气流内所包含的噪声的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28 JP 2011-100511;2011.04.28 JP 2011-10051.一种噪声消除单元,包括 连接到电子装置的出口并构造成从中传送从所述出口排放的排出气流的风道; 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一麦克风; 在所述第一麦克风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扬声器; 在所述扬声器下游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二麦克风; 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碰撞的第一挡风壁; 构造成防止所述排出气流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碰撞的第二挡风壁;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输出而产生用于去除所述排出气流内所包含的噪声的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噪声消除单元,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将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朝所述风道下游侧引导的声音导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消除单元,其中 所述风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弯曲以反转,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风道具有纵横比经过该反转而逐渐改变的剖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消除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挡风壁与所述第一麦克风上游的所述风道的内壁连续,并具有将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风道的上游侧遮蔽开的形状,以及 所述第二挡风壁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上游的所述风道的内壁连续,并具有将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风道的上游侧遮蔽开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噪声消除单元,其中 所述声音导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素明竹本新治前田和义铃木三博松本淳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