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防治地下水污染和修复包气带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污染也不断加剧。工厂排出的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以及垃圾填埋场的渗出液时刻威胁着包气带土壤和地下水。包气带是指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包气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当前,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包气带土壤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经过近十多年来全球范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成本较大,工程应用困难,二次污染严重等等。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污染应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研究出针对工厂、废弃物处理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包气带土壤修复的方法对地下水保护和土壤修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针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包气带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在污染场地下部地下水含水层上方,自下而上铺上亚粘性土层、粘性土层,形成具有隔水层效果的毛细屏障;步骤二、在污染场地的上方和下方各挖一条沟壕,分别为上游沟壕、下游沟壕,沟壕深度直达毛细屏障上方,沟壕呈弧形设置,且沟壕长度大于污染场地的宽度,呈环抱形分布在污染场地两端;步骤三、上游沟壕和下游沟壕底部和非靠近污染场地的三面用混凝土进行防漏处理,仅有靠近污染场地的一面不做任何处理;步骤四、在污染场地的土壤表层自下而上铺上亚粘性土层、粘性土层,形成毛细屏障顶盖,在土壤表层安置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位于毛细屏障顶盖上方;排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浩,万军伟,王志强,张亚男,和泽康,张长城,李仲夏,王珺瑜,沈丹萍,范奇,裴超,袁超,金子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