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力髋螺旋刀片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050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31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力螺旋刀片钉,包括直形接骨板、与直形接骨板配合连接的固定套筒、与固定套筒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套;所述连接滑套呈台阶状,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中心设有螺纹孔,下部外面设有螺纹,上部与下部交接部位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卡槽;一螺旋钉由头部和杆部构成,从头部到杆部中空且头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头部外面设有2~6个螺旋刀片;一尾部锁定螺钉从连接滑套的中心插入,并分别连接滑套和螺旋钉杆部的中部内壁阶梯孔的上部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简单,不仅具有传统动力髋螺钉的滑动加压功能,还具有能经皮置入、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防止螺旋钉切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ー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カ螺旋刀片钉。
技术介绍
动カ髋螺钉是处理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器械。世界上不同的骨科器械制造厂提供的多种类似的动カ髋螺钉,都包括三种基础构件一枚拉カ螺钉,可以拧入股骨头内固定骨折近断端;ー块连接近端套筒的侧板,近端套筒与拉力螺钉套接(允许拉カ螺钉沿套筒的轴向滑动但不能绕套筒纵轴做旋转运动),远端采用皮质骨螺钉将接骨板连接于股骨干;一加压尾帽,通过拧入拉カ螺钉的尾部,将在近端套筒内的拉カ螺钉向外侧拉而起到对骨折断端加压作用。 在将动カ髋螺钉侧板上的近端套筒与拉カ螺钉套接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股骨近端外侧软组织进行较宽的剥离,不然周围软组织会阻挡接骨板,从而使套接操作失败;接骨板越长,需要的皮肤切ロ越长,周围软组织剥离的范围也越大。另外,如果接骨板上的近端套筒与拉カ螺钉组合成功后,需要调整接骨板的位置时,因为拉カ螺钉在近端套筒内不能绕套筒纵轴自由旋转,常需要重复操作才能成功,这将增加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动カ髋螺钉其近端为一枚粗大的拉カ螺钉,采用拧入方式固定于股骨颈内,其缺点是在ー些骨质疏松病人和不稳定骨折病例中,拉カ螺钉在股骨头内切割从而导致内固定装置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螺旋钉(helical blade)对股骨头内的松质骨破坏少,与骨接触面积大,螺旋钉在股骨头内切割的发生率大大降低,ー些器械制造厂开始采用螺旋钉来代替传统的拉カ螺钉。螺旋钉与传统的拉力螺钉植入骨内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采用给予螺钉轴向应カ使螺旋钉嵌入骨内。因在螺旋钉进入骨内的过程中绕其纵轴有一定程度的旋转,为了不限制螺旋钉在骨内的旋转,避免对骨质的破坏,目前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复杂的组合自锁式螺旋钉方案,然而该种螺旋钉结构复杂、制造エ艺要求高,并且生物力学強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カ螺旋刀片钉,其结构较简单,能保持传统动力髋螺钉的滑动加压功能,还能经皮置入、减小手术创伤面、对骨质的破坏小,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ー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カ螺旋刀片钉,包括直形接骨板、与直形接骨板配合连接的固定套筒、与固定套筒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套,所述连接滑套呈台阶状,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中心设有螺纹孔,下部外面设有螺纹,上部与下部交接部位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卡槽;其特征是 一螺旋钉由头部和杆部构成,从头部到杆部中空且头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头部外面设有2 6个螺旋刀片;杆部的中下部内壁为直径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杆部的下端设有多个卡齿;螺旋钉的杆部外壁与固定套筒的内壁配合,杆部下部内壁的直径较大的阶梯孔与连接滑套的上部配合,杆部下端的多个卡齿与连接滑套的多个卡槽对应卡合; 一尾部锁定螺钉从连接滑套的中心插入,井分别与连接滑套和螺旋钉杆部的中部内壁阶梯孔的上部配合连接。进ー步,所述直形接骨板上设有ー主钉孔和多个固定孔,所述主钉孔的中心线与直形接骨板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110° — 150°,主钉孔内设有螺纹,所述固定套筒与主钉孔配合连接。进ー步,在所述主钉孔之上设有ー个固定孔、之下至少设有两个固定孔。