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承阳专利>正文

旋转出笔的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373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17:34
旋转出笔的笔筒,主要由笔筒(1)、上盖(2)、笔筒盖(3)、第一圆孔(4)、第二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2)固定嵌入笔筒(1)上,第一圆孔(4)嵌入上盖(2)上,第二圆孔(5)固定嵌入笔筒盖(3)上,第二圆孔(5)直径稍大于第一圆孔(4)的直径,笔筒盖(3)为扁圆柱状,底部空心,可以套在笔筒(1)上。笔筒(1)被打翻,笔筒(1)内的笔也可以不滑落出来,保持了用笔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出笔的笔筒
技术介绍
一般的笔筒是敞开式的,一旦笔筒打翻,笔筒内的笔非常容易滚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笔筒是敞开式的,一旦笔筒打 翻,笔筒内的笔非常容易滚出来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出笔的笔筒。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出笔的笔筒,主要由笔筒(I)、上盖(2)、笔筒盖(3)、第一圆孔(4)、第二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2)固定嵌入笔筒(I)上,第一圆孔(4)嵌入上盖(2)上,第二圆孔(5)固定嵌入笔筒盖(3)上,第二圆孔(5)直径稍大于第一圆孔(4)的直径,笔筒盖(3)为扁圆柱状,底部空心,可以套在笔筒(I)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笔筒⑴被打翻,笔筒⑴内的笔也可以不滑落出来,保持了用笔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笔筒,2、上盖,3、笔筒盖,4、第一圆孔,5、第二圆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旋转出笔的笔筒,主要由笔筒⑴、上盖⑵、笔筒盖(3)、第一圆孔⑷、第二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2)固定嵌入笔筒(I)上,第一圆孔(4)嵌入上盖(2)上,第二圆孔(5)固定嵌入笔筒盖(3)上,第二圆孔(5)直径稍大于第一圆孔(4)的直径,笔筒盖(3)为扁圆柱状,底部空心,可以套在笔筒(I)上。笔筒(I)被打翻,笔筒(I)内的笔也可以不滑落出来,保持了用笔的安全。权利要求1.旋转出笔的笔筒,主要由笔筒(I)、上盖(2)、笔筒盖(3)、第一圆孔(4)、第二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2)固定嵌入笔筒(I)上,第一圆孔(4)嵌入上盖(2)上,第二圆孔(5)固定嵌入笔筒盖(3)上,第二圆孔(5)直径稍大于第一圆孔(4)的直径,笔筒盖(3)为扁圆柱状,底部空心,可以套在笔筒(I)上。·专利摘要旋转出笔的笔筒,主要由笔筒(1)、上盖(2)、笔筒盖(3)、第一圆孔(4)、第二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2)固定嵌入笔筒(1)上,第一圆孔(4)嵌入上盖(2)上,第二圆孔(5)固定嵌入笔筒盖(3)上,第二圆孔(5)直径稍大于第一圆孔(4)的直径,笔筒盖(3)为扁圆柱状,底部空心,可以套在笔筒(1)上。笔筒(1)被打翻,笔筒(1)内的笔也可以不滑落出来,保持了用笔的安全。文档编号B43M99/00GK202498933SQ20122009575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林承阳 申请人:林承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出笔的笔筒,主要由笔筒(1)、上盖(2)、笔筒盖(3)、第一圆孔(4)、第二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2)固定嵌入笔筒(1)上,第一圆孔(4)嵌入上盖(2)上,第二圆孔(5)固定嵌入笔筒盖(3)上,第二圆孔(5)直径稍大于第一圆孔(4)的直径,笔筒盖(3)为扁圆柱状,底部空心,可以套在笔筒(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承阳
申请(专利权)人:林承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