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尼龙管快换接头,尤其是一种同时具备快插功能和快拔功能的快换接头。该快换接头包括快换接头体,其特征是快换接头体具有管道通道、密封圈、压环、弹性内衬、压圈和复位锥环,快换接头体一端向另一端凹入部构成管道通道,密封圈、压环、弹性内衬和压圈的外壁依次卡固在快换接头体内,弹性内衬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复位锥环外壁与压圈内壁相适应,复位锥环一端与弹性内衬相接触,复位锥环另一端暴露在快换接头体外,管道通道的外壁与密封圈、压环、压圈、复位锥环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道插槽。本产品不仅方便快插,而且增加快拔功能,从而使对尼龙管更换变得更加容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用尼龙管快换接头,尤其是ー种同时具备快插功能和快拔功能的快换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市场所用气制动尼龙管连接结构一般采用卡套式接头和快换接头两种结构,而现在普遍使用的快换接头的功能只具备快插功能,也就是只具备快速连接尼龙管道的功能。而一旦遇到需要拆卸连接部位的尼龙管道时,也就是更换尼龙管道或更改气制动管道线路时,一般需要破坏接头、破坏管道或者对接头进行分解拆卸方能使尼龙管顺利拆除。破坏接头和破坏管道后如需要再次进行连接,不仅增加了用户购买新接头和管道的 费用,而且连接部位往往需要进行适应性修复才能再次连接,费エ费时,还十分不便,给用户带来了麻烦。另外,分解拆卸接头拆除管道的做法,虽然能保持管道的完整性,但分解后的接头一般用户很难再次将其组装用于下一次连接,并且分解过程也极易破坏接头,分解时间较长,基本难以实现顺利拆除尼龙管道的过程,令用户十分不便。因此,现有气制动尼龙管连接结构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快插功能和快拔功能的快换接头。本技术的快换接头包括快换接头体,其特征是所述快换接头体具有管道通道、密封圈、压环、弾性内衬、压圈和复位锥环,所述快换接头体一端向另一端凹入部构成管道通道,所述密封圈的外壁、压环的外壁、弾性内衬外壁和压圈的外壁依次卡固在快换接头体内,所述弹性内衬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所述复位锥环外壁与压圈内壁相适应,所述复位锥环一端与弾性内衬相接触,所述复位锥环另一端暴露在快换接头体外,所述管道通道的外壁与密封圈内壁、压环内壁、压圈内壁、复位锥环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道插槽。本技术中所述密封圈可以为橡胶密封圈也可以为具有弾性功能且起到密封效果的其他类型密封圈。所述压环可以为尼龙压环。所述弹性内衬可以为钢件弾性内衬,所述弹性内衬可以是2齿以上的钢件弹性内村,即可以是2齿、3齿或8齿等等具有刚性的钢件弾性内衬,只要能让外部尼龙管道插入时顺利从钢件弹性内衬通过,在复位锥环没有顶推钢件弹性内衬时,尼龙管道拔出就会被钢件弹性内衬卡住即可。所述压圈可以为外壁具有倒齿防脱结构的压圈,当然也可以是压圈的外壁具有与快换接头体内壁相配合的螺纹,只要压圈将密封圈、压环和弾性内衬稳固的固定在快换接头体内即可。所述复位锥环外壁可以具有与压圈内壁相互配合的凸台,当然也可以具有与压圈内壁相互配合的其他限位结构,只要复位锥环能顺利顶推弹性内衬且不会从压圈内脱落即可。本技术的快换接头不仅方便快插,而且增加快拔功能。让用户在不破坏接头、不破坏管道或者不对接头进行分解拆卸的情况下,能快速插拔尼龙管道,从而使对尼龙管更换变得更加容易。使用本技术的快换接头插入外部尼龙管时,可以先让外部尼龙管沿管道插槽插入快换接头体一端,外部尼龙管插入快换接头体时顶住弹性内衬,给予弹性内衬ー个向快换接头体一端的顶推力和从弹性内衬的圆心向外的扩张カ。由于弹性内衬是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呈现锥形结构,受到顶推力的时候,弾性内村会张开。所以随着外部尼龙管插入而弹性内衬张开,外部尼龙管才能顺利插入。外部尼龙管沿管道插槽插入快换接头体一端后,弾性内衬与外部尼龙管外壁接触,压迫外部尼龙管外壁起到卡固作用。同时,密封圈与外部尼龙管外壁紧密配合,起到气密作用。此时的外部尼龙管与快换接头连接紧密,具有止动性。如遇外力拉动外部尼龙管吋,由于弹性内衬是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呈现锥形结构,受到向快换接头体另一端的拉カ的时候,弾性内衬与外部尼龙管之间的摩擦力会使弾性内衬向弹性内衬的圆心向内缩紧,进而将外部尼龙管卡固在管道插槽内。所以在不让复位锥环顶推弾性内衬时,向快换接头体另一端施加力量试图拔出外部尼龙管时,弾性内衬向圆心收缩将会使外部尼龙管卡固得(夹的)更紧,也就是弹性内衬处于锁紧状态,使得外部尼龙管受到相当于拉カF大小的阻力而无法取出。使用本技术的快换接头取出外部尼龙管时,可以先让复位锥环受到向快换接头体一端的顶推力,进而让复位锥环向快换接头体一端移动继续顶推弹性内村,此时复位锥环顶住弾性内村,给予弹性内衬ー个向快换接头体一端的顶推力,和从弹性内衬的圆心向外的扩张力。