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较简单,不仅具有传统动力髋螺钉的滑动加压功能,还具有能经皮置入、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防止螺旋钉切出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的结构示意 图2是直形接骨板的结构示意 图3是图2的B — B剖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固定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示意 图5是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 图6是图5的C — C剖视 图7是连接滑套的结构示意 图8是图7的俯视 图9是螺旋钉的结构示意 图10是图9的A —A剖视 图11是尾部锁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參见图I、图2、图3、图5至图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ー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カ螺旋刀片钉,包括直形接骨板I、与直形接骨板配合连接的固定套筒2、与固定套筒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套3 ;连接滑套3呈台阶状,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中心设有螺纹孔,下部外面设有螺纹,上部与下部交接部位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卡槽;其结构特点是 一螺旋钉4由头部和杆部构成,从头部到杆部中空且头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头部外面设有3个螺旋刀片;杆部的中下部内壁为直径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杆部的下端设有多个卡齿;螺旋钉4的杆部外壁与固定套筒2的内壁配合,杆部下部内壁的直径较大的阶梯孔与连接滑套3的上部配合,杆部下端的多个卡齿与连接滑套3的多个卡槽对应卡合;一尾部锁定螺钉5从连接滑套3的中心插入,井分别与连接滑套3和螺旋钉4杆部的中部内壁阶梯孔的上部配合连接。进ー步,所述直形接骨板I上设有ー主钉孔I 一 1,在主钉孔之上设有ー个固定孔I 一 2、之下至少设有两个固定孔I 一 2 ;主钉孔I 一 I的中心线与直形接骨板I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130°,主钉孔I 一 I内设有螺纹,固定套筒2与主钉孔I 一 I配合连接。当螺旋钉4头部外面设有6个螺旋刀片、主钉孔I 一 I的中心线与直形接骨板I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110°时,即构成第二个实施例。当螺旋钉4头部外面设有2个螺旋刀片、主钉孔I 一 I的中心线与直形接骨板I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150°时,即构成第三个实施例。參见图4,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先在X线透视下骨折复位和确定螺旋钉的进钉位置和方向,然后在大腿外侧的对应位置开3 — 4cm的皮肤切ロ,分离肌肉后到达股骨近端外侧骨面,与股骨干纵轴线成130°角向股骨颈内置入一枚导针,沿导针方向在股骨外侧骨面和股骨颈内钻孔,然后沿钻孔方向将螺旋钉击入股骨颈内,直至螺旋钉的头部尖端距股骨头软骨下皮质骨0. 5-1. Ocm,然后将直形接骨板紧贴股骨外侧骨面插入,并将主钉孔对准插入的螺旋钉杆部尾端,再将固定套筒经主钉孔沿螺旋钉杆部纵轴套入,直到固定套筒尾部在 主钉孔内锁紧。沿固定套筒内开槽方向插入连接滑套,拧入尾部锁定螺钉使连接滑套与螺旋钉杆部配合连接,并对骨折断端加压,依次钻孔拧入远端锁定螺钉完成操作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力螺旋刀片钉,包括直形接骨板(1)、与直形接骨板配合连接的固定套筒(2)、与固定套筒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套(3),所述连接滑套(3)呈台阶状,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中心设有螺纹孔,下部外面设有螺纹,上部与下部交接部位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卡槽;其特征是:一螺旋钉(4)由头部和杆部构成,从头部到杆部中空且头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头部外面设有2~6个螺旋刀片;杆部的中下部内壁为直径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杆部的下端设有多个卡齿;螺旋钉(4)的杆部外壁与固定套筒(2)的内壁配合,杆部下部内壁的直径较大的阶梯孔与连接滑套(3)的上部配合,杆部下端的多个卡齿与连接滑套(3)的多个卡槽对应卡合;一尾部锁定螺钉(5)从连接滑套(3)的中心插入,并分别与连接滑套(3)和螺旋钉(4)杆部的中部内壁阶梯孔的上部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力螺旋刀片钉,包括直形接骨板(I)、与直形接骨板配合连接的固定套筒(2)、与固定套筒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套(3),所述连接滑套(3)呈台阶状,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中心设有螺纹孔,下部外面设有螺纹,上部与下部交接部位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卡槽;其特征是 一螺旋钉(4)由头部和杆部构成,从头部到杆部中空且头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头部外面设有2 6个螺旋刀片;杆部的中下部内壁为直径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杆部的下端设有多个卡齿;螺旋钉(4)的杆部外壁与固定套筒(2)的内壁配合,杆部下部内壁的直径较大的阶梯孔与连接滑套(3)的上部配合,杆部下端的多个卡齿与连接滑套(3)的多个卡槽对应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峰宗兆文沈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