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367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包括筒体,在筒体的内部设置一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的一侧设置一横向升降板,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连接竖向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与横向升降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筒体中设置一竖向隔板,将筒体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方便学习用具的分类放置,而且可通过转动旋转底座控制升降板上升或下降,方便放置在筒体底部体积较小的物品取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
技术介绍
笔筒在人们日常学习与办公中经常用到,使用笔筒可使桌面更加整洁,从而可提高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但目前使用的笔筒结构比较简单,当笔筒中放置有小刀、橡皮或较短的铅笔时往往由于筒体较深,很难取出,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包括筒体,在筒体的内部设置一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的一侧设置一横向升降板,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连接竖向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与横向升降板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筒体中设置一竖向隔板,将筒体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方便学习用具的分类放置,而且可通过转动旋转底座控制升降板上升或下降,方便放置在筒体底部体积较小的物品取出。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包括筒体1,在筒体I的内部设置一纵向隔板2,在纵向隔板2的一侧设置一横向升降板3,在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4,在旋转底座4上固定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哨合,第二齿轮6连接竖向设置的螺旋杆7,螺旋杆7穿过横向升降板3上设置的开孔并与横向升降板相连接。纵向隔板右侧的腔室可用于放置铅笔或尺子等具有一定长度的文具;纵向隔板左侧的腔室可用于放置小刀、橡皮或铅笔头等文具,当需要将其取出时,可转动旋转底座,旋转底座带动第一齿轮一起旋转,第一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螺旋杆旋转,螺旋杆带动横向升降板上升,方便取出物品。物品取出后,可反向转动旋转底座,进而带动横向升降板下降至筒体底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 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的内部设置一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的一侧设置一横向升降板,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连接竖向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与横向升降板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包括筒体,在筒体的内部设置一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的一侧设置一横向升降板,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连接竖向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与横向升降板相连接。本技术在筒体中设置一竖向隔板,将筒体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方便学习用具的分类放置,而且可通过转动旋转底座控制升降板上升或下降,方便放置在筒体底部体积较小的物品取出。文档编号B43M99/00GK202498928SQ20112056383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召举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旋转升降式笔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的内部设置一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的一侧设置一横向升降板,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连接竖向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与横向升降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