由于弹性内衬是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呈现锥形结构,受到向快换接头体一端的顶推力的时候,弾性内村会张开。随着弹性内衬张开也就是与外部尼龙管脱离接触,失去卡固作用,也就是弹性内衬处于开锁状态。此时,拉动外部尼龙管,外部尼龙管只需克服与密封圈的摩擦力便能够顺利取出。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的快换接头不仅方便快插,而且増加快拔功能。让用户在不破坏接头、不破坏管道或者不对接头进行分解拆卸的情况下,能快速插拔尼龙管道,从而使对尼龙管更换变得更加容易。本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ー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中快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快换接头插入外部尼龙管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快换接头拔出外部尼龙管开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3所示,本实施例快换接头包括快换接头体I,其特征是所述快换接头体I具有管道通道2、密封圈3、压环4、弾性内衬5、压圈6和复位锥环7,所述快换接头体I 一端向另一端凹入部构成管道通道2,所述密封圈3的外壁、压环4的外壁、弾性内衬5外壁和压圈6的外壁依次卡固在快换接头体I内,所述弹性内衬5向快换接头体I一端倾斜,所述复位锥环7外壁与压圈6内壁相适应,所述复位锥环7 —端与弾性内衬5相接触,所述复位锥环7另一端暴露在快换接头体Iタト,所述管道通道2的外壁与密封圈3内壁、压环4内壁、压圈6内壁、复位锥环7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道插槽8。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3为橡胶密封圈,所述压环4为尼龙压环,所述弹性内衬5 为钢件弹性内衬,所述压圈6为外壁具有倒齿防脱结构的压圈,所述复位锥环7外壁具有与压圈6内壁相互配合的凸台9。权利要求1.ー种快换接头,包括快换接头体,其特征是所述快换接头体具有管道通道、密封圏、压环、弾性内衬、压圈和复位锥环,所述快换接头体一端向另一端凹入部构成管道通道,所述密封圈的外壁、压环的外壁、弾性内衬外壁和压圈的外壁依次卡固在快换接头体内,所述弾性内衬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所述复位锥环外壁与压圈内壁相适应,所述复位锥环ー端与弾性内衬相接触,所述复位锥环另一端暴露在快换接头体外,所述管道通道的外壁与密封圈内壁、压环内壁、压圈内壁、复位锥环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道插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所述压环为尼龙压环,所述弹性内衬为钢件弾性内衬,所述压圈为外壁具有倒齿防脱结构的压圈,所述复位锥环外壁具有与压圈内壁相互配合的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尼龙管快换接头,尤其是一种同时具备快插功能和快拔功能的快换接头。该快换接头包括快换接头体,其特征是快换接头体具有管道通道、密封圈、压环、弹性内衬、压圈和复位锥环,快换接头体一端向另一端凹入部构成管道通道,密封圈、压环、弹性内衬和压圈的外壁依次卡固在快换接头体内,弹性内衬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复位锥环外壁与压圈内壁相适应,复位锥环一端与弹性内衬相接触,复位锥环另一端暴露在快换接头体外,管道通道的外壁与密封圈、压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换接头,包括快换接头体,其特征是所述快换接头体具有管道通道、密封圈、压环、弹性内衬、压圈和复位锥环,所述快换接头体一端向另一端凹入部构成管道通道,所述密封圈的外壁、压环的外壁、弹性内衬外壁和压圈的外壁依次卡固在快换接头体内,所述弹性内衬向快换接头体一端倾斜,所述复位锥环外壁与压圈内壁相适应,所述复位锥环一端与弹性内衬相接触,所述复位锥环另一端暴露在快换接头体外,所述管道通道的外壁与密封圈内壁、压环内壁、压圈内壁、复位锥环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道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寿乾,柯友敏,蒲海全,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柯世达汽车制动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