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及其快速卸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1280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2:26
一种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设置有卸料口;和设置于所述容器内且位于所述容器底部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卸料口连通,所述导料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卸料孔,至少有一个卸料孔位于所述容器底部;且每个所述卸料孔上都设置有开关控制阀及使用上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卸料的快速卸料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卸料装置卸料时间太长,进而提供一种卸料时间短且卸料通畅的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及其快速卸料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卸料装置,而且特别地,但是不排他地涉及适用于加热和运送、储存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需经加热液化的物料的卸料装置,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炼油残渣、浙青、硫磺等产品,在常温下呈固体或非常粘稠,运输该类产品时需要对该类产品进行加热达到其液化点温度以上才能实施卸料或装载,例如,现有技术中为了装卸和运输浙青,中国专利文献CN102001500A公开了一种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包括框 架、罐体、减压阀、单向阀、卸料阀、两个端筒、两个支撑鞍座、四个防浪板、两个加热管和两个烟道,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加热管,且两个加热管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部,每个加热管的一端穿出罐体置于罐体的外部,该加热管的另一端与烟道的一端连通,烟道的另一端穿出罐体设置在罐体的外部,所述罐体的端部最低处设置有卸料阀,且卸料阀位于两个加热管之间。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是通过使用位于容器内的加热管对装载在容器内的浙青加热到120度以上使其完全液化后才能通过卸料阀来卸载浙青,而浙青的导热性能很差,要使一个二十多吨重的集装箱中的浙青完全液化往往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仅卸料时间太长、而且需要一直对容器进行加热十几个小时,能耗非常大,直接与加热容器接触的浙青也会因为长时间高温加热而碳化,产品每次加热卸料的损耗大。经专利技术人研究,炼油残渣、浙青、硫磺等产品在加热的过程中,最下层被加热管加热后呈液态的物料会上升,固态的物料下沉,如果能从上往下卸料可以大大减少卸料的时间,但是,炼油残渣、浙青、硫磺等产品不像水一样加热后直接从固态转变成液态,而是在加热过程中还存在一种半粘调的状态的物料,如果只在最上面设置一个卸料孔,卸料孔以下的物料就不能被卸出,但是从上往下依次设卸料孔,半粘调的物料就会进入卸料孔从而堵塞管道,而使卸料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需经加热液化的物料的卸料装置卸料时间太长,能耗太大,进而提供一种卸料时间短节约能耗且卸料通畅的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及其快速卸料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卸料口 ;和 设置于所述容器内且位于所述容器底部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卸料口连通,所述导料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卸料孔,至少有一个卸料孔位于所述容器底部;且每个所述卸料孔上都设置有开关控制阀。所述导料管包括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所述卸料口连通,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与位于所述容器的底部卸料孔连通;和 直管,所述直管与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卸料口位于所述容器侧壁上,所述直管大致与所述侧壁平行,所述直管中心线与所述连通管中心线大致垂直。所述导料管的内径是所述卸料口内径的三分之二。所述卸料孔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二分之一处和底部。 所述开关控制阀为截止阀或球阀。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蝶阀。每个所述卸料孔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温度计,用于检测所述容器内卸料孔对应位置物料的温度。一种使用上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的快速卸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开启加热装置; (b)当最上层物料达到液化点时,从上向下数,第一个卸料孔的开关控制阀打开,第一个卸料孔以上的已液化的物料从第一个卸料孔流入导料管内; (C)打开卸料口进行卸料; (d)从上往下依次达到液化点时打开卸料孔的开关控制阀,直至打开底部卸料孔的开关控制阀,对最下层的物料进行卸料; (e)关闭卸料口。一种使用上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的快速卸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开启加热装置; (b)当最上层物料达到液化点时,从上向下数,第一个卸料孔的开关控制阀打开,第一个卸料孔以上的已液化的物料从第一个卸料孔流入导料管内; (C)打开卸料口进行卸料; (d)正在卸料的卸料孔卸料完闭后,关闭卸料口; (e)从上往下依次达到液化点时,打开此处卸料孔的开关控制阀,此处卸料孔以上的物料从此处卸料孔流入导料管内; (f )重复步骤(c)和步骤(d),直至最下层的物料卸料完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中,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设置有卸料口 ;和设置于所述容器内且位于所述容器底部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卸料口连通,所述导料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卸料孔,至少有一个卸料孔位于所述容器底部;即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需经加热液化的物料在加热的过程中液化的最热的物料会上翻到容器的最上层,通过最上部的卸料孔流入空的导料管内,进而流入连通管,从卸料口流出,而不用等所有的浙青都液化后才从卸料口卸料,待最上部的物料卸载完后,从上往下数,第一个卸料孔和第二个卸料孔之间的物料差不多已液化,依着上述步骤进行卸料,直至最下层物料从卸料口卸出,卸料时间大大缩短,而且节约了加热费用,且不同时间不同高度的液态浙青都从同一卸料口卸出,不需要反复的套接外管,卸料时间短;每个所述卸料孔上都设置有开关控制阀,只有打开所述开关控制阀时才能进行卸料,因此,在高处的卸料孔打开并在卸料时,低处的卸料孔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半粘调状的物料就不会进入低位的卸料孔,卸料通畅。(2)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中,所述导料管的内径是卸料口内径的三分之二,通过导料管的内径来控制卸料速度,确保卸料孔从上向下依次加热连续卸料,减少操作。(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中,所述卸料孔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二分之一处和底部,当物料从上到下液化至三分之二处卸 料,到二分之一处卸料一次,底部再卸料一次即可以满足快速卸料的目的,又不至于破坏容器的强度,且操作简单。(4)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中,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蝶阀,当高处的物料已卸完而低处的物料还没有液化完全时,可以暂时通过蝶阀关闭卸料口,等待下次卸料。(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中,每个所述卸料孔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温度计,用于检测所述容器内卸料孔对应位置物料的温度,当某一处温度计先显示为液化温度时,且上层物料卸载即将完毕时,即可打开该处的开关控制阀进行卸料,方便直观。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 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另一实施方式。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I-容器,2-加热装置,3-卸料口,40-直管,41-卸料孔,42-连通管,43-底部卸料孔,5-开关控制阀。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I上设置有卸料口 3 ;和设置于所述容器I内且位于所述容器I底部的加热装置2,还包括一个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卸料口 3连通,所述导料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卸料孔41,至少有一个卸料孔41位于所述容器I底部;且每个所述卸料孔41上都设置有开关控制阀5。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导料管包括连通管42和直管40,所述连通管42 —端与所述卸料口 3连通,所述连通管42另一端与位于所述容器底部的卸料孔43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管式分层快速卸料装置,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底部设置有卸料口(3);和?????设置于所述容器(1)内且位于所述容器(1)底部的加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卸料口(3)连通,所述导料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卸料孔(41),至少有一个卸料孔(41)位于所述容器(1)底部;且每个所述卸料孔(41)上都设置有开关控制阀(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鹏史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兆华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